论人民群众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
2011-08-15马鑫
马 鑫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09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由此可见,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的指导下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目的就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
一、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
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重视人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就是要整合各种人力资源,形成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同心协力的理论实践力量,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一)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习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基本信仰和行动指南。要使这一目标成为现实,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普及、灌输这种理论。人的思想不被这种理论占领,就被那种理论占领。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想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思想指南,就必须占领思想高地。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资本主义各种思想、思潮蜂拥而至,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过度追求“自由”“民主”等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从而摒弃对主流思想的追求。同时,西方的敌对势力妄图采用腐蚀、拉拢、渗透的方式,在中国搞“西化”,并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这种斗争将会长期存在。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2]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理论的学习,必须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尤其重视青年一代的思想教育。
“大众化”中的“众”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受教的重点在于人民大众,在于上千万个民众个体,从毛泽东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每一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学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亿万群众之所以团结在党的领导下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那时的流行语“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大众学习理论的高涨热情。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回到那个狂热学习的年代,但要看到理论必须要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才有生机,才有活力。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必须采取“灌输”的方法。“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3]100最终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必须贴近群众、教育群众。
(二)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者
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力量,也是客体力量,是把理论变为现实物质力量的中介因素。“为了使广大群众能够充分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党组织要加强对各种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尊重群众组织的独立性,支持他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大胆放手地开展工作。”[4]同时,广泛动员各种组织、团体、群众团体积极践行党的政策、措施,这样有利于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也无法逃脱规律的束缚,只有通过不断地丰富创新,才能永葆活力。人民群众就是灌溉这棵树的主人,是这棵树发展成森林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源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只有不断地被实践、被检验,才能成为理性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包含此层深意。在“众”的过程中,在“化”的过程中,党的理论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与人民群众的切实生活相结合,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兼顾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实际,避免不切实际的空谈、空想,避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高高在上,不可触摸。要让“大众化”的同时,让人感到“实际化”、“实用化”。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政府部门要引起重视,及时向上级党和政府部门反映,认真研究是政策措施方面出了问题,还是指导思想方面出现问题,关键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上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遭受日本侵略之际,共产党起草了反蒋抗日的政策主张,但这一主张遭到当时广大民众舆论的普遍反对,共产党顺应民意,改为联蒋抗日,才有了国共合作的第二次历史时期。“两党的内战停止了,全国的抗日战争起来了,这是从“西安事变”以来中国政局的极大变化。”[5]367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结合历史环境,变成合乎民意的政策措施。
“大众化”的过程,也是民意检验、民意指导的过程。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就凝结了群众的智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自觉地对社会主义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农民、土地等理论的描述。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发明是农民。农村改革中的好些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6]251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人民群众是伟大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实践是不断发展着的,人们的观念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个“实践”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这个“发展”“更新”就需要人民群众的有智慧的发展、更新,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
(三)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者
长久以来,党和政府是治国理论的制定者、组织者、宣传者,人民群众是被动的接受者。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科学总结,所以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重心下移。努力做到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的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当前,主要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了解广大群众思想,做到有的放矢。要想让群众成为思想的先行者,除了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他们心中的马克思主义理想是什么样的,现在他们都信奉什么思想,要认真辨别、甄别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影响,及时发挥先进模范个人的作用,让群众影响群众,让群众宣传群众,去除或减少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民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夺得宣传阵地。“这就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地转变工作作风,多做一些调查研究工作,准确把握广大群众的所思所盼,以增强宣传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
第二,人民群众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传播马克思主义,政府须提供一定平台。我们应该全面把握当代传播方式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大众传媒就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来学习、了解、宣传这一理论,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一系列思想,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反映在对当前政策、法律法规上,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唱高调,唱红调,应该允许理论被实践检验的过程。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这一手段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是值得提倡的。政府部门应该慎重、谨慎、科学地管理网络平台,不能一味地删减负面报道,须知理论的常青需要不断地被改进、更新,大众化的途径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就必须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既然是“众”化,就必然出现不同的声音,这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我们要利用现代传媒方式,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应宽严并施,合理规范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利用传媒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探讨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发挥一线党组织作用,对人民群众的宣传、传播进行引导。基层党组织是整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关系到党生命力的基础堡垒,并且是最重要的堡垒。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必须重视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平时工作中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时时刻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所以,广大的基层党组织应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在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中,一点一滴引导人民群众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作。
二、现阶段人民群众接受理论的程度取决于利益要求是否被满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指导日常行为及思想的准则,不能只靠党和政府的“灌输”教育,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能否反映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最终根源在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要使马克思主义被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其更为根本、更为基础的前提,则是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的极大丰富以及广大民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普遍提高。”[8]可见,物质的力量最终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邓小平也说过:“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9]146胡锦涛在2003年7月1日中央召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10]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把它看作党是否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标尺。人民群众信仰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可不认可共产党,不在于理论制定的多么完美,多么科学,更重要的是党的理论能否转化为现实的政策,进而为民谋福利,为民谋福祉。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事业,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不断扩大。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确立,越来越难以完全依赖国民教育体系和政府的舆论传统宣传,从而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认同,要使这种配合和认同成为民间主流思想,就必须大力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和利益,大力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民生问题,使广大人民从心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国家政策、措施,进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说推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现实和理论基础,则建设社会主义的成败和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则在于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个体利益。
从理论上看,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使然,一些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民众无力购买高价房、教育资源不公等问题已经使党和政府感到危机。这正说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照顾到个体,照顾到现实中的大部分人,当这些个体的利益诉求不能被有效满足时,就会变成群体性事件,变成危及政府合法性执政的社会政治事件。只有个体利益从制度、法律上得到保障,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落实到实处,人民才会从心里跟政府走、跟党走。一切空喊口号的政党、一切只做政绩文章的执政队伍,最终会遭到人民的唾弃、遗弃。只有满足广大个体的利益诉求,广大人民群众才能信任党和政府,才能自觉学习、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党和政府只有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个体根本利益的保障实现上,方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
三、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推动力量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1]。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是这一理论最终被普及、最终被教育、最终被掌握的目标人群,理论无论是抽象变具体,还是深奥变通俗,归根结底都是便于人民群众所接受。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生产力的推动者,也是一种理论长盛不衰、永葆活力的支持者。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说过,“批评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2]9这句话就说明了理论与物质、理论转换为物质生产力的方式,必须经过群众这一环节,因为只有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也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在当前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每一次理论的升华,必然伴随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已经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必要性。而这一变化中,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对党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爱。人民群众在生活、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影响,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陈出新,在改变社会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不断发展。
[1]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Z].新华网,2010-10-18.
[2] 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N].人民日报,1998-06-20.
[3]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 张楠.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杨松.浅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2).
[8] 胡丰顺,左亚文.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9).[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11] 张雯婷.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点与对策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7).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