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2011-08-15卢进丽
卢进丽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高校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辐射、影响到全社会的双重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有效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中接受教育、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简言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功能,可成为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载体作用。
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历史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在五四运动时期,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充分认识到,在诸多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正确性,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于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而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尝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且保持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以毛泽东为例,在1911~1918年,其先后在湘乡驻省中学、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读书,进一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注重面向社会,既重视读“有字之书”,又重视读“无字之书”,常常利用周末和星期天,同亲近的同学走出校门,体察民情[2]78。青年毛泽东参与社会实践,为充分理解、接受、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极度多元化,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们头脑,教育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987年暑假,共青团中央号召开展“百县扶贫、服务社会”的活动,得到了全国大、中专学生的积极相应,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中专学生利用暑假,以建设营或小分队等形式,深入重点开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重点建设工地和广大城乡,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坚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在此过程中,也自觉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契合性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特点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结构具有一致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主体性特征。“主体性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相对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没有实践,就没有主客体的关系,也就没有主体性。主体性是通过实践获得、表现和得到确证的。”[3]128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活动的策划和开展都由学生主导完成,这就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从内在结构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成为受众的主体信仰过程。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其重要前提就是深入了解受众的思想状况、理论需求、心理特征等。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理论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切合受众的实际需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具有同一性,在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目标的前提下,能真正从学生现实需要和心理需求出发,在活动内容上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活动方式上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回归大众、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从而找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切入点,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具有同一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从概念出发,通过逻辑的推理而构造的理论体系,而是源于社会实践,源于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4]50,也就是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但是以往“哲学家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7。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要求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和接受,并转化为观察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实践化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而大学生通过依托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在社会熔炉中探索、锻炼、体会,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潜在功能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具有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绝对地位,成为最普遍的社会思潮和广泛深厚持久的心理积淀,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稳定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行动[5]。要达到这个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主流意识形态向社会观念和大众心理的转化,精神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以兴趣、爱好及发展追求为纽带形成的社会活动,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关亚文化对大学生也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例如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具体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了解国情、选择人生道路、认识自己历史责任的基础上,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把接受的思想吸收理解并外化为自觉的具体行动,回报和服务社会。如清华大学博士生团联合北大、社科院、国家民政部发起了“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北大青年志愿者总队组织学生为第21届大运会提供志愿服务等,都很好地展示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亚文化。
三、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分为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宣传理论、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三个部分,三者相辅相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统一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
一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要使大学生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成果,并让这些理论在大学生头脑中扎根,必须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主观感受深切体会并得出结论。即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学效果,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具体而言,可以组织大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群众道路,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起来,增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责任意识;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厂矿、企业、社区等体验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国情世情的了解,加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可以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山区,走进并帮助弱势群体,深入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通过对农村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农民工问题等调查和思考,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理解。总之,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在实践中宣传理论。理论宣传必须注重内容上的转换,以通俗化推进大众化,以群众最为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编写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宣传提纲,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用大众话语表述出来,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校内宣传可通过网站、博客、播客等新兴媒介,借助知识竞赛、红歌赛、演讲征文比赛、研讨、论坛等文体活动形式,用大学生自己的语言和认知,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大众化。校外宣传,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开展政策宣讲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确定主题,高举党的旗帜,开展诸如送法下乡、科普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等实践活动,用最通俗、最贴切的形式和语言进行讲解,让群众觉得马克思主义就在自己身边,建立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在这里,要注意避免单向度的宣传教育,要构建大学生与受众主体间的宣传教育,实现两者在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多维度上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交流和对话。
三是在实践中推动创新。毛泽东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6]417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必须立足新实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使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永葆生机与活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注重对大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不墨守成规,不固守教条,自觉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多方面的切入点,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从自身特点出发,深入社会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调查和志愿服务活动。以社会实践团队为单位,与城市社区等单位进行文明共建活动,为学生开辟社会实践与勤工助学基地,乃至形成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开展的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动力与激励机制,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社会实践,使之成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吴樵子.毛泽东年谱: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 杨适.改革、市场与主体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纪亚光,王雪超.大学生社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导刊,2009,(8).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