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问题的思考
2011-08-15王振艳高玉霞
王振艳 高玉霞
(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0)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的类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视角多样、种类繁多,其中,联合国于2003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其形式主要包括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人”为主线的活遗产,所注重的是技能、技术和知识的传承,蕴涵着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沉淀和民间意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特殊,特性鲜明,传承保护难度大,故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大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应受到极大关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及其引发的保护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种类,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称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特点体现为,它的载体是有形的实物,是一种物态的文化资源形式,容易被人们感知、察觉,因此,人的行为(保护抑或是破坏)作用于它的效果也很明显,保护工作相对容易开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集某种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为一体,扎根于某一地域人们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技艺等为表现手法,并以口传身授作为链条得以传承。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态的抽象性或称无形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文化、传统饮食、传统工艺,我们无法描述它的形状、大小、颜色,而只能去感受、欣赏和品味,使得对它的保护行为因没有具体、实在的对象而变得虚无缥缈或游离不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某种行为之前,总会存在一定的动机,动机往往源于人们的某种需求,当有一定的激励力量作用于这一动机时,人们便会进行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对于人们需求的满足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具体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对它们的需求或动机具有潜在性,并且很难被激发出来,所以导致人们忽略这种需求或动机,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便是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漠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易察觉性导致人类作用行为的中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决定了人们很难予以格外的注意和重视,甚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彻底遗忘而使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缺乏连续性。这种行为的中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保护的完整性恰恰是相悖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所需条件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具备这种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若想得以延续,有赖于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一是依赖于主体上的人,包括人们的重视程度、专业的人员、开发人员执著的研究热情等;二是客观上需要有充足的物质条件作保证,包括资金、技术条件。加之保护开发一般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人们缺乏开展这项工作的动力。
这些特性蕴涵了对其进行保护的困难性。主要表现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只做静止观察,忽视生命活态;或只看直观表象,忽视深层底蕴,等等。结果是行动的失误:有的保下枝干,丢了根基;有的得其形表,失却神魂;有的则留驻孤影,家园难寻[1]。这也使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显得任重而道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危机,在保护和抢救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公众自觉保护和传承意识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副秘书长杜越说:“世界遗产不仅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的稀世珍宝,更是我们从子孙后代手中暂借来的后世财富。保护好遗产是我们上对祖先、下对后代的光荣而艰巨的责任。”他所说的世界遗产包含这里所要论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然而,现在很多人并没有把这种象征着地域特色、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视为己任,所以,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珍贵实物和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1]。
(二)传承过程的艰难性和中断现象的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必须依托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技艺等为表现手法,并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得以传承,这种传承方式的特殊性正表明该传递链条的脆弱性,它很可能伴随着一群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于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此外,受特殊人物、特殊历史事件、特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很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中断现象,如昌黎的地秧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出现过一次中断。类似这种中断虽然随着环境的复原还可能继续传承,但不争的事实是,间断后被重新传承的遗产毕竟和以前有所差异,如果这种不经意的中断经常发生,则很难保证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滋原味。
(三)经费不足,保护工作的开展缺乏动力。资金的短缺使得各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不得不小脚走路,资金的缺乏导致不能很好地吸收专业人才,不能给现有的工作人员正常的待遇,不能顺利地生产该种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不能广泛地进行展示和宣传,这些都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来讲,文化投资有利于指明开发方向,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实现开发的可持续性。正是由于资金的匮乏,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向不明、规模不够、持续性无法实现。
三、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发展的关系,那么,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就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提升发展理念,树立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一要树立全民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把保护世界遗产提升为全民运动,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通过公众的呼声和社会舆论来平衡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度,挖掘民间资源,申报更多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三要加大宣传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应该引起媒体的极大兴趣,一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应该得到多家媒体积极宣传。
(二)抓住重点,全面开展工作,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主体是人,因此,其核心和重点是保护传承文化的“人”。这就是说,传承人消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了。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的生命终有结束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并做到有效传承,如通过家族传递、师徒传递、成立非正式组织等方式使之永远延续。正如纳西族的纳西古乐的有效传递,他们没有谱子,就是通过这种口授的方式在家族内代代传递,使得这种伟大的艺术形式永远散发着光芒。同时,我们可以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建立有效的编码进行文献的管理。将各种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加以存储,建立图文声像各类数据库,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在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如统计台账法、普查法等。其中普查是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定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档案和数据库[3]。建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多途径筹集资金,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顺利进行。现阶段,从全国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起步晚、时间短、力度不够,尤其是投入不足,使得抢救保护经费缺乏,在当今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市场的运作来吸纳遗产持续开发和有效传承所需要的资金。我们更应该靠造血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积极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基金会,筹集开展工作所需资金;二是努力构建一个包括国家、企业、公民个人等多元投资主体的投资体系,使资金来源多元化;三是依靠大批的文化市场经纪人的运作,使得这种文化资源发挥它的社会效益,同时通过产业开发、市场运作创造经济价值,顺利实现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的转换,作为资金来源的有效补充。
(四)重视和吸纳专业的工作者,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要做到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密切结合,发挥理论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在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对创意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使他们将创意的元素融于遗产的保护,形成一定的文化品牌。在保持这些传统文化的基本因素的基础上融入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因素,这样的保护才是真正的发展和传承。比如浙江长兴的百叶龙,必须是荷花龙并且有突变性,在保证这两个基本因素后再做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创造,这样就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4]。
总之,意识是先导,连续传承是目的,经济投入是保障,专业人才是关键,四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开发。
[1]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2] 中国建设报社出版技术部.让世界遗产点亮孩子的心灵[N].中国建设报,2004-06-17(3).
[3] 李舫.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如何保护你?[N].人民日报,2005-05-15(2).
[4] 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惑[N].社会文化周刊,200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