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区域院校大学生人文和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2011-08-15朱世英丁利锐
朱世英 丁利锐
(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
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和思想体系,但都统一于人的素质教育之中,网络条件下实行人文和职业素质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区域院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也是区域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
一、人文和职业素质与内涵式发展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综合表现出来的气质素养。人文素质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职业素质是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大学生的人文和职业素质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竞争的软实力,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经提炼、培育、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修养,是在强调知识技能“物质”基础上,从精神层面“以文化人”赋予的文化涵养。网络条件下区域院校大学生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有利于统合网络特性、区域院校、大学生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区域院校服务范围的地域性,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和低重心,是区域院校的基本特征;同时,区域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广泛性和深层次性,要求人才培养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人文素质基础和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引入,可拓宽专业教育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学生改变狭隘的专业观,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结构和知识结构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首先要有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教养的问题。”[1]注重大学生人文职业素质培养,可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境界,升华学校的发展内涵。
二、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培养学生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而且还要强调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社会和本地区发展的责任意识。当前,大学生人文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源于学校缺乏培养全面素质人的理念的引导,主要表现为:
(一)传统的人文和职业教育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需求
网络条件下,我国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个别交流、主题班会讨论等“点对点”、“点对面”的方式,突破了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启发、说服教育的方法手段,使大学生受教育的方式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手段需进一步丰富创新发展,既要重视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又要重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鲜活生动。
(二)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缺乏深厚的人文和职业底蕴
区域院校一般以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人的技术价值的发展而忽视人的自我发展价值的完善,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对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地方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建设。”[2]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不仅要使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必须使其具备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形成良好的人文和职业素养,促进人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人文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网络时空的开放性、虚拟性,给大学生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信息资源,使得大学生可以在自由的时空中进行思想交流,但网络在给大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由网络信息发展形成的“网络文化”,饱含着情感、精神、意志、欲望等思想要素,已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正以自己特有的渗透力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让大学生流连于虚拟的世界,降低了其思维判断能力,不利于大学生面对现实,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等。大学生的人文职业素质发展及其成长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文化意义建构的过程,大学生更要关注自己学习理念的改造和素养的提高,打牢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之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制约着人文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由于传统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文素质形成的长期性、潜在性,与大学生所追求的实用性、短期性的矛盾冲突,使大学生们往往将学习的精力、兴趣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上,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和掌握,轻视开拓能力和做人做事方式方法的实践,疏于基础的人文学科的学习和人文职业素质的养成。鲁迅先生的“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指出立人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从“被教育”走向自主发展,教师要自觉遵循和践行优秀价值品质,发挥教师本身的价值资源优势,体现对学生的价值关怀,构建人文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人文修养和较高文化品位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三、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径
网络条件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职业素养培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者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以及良好的就业“上手”能力。大学生人文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制度安排和方法层面的,更应该是理念和文化层面的,要加强人文和职业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文职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一)完善培养模式,宽化教育底蕴
区域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是一种创新模式。在专业教育中融合人文职业教育,在人文职业教育中补充专业教育,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和整体联系性,将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维度提升到学生人文职业素养的高度,把人才培养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人文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优化知识结构,增强人文素养,培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融理想、德行、情操和意志品格为一体,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职业教育达到实质性的交叉、融合,以达到人文职业素质培养与人文精神提升的最优化培养。
大学教育中人文课程的开设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具备了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还需要在实践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加大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完善社会大课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品位,开拓人文视野,增强其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及对自己担负职责的认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内化为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的统一,氛围营造与内涵承载的统一,做到学知结合、知行合一,实现教学与科学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一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新观念,一种能动的感悟,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造就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创造型、智慧型人才。
(二)强化网络功能,拓展培育空间
大学生运用网络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制约着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但网络在信息社会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或通过制度安排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引导,提高学生对网络所传播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抵制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敬业爱岗等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自主意识,使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渗透于校园生活的角角落落。
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人文职业素质教育发展的良好空间,网络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拓宽大学生受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丰富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其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通过建立电子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网站或主页,开发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益智型软件,增加区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内容和实践机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有效拓展大学生人文职业教育空间。
(三)优化教育资源,凸显地方特色
区域院校由于其所在区域的差异性特征,其内涵式发展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质是一种差异发展。区域院校的“区域”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地方的人文环境。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文环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品质、行为习惯、认知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院校依托区域传统的文化资源,根据地方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学校的传统、培养目标、发展要求、学科特色和培养方向,着力培植、塑造与弘扬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从自身的历史、现状和文化环境来寻找、提炼、生成特色,构建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人文特色教育的差异发展。
突出区域特色的人文和职业素质教育,其教育路径是一种本土化发展的路径。区域文化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独特,学校既要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挖掘地方、学校的人文底蕴,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科技文化资源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内涵,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坚持课堂“显性”教育和校园“隐性”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良好人文环境,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人文情怀,使学生成为既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技能,又有深厚的地域特色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育人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职业素质。
总之,我们要适应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人才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引导功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统合起来,凸显区域院校发展特色,实现大学生人文和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的融合,为培育社会优秀人才奠基。
[1]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2]陈平原.大学三问[J].书摘,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