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抓好特色水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2011-08-15浙江省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陈雯卿

河南科技 2011年18期
关键词:品位校园文化特色

浙江省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陈雯卿

突出抓好特色水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浙江省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陈雯卿

一、水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势在必行

广义的水教育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进行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教育的总和,是文化教育中以水为核心的教育集合体。一切打上了人类与水有关的活动印记的自然界的物质和行为活动都属于特色水教育的范畴。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提出了与我国特别是浙江地区水资源形势及教育体制相适应的特色水教育知识体系,即由水历史教育、水文化教育、水资源教育、水科普教育、水利法规教育、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利社会实践等内容构成。特色水教育的推行和普及不仅对提高高等院校知水、爱水、节水、护水意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开展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要通过水教育,培育人、塑造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改善人水关系,实现人水和谐。

二、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品位亟待提高

不少有识之士感叹:现在的校园,有知识,无文化!细想起来,不无道理。而当出现学校无文化现象时,肯定是校园文化远离了其本质,狭隘化了其作用方式。在这里,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作为一种矫正机制被提出来了:不仅是因为学校缺少文化,需要丰富,更是因为丰富多彩有个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已沦落或等同于训练文化、管制文化、企业文化。校园中的文化异化现象警示人们:在文化领域没有所谓寸草不生的沙漠。对于校园文化的舞台,积极健康的东西不去占领,消极反动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异化中的人们有可能习惯成自然。

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修养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信念的确立、理想的建树、气质的修炼、个性的塑造及行为方式的改变有着明显的作用;另外,校园文化也是校园内教师与学生在校园特殊的环境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亚文化,它包括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校园人文景观、校园环境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行为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品位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激发校园文化的活力,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将特色水教育贯穿于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过程之始终

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水闻名,母亲河钱塘江贯穿全省大部分地区。浙江省内各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才辈出,高校教学资源丰富,实力强劲,著名的高等学府——浙江大学更是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该校的六个校区以水命名,因水相联,玉泉、西溪、湖滨、之江、华家池和紫金港,字里行间散发着浙大人对水的热爱。这对浙江省的高职高专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个很好的榜样和参考模式。

提升文化品位,应该从有示范性的基础教育着手,通过传统知识的普及,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让学生汲取其精华,通过欣赏、理解和渗透,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健全人格,逐步实现提高校园整体文化品位的最终目标。特色水教育体系以教化、存史、熏陶、怡情、传播等功能演绎与水息息相关的各种知识,是一套非常珍贵而实用的教学体系。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开展特色水教育是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理想情操和爱国情感的迫切需要。水教育不只是简单地讲授、传播水情、水文化等,更是一项以水利社会实践为主,与当代水利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方式。特色水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体系,通过开展水教育,切实有效地提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品位,主要可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增设课程设置方案等方面进行创新。

1. 人水和谐的教育观念创新。在孔子看来,人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通过修身,实现身心的和谐;其次是个人要与群体进行健康的互动,即孝、悌、忠、恕;再次是人类群体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持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人的最高境界,人与天道的天人合一。而特色水教育的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和价值观。水教育概念提出的初衷是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相处,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因此,人水和谐是水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有了对水的深刻理解,大家才会亲水、爱水、节水、护水,注重协调水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看来,儒家人文思想是与特色水教育的思想观念相贯通的,是人性与自然规律、宇宙秩序的契合。

深入特色水教育中人水和谐的核心思想,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应重视培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追求真善美为人生目标,正确处理社会政治交往、经济交往、人际交往、家庭交往等关系。在更新教育观念方面, 高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品德修行。教师不仅应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且自己也必须学习特色水教育中的相关内容,扩充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素质,用高尚的人格情操、丰富的人文内涵,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2. 教学内容创新,增设课程设置方案。水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同样具有文化教育的特征与作用。水教育又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更为广泛的内容与涵义。

(1)流域及流域上的水利工程,江、河、湖、湿地等自然资源,分蓄洪工程,护城河、水利风景、水利遗址等名胜古迹。这类水教育资源具有认知、启智、审美、怡情、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等教育功能,围绕这发面,高校可以开设全校范围内的选修课。对于水利类高等院校来说,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要求每名学生了解水情知识,并且根据实际条件开展实训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对水利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2)历代管水治水的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水事活动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以及与水有关的乡规民约等。这类水教育资源具有培养民主精神、进行法制教育、形成自律意识、加强行为约束、引导探究学习等教育功能。

(3)人们在利用水、治理水、开发水、保护水和欣赏水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科学知识、文学艺术、民间故事、杰出人物、民族精神等。这类水教育资源具有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情感熏陶、精神激励等教育功能。围绕以上两方面内容,可以在校内或者各大院校之间组织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水的热爱。

3. 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教学欣赏、情感体验、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四位一体的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强调通识教育的今天,开展水教育是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培养自己高尚的理想情操和爱国情感的迫切需要。特色水教育采用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按照调研—分析—确定学习领域—形成学习情景—文化素养提升—社会服务的思路,将环境模拟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贯穿在学习领域中。

(1)将课堂搬进浙江特色水教育基地,该基地以声、形、图、文、视频、场景、道具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浙江悠久深长的水历史、水文化。

(2)教学内容针对知水、懂水常识,节水、用水的规范,水多、水少、水混、水脏的状况,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真实性、演练性。

(3)学习情境的设计体现本学习领域标准的特色与设计思想,突出人水和谐的理念,将人文素养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知识点和情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体现熏陶能力的培养。学习情境内容的选择体现欣赏性、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

猜你喜欢

品位校园文化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医的特色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