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2011-08-15山东省菏泽学院中文系韩艳君

河南科技 2011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政治

山东省菏泽学院中文系 韩艳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山东省菏泽学院中文系 韩艳君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概述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概念。心理环境的概念是由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勒温提出来的。心理环境就是存在于人脑中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的一切环境,是观念的环境。在主体将客观环境转化为观念环境的时候,经过了主体与客体、生理与心理的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过程。客观事物作用于大脑,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的加工改造,主动地把客观的东西内化为主观的东西之后,便产生了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影响主体心理行为的心理环境,是一个由多种心理要素整合而成的极为复杂的心理构成物。一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性的风俗习惯,文化舆论环境,校风,人际关系,大学的生活方式包括文娱、体育和校内各种课外活动等。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分类。不同的学者对心理环境有不同分类,有的学者以性质为依据,将心理环境划分为健康的心理环境和消极的心理环境。能促进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环境是健康的心理环境;反之,对人的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阻碍、破坏作用的心理环境就是消极的心理环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的现状

1. 取得的成绩。

(1)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逐渐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课堂教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的课程中也逐渐涉及相关心理学课程。国家教育部更是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逐渐关注心理学知识,并将相关知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引入心理咨询模式,创建健康的心理环境。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展水平还略显幼稚。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幼稚和道德品质的下降。近年来,高校中患有自卑、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的大学生数目逐年上升,大学生的自杀率和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于是,心理咨询逐渐介入高校,并日益发展成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2. 存在的不足。

(1)物质环境建设和精神环境建设不能同时并举。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能被大学生直接感知的学校自然环境、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宿舍条件、食堂等客观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指虽无形却能被大学生体验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校氛围等。舒适的物质环境和愉快精神氛围能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从而促进人的学习。

(2)德育目标不切实际。许多高校德育目标过分强调高层次目标,忽视德育的个体功能。德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德育仍然沿袭过去的德育体制和内容,这些知识学生在中学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同时也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学生难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导致高校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失效的现象,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德育方法传统单一。长期以来,高校德育都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这种“填鸭”式的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近年来高校逐步实行教改,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德育,但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大课形式,教师大多采取讲授法,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是传统的集体灌输方法。这种方法不顾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三、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心理环境、校园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和家庭心理环境等因素。要营造适合大学生成才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就需要重点抓好这几个方面。

1. 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社会导向对一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影响很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更为直接和深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方式的影响和制约,政府的方针政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根本上说,它与社会导向是一致的。

2. 创造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学校心理环境是校园内部一切影响师生员工心理的环境因素,主要括高校本身的历史传统、道德风气、学术气氛、管理方式、人际关系气氛、校园文化内容等。健康积极的校园心理环境有利于大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营造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

3. 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创设着课堂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首先依赖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因此,建设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同时,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4.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交往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者情感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大学生产生安全感,有利于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都是有利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高校要采取一切措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5. 提高家长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具有良好心理环境的家庭,能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提高其道德品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营造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首先需要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修养,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家长还需要更新观念,树立平等、民主意识;其次,家长还要科学育人。家长要努力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掌握适合子女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