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空间特性
——城市休闲空间设计

2011-08-15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河南科技 2011年12期
关键词:景观空间建筑

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王 禹

城市空间特性
——城市休闲空间设计

四川绵阳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王 禹

一、休闲与城市休闲空间

休闲,指的是人处于自由、轻松、愉悦没有压力的生存状态,休闲逐渐与工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休闲生活质量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正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劳动意识。随着我国休闲假期的改变,全社会的休闲时间显著增加,休闲娱乐活动也不断多样化。

城市休闲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活动所必需的场地、设施,包括邻里交往空间、公园、城市广场、购物中心、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学校、科技工业园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同一休闲空间具有多种性质,如森林公园,是主动式、远距离的假期休闲空间;商业建筑中的共享空间是被动式、附属性的日常休闲空间。人们的休闲活动无处不在,休闲空间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空间,生活休闲化的趋势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休闲空间的需求。

二、城市休闲空间的物质设计要素

1. 建筑。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休闲活动为室内被动式休闲,如商场购物、办公室内的休息、旅馆大厅内的等候等。人们进入其中有较强的目的性,但是长时间的单一活动容易引起疲劳,建筑环境中良好的休闲空间可以使人们恢复精力。在室内环境中可引入自然环境,如广州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把岭南园林引入到共享空间,让人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设置适用的设施,如舒适的座椅,让人们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真正体现出环境的“以人为本”;同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运用,创造安静、明亮、舒适的环境。

2. 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城市休闲空间中具有生命色彩的设计要素,植物的叶、茎、花、果实、树形都随季节显现出不同的姿态,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植物的花给人嗅觉上的享受,植物的果实满足人们味觉上的需求,因而是休闲空间中运用最广泛的设计要素之一。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其外表特征具有充当景观视线中焦点的观赏功能,以及限制空间、形成空间序列的建造功能,还有增湿降温、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设计中应立足当地乡土品种,积极选用品种优良、绿化效果较佳的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新品种,同时注意乔、灌、草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合理搭配,与其他要素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有时空变化的空间序列,根据周围环境,营造开敞、半开敞、私密性空间,为人们提供自然、清新的室内外休闲空间。

3. 水景。亲水性,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水景不仅可作为景观还能使空气凉爽、降低噪声,因而水景作为城市休闲环境中最具有吸引力的设计要素而被广泛运用,如广场喷泉、滨水地带、室内外水池、叠水等。设计时通过在水景旁设置亲水平台及必要的防护措施,可满足人们戏水的需要;水池、叠水、喷泉等的处理手法使人们领略到水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形态;动水、静水的设计形式可使人们感受到水的光影、声响的变化。平静如镜的水中倒影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潺潺的流水声让人们聆听到自然的声音,涉足水中人们又感受到水的抚摸——水景营造的是可戏、可听、可赏的触觉、听觉、视觉综合感受的室内外休闲空间。

4. 道路。道路提供的是一种线形的室外休闲空间,引导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体验“步移景异”的情趣。在道路行进的视觉焦点处设置标志性建筑,可强化建筑对周围空间的控制作用;在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建筑小品,丰富了街道两侧的景观,形成街道空间与周围建筑的分隔;游园内丰富多彩的园路,由于铺装材料的变化既可起到引导人们行进的目的,也构成了变化各异的动感景观。人们在多层次的道路景观中行进,被景色所吸引,使得行走成为愉快的休闲活动。

5. 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在城市休闲空间中,有的具有观赏功能,如雕塑等;有的具有分隔空间,为其他设计要素充当背景的功能,如围墙、栏杆等;有的具有实用功能,如座椅、广告牌等;有的兼具观赏与实用功能,如花坛、坐凳等。建筑小品点缀于环境中,使得空间变化新奇、饶有趣味;在道路的终点,形成对景,控制周围的空间;具有指示、休息等功能的建筑小品,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建筑小品加强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吸引力,使得休闲空间别有意境。

6. 照明设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丰富的夜生活是工业社会城市生活的典型特征。夜间漆黑一片的城市死气沉沉,精心布置的照明系统使夜间休闲空间充满活力。照明设施在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性的前提下,将照明与美化、识别功能相结合,不仅再现城市白日景观,更能提高环境质量,增强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把握能力,让人们在所处环境中感到安全舒适,营造明亮绚丽、热闹非凡、丰富多彩的城市夜间休闲空间。

7. 娱乐设施。不同的娱乐设施可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休闲活动的需求,显现出休闲活动的多样性。滑梯是儿童活动场最受欢迎的游乐设施,健身器材是老年人健身的首选方式,室外攀岩对于喜爱冒险的青年人是绝妙的运动······娱乐设施增添了休闲空间的趣味性、参与性。

三、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原则

1. 整体布局原则。城市休闲空间从邻里交往空间、城市广场到风景名胜区,大、中、小尺度空间都有;既能独立存在,如主题公园等,又可附属于其他空间,如道路绿化等;既有室内空间又有室外空间,可以说城市休闲空间遍布于整个城市空间;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休闲功能日益突显。因此,城市休闲空间设计应该以城市空间整体为研究对象,用“点、线、面”的规划设计方式,与城市绿地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城市道路等结合起来整体布局。

2. 生态保护原则。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城市室外休闲空间作为城市生态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注重生态保护,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如对水池池岸设计,改变过去的混凝土护坡形式,采取自然式的河底和池岸的方式,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3. 地方特色原则。地理位置、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及饮食习惯等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具有各自的城市特色。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应通过各种设计要素,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展现城市魅力。如南方的榕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在城市街头、公园、居住区内随处可见,洋溢着南国风味;北方的白毛杨夏季遮阴、冬季不会遮挡太阳,生命力极其旺盛,充满北方风情。

4. 传承历史保护场所精神原则。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经历了结构重组(即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重组。旧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录,反映了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城市休闲空间中保留场地的景观元素,将环境改造与文化保护相结合,可保存与传承城市文化。如广东省中山市的岐江公园,将整个地块设计为工业园来记录粤中造船厂的历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天津市水晶城居住区,大量保留玻璃厂的景观元素,让人们在休闲中重温历史。

5. 人文关怀原则。人们在城市休闲空间的活动是为了获得轻松、愉快、舒适、没有压力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因而设计中应尽可能地考虑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使人们在休闲中身心健康。如儿童乐园内的娱乐设施保证安全可靠,老年活动场所的地面铺装不要选择光滑材质等。

四、结论

城市休闲空间随着人们对休闲质量要求的提高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设计中应根据其遍布整个城市空间的特性,从整体出发,构建多层次、丰富多样的休闲空间,充分发挥城市的休闲功能,满足人们休闲活动的需求。

猜你喜欢

景观空间建筑
景观别墅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