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城市规划教育的专业素养培养
2011-08-15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陈玮朱丽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陈玮 朱丽娟
高校城市规划教育的专业素养培养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陈玮 朱丽娟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市规划所涉及的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延伸,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角色发展也开始多样化,因此对于其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新时代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规划人才,成为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笔者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培养现状
中国城市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步伐一直也比较缓慢。长久以来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科基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建筑院校开办的城市规划专业,其人才培养以城市物质形体规划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对于城市物质空间背后的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缺乏整体性考虑;另外一种是以地理学为基础学科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其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思维,毕业生虽具有全局控制能力,但对大量的城市物质建设规划却显得难以胜任。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以景观学、环境学、测绘学等学科为基础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但是大体来说,都存在着教育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弊病。
二、新时代对城市规划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
近3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对城市规划毕业生的就业进行了跟踪调查,从规划设计单位与规划管理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他们希望城市规划的专业院校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城市规划人才。那么什么是综合能力,体现在哪些专业素养方面?笔者认为新时期城市规划人才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专业素养的培养。
1.工程技术专业素养的要求。物质技术方面的规划一直是影响城市建造的重要方面,城市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城市交通的畅通,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等系统的合理规划,这一切都是城市生活环境良好、充满活力的前提和保障。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够统筹全局,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素养培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
2.人文素养的要求。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同时城市也反映人类的需求与渴望。现代人们对于城市生活有了更高品质的要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城市规划要求反映不同的地域风土人情、文化特色,要求适合地方长远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城市规划师不仅需要具有一般的文化常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修养、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阅读和理解城市场所,创造和维持城市场所的文化内涵,为人们创造更具人性化的生存空间,增强城市社会和经济的活力。
3.实践技能素养的要求。城市规划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规划工作者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工作角色,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新时代要求城市规划人才不仅要具有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等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更要有对于社会问题的实践调研能力。一些学生反映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合作组织的能力、与调研对象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具备了这些实践工作能力的学生能很快融入到工作团队当中,发挥所长。在教学中加强这些实践技能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4.职业价值观素养的要求。在城市规划的主导力量中,从政府、开发商到社会大众在规划立场、利益需求等方面具有多元的特点,并且从种种方面影响着规划师。很多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失去了自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迎合着政府和开发商,缺乏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无法对社会资源与社会利益进行合理的公平分配。这些反映了规划教育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职业价值观培养的缺乏,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
三、高校城市规划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具有工程管理学的专业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提出了“管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情况及办学特色,从教学过程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探索城市规划人才的专业素养培养。
1.培养学生树立整体规划设计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城市规划的内容涉及城市功能、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美学、生态环境等方面,城市越来越需要具有整体设计观念的规划师来进行设计,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他的思维方式必须立足于整体、把握全局,必须建立系统观与辩证观。笔者所在学校从低年级就开始着手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态度和设计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城市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分析城市现状的能力,发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所处城市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认识城市的形态,从经济、文化、人文、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发现隐含在物质形态规划背后的经济、社会、政治、体制等深层次原因,正确处理各层次规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树立整体、全面的规划设计发展观念。
城市规划通过物质形态规划的手段,为政府推行社会资源与社会利益的再分配,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规划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价值素养,笔者所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人的情感需求,学会人文关怀;强调对城市问题的全面评估,推动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尊重;培养学生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意识,明确规划的基本价值立场,强调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公平价值、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从而引导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
2.拓宽知识领域,建立多方位的知识结构体系。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中,依据“管工结合”的培养目标,结合时代对于规划人才的要求,每年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论证调整,使教学与社会发展要求紧密联系。在新时代规划形式的要求下,首先加强了物质规划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加选建筑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内容作为辅助选修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其次,强化城市发展策略、城市公共政策与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判定物质空间规划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使学生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能力知识。最后,加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从城市各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开设城市防灾学、环境心理学、城市地理学、环境与生态、房地产开发、艺术史、建筑文化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人文修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相关的法律、法规,力求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整体全面探索城市社会问题规划的能力。
3.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规划人才。笔者所在学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各种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最终能够成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规划人才。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强调调查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论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实践教学过程,都突破传统形式,注重实际案例的课堂分析讨论过程,鼓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对规划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物质形态到社会资源、环境、经济等多种方面认识思考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其次,在实践设计课程中,注重学生城市图绘语言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结合计算机用城市设计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在实践调查课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确定调查方向、调查方式等,在过程中加强引导,最后作出分析报告,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们真正具有发现城市问题、综合解决城市问题的办法,达到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综上,2l世纪的规划人才,应该具有宽阔的基础文化知识、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丰富的人文素养、多元的价值判断等能力。因此,在城市规划教育过程中,应该实时关注社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规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