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2011-08-15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规划大学校园

买 琛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河北张家口075000)

校园景观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美的享受,并在美的思想下潜移默化养成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性格,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通过优美而充满个性的景观环境,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观念、理念、景观等方面,谈谈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1 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性及作用

随着教育内涵的变化,现代大学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或职业教育,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更渴望人际交流,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而这些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以外,校园内的小树林,林阴路,池塘边,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或交谈,或散步,或静静的读书.校园环境,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师生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不但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高水准、高标准的一流大学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每一所大学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因此,大学校园景观应以体现校园文化为主题,担负起沉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等重任.良好的校园景观应具有一种奋斗精神的感染力,以一种高雅的、富有人情味的氛围来熏陶和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材.

2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2.1 整体性原则

校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规划中要系统思考校园空间的整体性,将已进行规划与建设的校园有机地结合到新校园的规划设计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整体布局中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学科交融及学校的统一管理.校园功能各异,景观子系统力求在上一级系统宏观控制基础上,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统一的色彩体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强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景观设计的统一性,将各种序列空间合理组织好,使校园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氛围.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意将建筑融入环境,建筑与环境相互衬托,和谐,形成学习、生活和工作区域既各自发挥独立的功能又相互联系的紧密结合生态和景观系统,完整连续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功能性原则

现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普遍具有学生规模大、校园用地面积大、建筑面积大的特点,致使校区出现内部交通组织、特色营造、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传统大学校园功能布局方式是将教学区、学生宿舍区、运动区等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布局分开且各功能区交通流线长.当大学校园学生数及用地规模超过一定量的时候,必然导致部分功能区间距离过大,学生出行交通费时长、瞬间交通流量大、部分设施使用困难等问题.因此,功能性原则,即“形式服从功能”是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大学校园规划中引入的“组团型”校园功能布局模式,将各学院专业教学楼、学生宿舍、常规室外运动场地和学生食堂成组布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态邻里组团”;将资源共享度高、共用率高的图书馆、中心教学楼、网络中心等集中布置,形成“共享教学组团”;将全校性的体育活动设施,如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等相对集中布置,形成“体育共享组团”.

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育理念的转变,给学校的规划设计带来了新的理论和思维,现代校园规划更强调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服务于人为最终目的.校园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人本主义为思考原则来组织,以使用者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强调对校园使用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将校园环境各要素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休闲、娱乐及生活的系统,使学校环境真正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让师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

2.4 人文性原则

在新校区规划中应注重传承大学文化,一个大学校园应有其统一的文化格调.有其特别的文化格调和人文精神,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并体现其个性特征.一所历史悠久的大学,其传统逐渐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比如清华的清华园,北大的末明湖,可以说是这些名校文化环境的代名词,这些文化内涵往往又隐藏在建筑和景观中,给人们以精神.大学校园及其建筑的品质不仅体现在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而且还突出反映在其特有的学术氛围上,并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是校园的核心.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其形象性标志以回归绿色设计和纯净形式为优,以功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为主,追求自然清新.设计形成一个完善的、富有人文精神和场所精神的校园,不仅应重视校园历史文脉,同时要体现文化特质体现科学文化的理性和秩序.

2.5 延续性原则

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强化校园总体规划的原则和特色.景观环境规划与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有机结合,融成一体.以形成整体连续性.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原有生态环境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与校园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

2.6 生态原则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3 现阶段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非生态的景观规划设计

近年来国内高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同时,设计、施工中对环境重视不足,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环境的破坏.

3.2 校园布局不合理

教学区建筑规划设计不利于提高教学科研设备及课堂利用率,规划时对扩展预留地重视不够.现有的校园空间环境不适应社会扩大再教育的需求,不适应高校社会化、开放化的要求,不适应当代学科交叉的教学与科研模式.

3.3 人性化设计欠缺

除了学习、运动、休息等基本的校园生活外,学生还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在规划校园环境时,要尽力创造能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建筑内外活动空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间的交流.

3.4 文化内涵欠缺

某些校园高速、大规模的建设忽视了对校园优越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用地系统功能内涵的保护,导致校园景观中人工元素占据绝对优势,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恰当的体现.

3.5 忽视校园环境设计

现代化校园要处理好各种不同功能区建筑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创造适合师生停留、小憩、谈话的室内外场所.

3.6 校园环境缺乏个性

国内高校创建初期采用了前苏联模式,后来由于国际式风格的泛滥和造价的限制,高校校园风格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格局.

4 现阶段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方法与理念也打破了常规,呈现百家争鸣的场面.规划师广泛吸取国外校园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努力引导校园建设向开放、人性、生态、人文化发展.

4.1 空间环境人文化、生态化

在校园中营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使师生可以更好的交往,使学生在课内、外均受到来自环境和师长的熏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对校园进行生态设计,保持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人文化、生态化的校园空间格局.

4.2 空间布局社会化、开放化

社会化、开放化的校园既是社会的需要又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开放化方式有:①将体育服务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等与社会共享的资源共享型;②将包括学生宿舍、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交给社会进行开发、管理或与校方联合管理的联合管理型;③将大学的技术优势与社会结合的产业转化型.

4.3 校园建设组团化、网络化

目前,我国高校新校园规划呈现出综合化、组团化、网络化倾向.这种倾向有利于节约土地、能源和共享资源,还有利于校园的大规模建设.

4.4 “灰空间”、“模糊空间”等理论的提出

传统的功能分区常带来隔离和单调的环境感.多元化的生活需要多样化的选择.“灰空间”、“模糊空间”等理论就是对绝对分区做法的否定.这些理论正渗透进大学校园的规划里.国外许多大学在教学区布置食堂、小卖、咖啡馆,在宿舍区布置自习室、图书室,使整个校园功能有机地穿插在一起.

4.5 校园发展兼顾现实与未来

现代校园的规划不是一个终极的完整状态.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采用动态规划方式,考虑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兼顾现实与未来.

5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大学园区,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使特色环境中的校园更具现代及人文特点,并更好为培养高水平人才服务已成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今,随着我们充分考虑了建设场地的特征和自然面貌,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节约能源出发,因地制宜,联系实际,把整体性、功能性,以人为本,特色文化,作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体现出创新性,时代性,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绿色生态校园景观,必将更多的出现在我国高校的建设中.

[1]陈从周.说园.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

[2]简波,戴珊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探析.南方建筑,2005

[3]余菲菲.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9

[4]朱绚绚.大学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重庆大学,2009

[5]金敏华.浅析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安徽农业科学,2007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景观规划大学校园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