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1-08-15于沿奎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年6期
关键词:胎衣灌服母牛

于沿奎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兽医局 150100)

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于沿奎

(黑龙江省双城市畜牧兽医局 150100)

胎衣不下,也称胎衣滞留或胎衣停滞,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一定时间胎衣仍不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在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荷斯坦奶牛一般不超过12 h,黄牛不超过3~5 h。本病给牛的繁殖,尤其是奶牛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母牛产奶量下降,奶牛难孕,甚至不孕。双城市属于缺硒地区,舍饲奶牛的胎衣不下发生率约占分娩奶牛的25%。

1 病因

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怀孕期间胎盘发生炎症有关。

1.1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主要因为怀孕期间饲料单一,缺乏无机盐、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特别是与缺乏硒和维生素E有密切关系;或是奶牛消瘦、过肥、运动不足;或是产双胎,因胎儿过大及胎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导致子宫复旧迟缓。

1.2 胎盘炎症

怀孕期间子宫受到感染,如李氏杆菌、沙门氏杆菌、生殖道支原体、霉菌、胎儿弧菌、弓形虫或病毒等造成的感染,发生隐性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母子胎盘粘连而发生胎衣不下。此外,流产、早产、难产和子宫捻转等原因也能导致胎衣不下。

2 症状及诊断要点

胎衣不下分为部分胎衣不下及全部胎衣不下。部分胎衣不下,即一部分胎衣从子叶上脱下并断离,其余部分停滞在子宫和阴道内。一般不易被觉察,有时发现奶牛有弓背、举尾和努责现象。全部胎衣不下,即全部胎衣停滞在子宫和阴道内,仅少量胎膜垂挂于阴门外,其上有脐带血管断端和大小不同的子叶。

胎衣不下,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经1~2 d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时,排出量较多。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的刺激,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腐败分解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稍高,精神沉郁,瘤胃迟缓,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等。

3 防治措施

治疗胎衣不下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药物疗法和手术剥离两类。

3.1 药物疗法

对于体质较差或过肥的奶牛,产后10 h发生胎衣不下的可注射20%葡萄糖酸钙(或10%葡萄糖和3%氯化钙)与25%葡萄糖液各500 mL,1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

促进子宫收缩,加速胎衣排出。皮下或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0~100 IU,最好在产后8~12 h注射,如分娩超过24~48 h,则效果不佳;也可注射100IU催产素10 mL,麦角新碱6~10 mg。在分娩后8 h内尚未完全排出胎衣的母牛,在半腱肌处注射25 mg的PGF2α(试验组)或5 mL生理盐水(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用PGF2α有显著效果。

在助产时收集清洁羊水3 000 mL,一次灌服,促进子宫收缩,2~6 h后可排出胎衣,否则需6 h后重复灌服。早在公元752年,唐代王涛(外台秘要)中就有用羊水治疗妇女胎衣不下的记载。

在预产期前30 d左右,一次肌肉注射亚硒酸钠10 mg、维生素E 5.0 mg,可使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显著下降。在母牛分娩前30 d给与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混合剂,可有效降低胎盘滞留的发生。若单用其中一种,效果不如混合剂。从预产期40 d开始,每天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5 mL,连用4 d,发生胎衣不下的仅为6.2%。

中兽医认为,胎衣不下是气虚血亏、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活动力减弱的结果。对于其治疗应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行滞祛瘀,利水消肿。临床应用中草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方法有:1)益母草500 g、车前子200 g,白酒100 mL为引。2)当归50 g、川芎45 g、炮姜45 g、黄芪30 g、党参30 g、炙甘草15 g,白酒100 mL为引。3)穿山甲50 g、滑石50 g、海金沙50 g、大戟30 g、车前子100 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4)当归60 g、党参30 g、川芎30 g、五灵脂60 g、生蒲英60 g、枳壳30 g、益母草120 g,共末,童便半碗为引,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3.2 手术疗法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奶牛可在产后24 h,子宫口尚未缩小到手不能通过以前施行剥离。是否采用手术剥离,其原则是:容易剥离就剥,否则不可强剥,以免损伤母体子叶,引起感染;且剥不尽时,其后果较差。体温升高,说明已有子宫炎,不可实施剥离手术,避免炎症扩散加重。此时可继续采用药物疗法。

剥离胎衣方法:助手先用温水灌肠,排出直肠中积粪,或用手掏尽,再用0.1%高锰酸钾液洗净外阴。术者除手臂按常规消毒外,需涂布10%磺胺软膏或凡士林。后用左手握住外露的胎衣,右手顺阴道伸入子宫,寻找子宫叶。先用拇指找出胎儿胎盘的边缘,然后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把它们分开,至胎儿胎盘被分开,由近及远,螺旋前进,逐个逐圈进行。剥离一半时,用拇﹑食﹑中指握住胎衣,轻轻一拉,即可完整地剥离下来。如黏连较紧,尤须慢慢剥离。操作时须由近及远,循序渐进,越靠近子宫角尖端,越不易剥离,必须细心,力求完整取出胎衣。胎衣全部剥离后,用土霉素3~4 g或金霉素2 g,溶于生理盐水或蒸馏水200~300 mL,一次灌入子宫内。隔日1次,直至阴道分泌物清亮为止。

4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增加怀孕后期的运动和光照,给予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增强家畜体质。对奶牛要定期检疫,进行预防注射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S858.23

B

1005-2739(2011)06-0025-02

2011-09-19

于沿奎(1978-),男,本科,畜牧师。

猜你喜欢

胎衣灌服母牛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便秘可用中药治
羊咳嗽怎么治
牛腹胀急救三法
中医咋治牛便秘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