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最佳繁殖阶段 有效提高种猪利用效率

2011-08-15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年6期
关键词:受胎率种猪公猪

张 宇

(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150069)

把握最佳繁殖阶段 有效提高种猪利用效率

张 宇

(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150069)

现代养猪生产需要种猪全年均衡配种产仔,以保证商品肉猪分批出栏上市,常年不断地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种猪利用方面一定要把握好最佳繁殖阶段,在繁殖阶段进行强度利用。当繁殖能力下降时,就应该及时淘汰,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 种公猪的利用

1.1 利用年限

青年种猪开始配种后繁殖成绩不断提高,当达到2~3岁时是繁殖力最高的时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机能逐渐下降,一直到性衰竭为止。一般情况下,青壮年(1~3岁)种公猪性欲强,性反射快,精液品质好,能使母猪受胎率高。同时,这个年龄的种公猪身体灵活、四肢健壮、肢蹄病较少。老年种公猪性欲差,性反射慢,体重大且笨重(大型品种可达350~400 kg),四肢不灵活,常伴有或轻或重的肢蹄疾病,配种能力差。所以,种公猪一般只利用2~3年,超过3年的种公猪,除非是体质特别好、配种受胎率特别高,否则都应及时淘汰。

1.2 利用效率

采用季节性集中配种管理模式时,一般1头成年公猪每日可配种1~2次,但每周应保证至少有1 d休息;幼龄公猪每天配种1次,连续配种3d后休息1~2 d;老龄公猪每天可配种2次,连续配种3 d后休息1 d。规模化养猪场可采用如下利用效率:8~12月龄的公猪自然配种时,每周配种2次,人工授精时,每周采精1次;12月龄以上的公猪自然配种时,每周配种3次,人工授精时,每5天采精1次。

2 种母猪的利用

2.1 配种年龄

实践证明,初产和怀胎5次以上的母猪胚胎死亡率较高。青壮年母猪(1~6胎)发情征状明显,受胎率较高,产仔头数多且健壮,仔猪生命力强,生长发育快,母猪连产性高,哺育能力强。老年种猪存在繁殖力明显下降的缺点,产仔数虽然可能不少,但泌乳哺育能力变差,常有少奶或无奶的个体出现,且体大笨重,行动迟缓,容易出现耳聋、腿疾等问题,极易压踩仔猪,导致意外死亡。且老年母猪腹部肌肉松弛,当侧卧哺乳时,后边下排的2~3个乳头很难外露,若不给予必要的帮助,影响正常的哺乳,初生仔猪常常会因冻饿致死。另外,老年种猪繁殖的后代生活能力较差,生长发育缓慢,常因基因突变而出现发育不良的个体。按照现代管理要求,种母猪一般利用到5~6胎,繁殖性能优良的个体可利用到7~8胎。

2.2 配种体重

对后备母猪要定期进行称重,以保证合适的配种体重。对于引进的猪种、大型品种、晚熟品种,在6月龄时体重应达到90 kg左右,到8月龄配种时体重应达到120~130 kg。对于地方品种、小型品种、早熟品种,一般是在6月龄左右,体重达到50~60 kg时初配为宜。若母猪体重过大,可能会引起繁殖障碍或产仔少;若母猪体重过小,则会影响产仔后的泌乳能力和自身的正常发育。养殖实践证明,初配体重较大的母猪(150 kg)受胎率偏低,胚胎死亡严重。而体重较轻的母猪(120 kg)不但胚胎死亡率低,而且在泌乳期体重损失也较小,不会出现产后瘫痪等疾病。

2.3 配种时间

研究显示,排卵后6 h内和排卵后14 h配种,胚胎成活率分别为88%和32%。母猪一般在发情后24~36 h排卵,高峰期在31 h左右,卵子在体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 h,而精子在母猪体内可存活10~20 h,到达受精部位的时间为2~3 h。适时配种能保证精子、卵子在活力最强时结合,保证排出的卵子全部受精,形成胚胎。过早、过晚交配均会影响受精率。即使受精,受精卵的活力也不强,中途容易死亡。采用本交方式,适宜的配种时间是在母猪有发情表现后24 h首配,间隔10~12 h复配。人工授精时,可采用2次输精法,第1次输精在母猪持续发情后12 h进行,第2次输精在第1次后10~12 h进行。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母猪的年龄和品种灵活选择适宜时机。具体时间控制为:老母猪的最佳配种时间是在发情开始后24 h内,最晚不能超过37 h,幼龄母猪分别是36 h和60 h,中龄母猪分别是30 h和48 h。

2.4 配种方式

研究结果证明,2次配种比一次配种产仔数有所增多,但与3次以上的配种没有区别。常用的配种方式有单次配种、重复配种(母猪在1个情期内用1头公猪配种两次,间隔8~12 h)、双重配种(母猪在1个情期内用2头公猪各配种1次,间隔15~30 min),也可进行多次配种(母猪在1个情期内用多头公猪配种多次,间隔8~12 h),但只要2次配种能顺利进行,就不提倡多次配种。养殖户可根据条件和需要,选择适宜的方式,达到增产多仔的目的。为提高优秀种公猪的利用率,同时也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应积极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2.5 断奶时间

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保育条件合适的养猪场应尽量采用早起断奶的饲养方式,选择在28~30 d断奶,这样可以保证1头母猪年产2~2.5窝。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利用饲养方式能提高养殖效率,节省饲料成本。实行早起断奶饲养方式的母猪,一般在断奶5~7 d即可发情配种,受胎率在90%~95%。

S828.3

B

1005-2739(2011)06-0024-02

2011-06-19

张宇(1984-),男,本科,助理畜牧师。

猜你喜欢

受胎率种猪公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提高肉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