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1-08-15杨宇
杨 宇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1)
根据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富民强省的战略部署,2006年湖南省科技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启动实施“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先后建立了30个省级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湖南是闻名中外的“渔米之乡”,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特产繁多,经济地理资源十分丰富。湖南根据省情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部、财政部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探索出一条适合湖南省省情的富民强县的掘金之路。
以产业经营,区域带动为特点的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在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4年来,湖南省30个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区,引进和选育新品种78个,攻克突破产业技术难题96项,开发新产品186个,推广新技术148项,科技成果转化120项,申报发明专利56项,引进建立产学研创新平台28个,建立试验示范基地55个,试验示范区4.8万hm2;开展科技下乡、技术示范活动400多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万余期,培训人数达135万;主体项目产品销售收入92亿元,新增产值76亿元,利税10.6亿元,创汇800万美元以上,示范区人均年增收650元。产业升级、企业壮大、农民增收,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走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1 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现状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三农”政策深入人心,经济环境不断向好的大背景下的优化选择。所谓“特色经济”就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以特色要素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具有新特点,能使资源、科技和市场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促进,使特色优势要素得到放大和拓展,并进而体现区域经济特点和对本地发展起领头、支撑作用的经济。因而,特色经济与市场经济及区域经济密切相关。它应该具备如下特征:一是开放性,在一个自我封闭,没有比较的状态下,就无所谓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必须置于一种开放运行的系统里,如果是静止的,也没有特色可言。二是市场性,只有进入市场,获得市场认可,进行市场交易,“特色”才能成为“经济”。三是稀缺性,这是由于它的自然禀赋特性决定的,一般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多指在特定自然环境下生成的自然资源,并具有与别地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把握机会独占市场,进而形成市场优势。
1.1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必须同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教育、生态、环境、人口和文化观念等相互协调发展,因此国家发展战略应该包括“经济的”和“政治的”的发展战略问题,其特点有六个方面,即全局性、长期性、统率性、重点性、稳定性、利益性。
从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应当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考虑所制定实施战略的长远效果及后续影响,同时,它应该突出其示范带动协调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区域差别、城乡差别较大,制定实施国家战略,更应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以及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科技富民强县作为国家层面的专项行动计划,旨在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农业科技信息化注入现代化的成分。为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新的平台。在这一进程中,会促进县市诸如保护环境与资源、控制污染、治理生态环境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难看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其国家战略的特点。湖南省在富民强省的战略部署中选择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国家发展战略引导下的思考和决策。
1.2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湖南省的县域经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程度地存在总量偏小、结构不优、财力不足、特色不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 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湖南省虽然地理资源富裕,物产品种丰富,但是,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工业规模和比重较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大多仍是典型的农业经济,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出卖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传统农业经济阶段;新技术的普及率不高,缺乏高附加值开发的力度和深度,产品档次低,更谈不上品牌效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未能形成农村专业化生产、公司化经营的产业链,加之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加工、包装工艺滞后,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1.2.2 财政状况不佳,县级财政财力普遍匮乏 财政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而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决定了财政状况。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总量少,财政来源渠道单一,因此人均财政收入低。因财政硬缺口大,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因此,除少数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1.2.3 县域经济开放度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县域经济由于受不同条件的制约,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差,使得资源配置效率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难以提高,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低谷,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景气,导致农民增收渠道明显变窄,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侵扰,农民收入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选择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突破口,是基于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出的及时正确的战略抉择,它既有发展区域经济理论探索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国家基层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现实意义。湖南省科技厅会同财政厅贯彻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县域经济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省情提出的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加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实践
湖南山区、湖区、丘陵地理资源各异,各类土特产品种繁多,独具特色。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这些特色产品才能从小农经济下的低亷“土特产品”,变成高附加值的优质工业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增长地方财税。
2.1 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县域特色经济发展
2.1.1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各试点县(市)注重以区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转化与应用为重点,建立“农-工-贸”托拉斯式的集约模式,依托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进行品质改造和产品开发,通过建立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加工基地,实施产品订单供应,不断延伸产业链,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与农民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促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如对隆回的金银花项目的开发,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育良种、研发和推广新技术、解决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量由原来的82 kg/667m2达到180 kg/667m2,价格由原来的12元/kg提高到20.4元/kg,金银花茶年收入2 432万元,利税730万元,年提取绿原酸30 t,收入2 400万元,利税980万元。2006年该县财政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 803元,同比增长16.5%,产业结构有所改善,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0%。金银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达1万hm2,年产量1万t左右(干花),占全国总产量的50%,其种植规模居全国之首。
2.1.2 引进新技术、新产品 30个试点县(市)不断繁育新品种,引进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储运、农业生态安全等新技术,开展科技培训,培养大批“土专家”,通过示范基地加速新技术的配套应用,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成熟配套的科技服务和生产技术,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特色产业区域及周边地区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如耒阳县通过技术指导中心与技术指导小组实行定向与定位服务相结合,引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母本直播技术和新品种组合,将技术服务网络延伸到105个制种村的田间地头,服务对象达29 705户,实行技术包干,解决技术难题,发放教材,现场指导,包教包学,有效提高了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增收93.92元/667m2,共增收234.8万元。2007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1.88万亩,平均产量为207 kg/667m2,制种收入1 385元/667m2,比商品粮增加纯收入425元/667m2,为农户增收5 049万元。
2.1.3 企业特色产品创新 30个试点县(市)都有龙头企业为主作为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中,一方面注重特色产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另一方面注重特色产业成熟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产品规模化生产。通过项目带动,企业自主开发、转化和重组,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的力度,深化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建设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应用技术向“专、精、新、特”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创新步伐,涌现出了毅鹏金银花保健品有限公司、插旗菜业股份有限公司、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福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山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隆平高科、山润茶油实业有限公司、东江鱼集团等一批新兴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东江有机鱼”、“山润茶油”、“九汇药业”、“隆回富硒金银花”、“华容芥菜”等一批知名品牌。
2.2 “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加速产业规模化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加速农业及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推进原料基地建设,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建立销售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农、工、贸”一条龙产业链,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如新晃牛业项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方式与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出资供牛、群众建栏养殖、企业保护价收购),技术上得到湖南农大、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的支撑,同时,积极开展牛业专项保险,探索了“保险—信贷—协会”的养牛贷款新机制。全县年加工冷鲜(冷却)系列、休闲系列、酒店系列牛肉精深加工产品5 320 t,产值3.1亿元,深受市场的欢迎,畅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区,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中东地区。获得湖南省首届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湖南省第二届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湖南第八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第五届湖南西部农博会金奖、最畅销产品奖、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质量保证产品等奖项。
2.3 产学研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产学研相结合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湖南省实施专项行动计划,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牢固抓住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确保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在项目设计上,坚持“四个一”:即每个示范的专项必须有一个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作为技术依托,有一个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有一个以上农村科技合作组织开展服务,有一个以上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技术对接上,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构建产业技术链,以技术链支撑产业链,在攻关开发、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上实行三位一体的推动。通过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如郴州临武县舜华鸭业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项目开展的提纯复壮研究在提高鸭肉品质的同时使养殖成活率由80%增加到了91%以上,2008年形成750万羽的生产加工能力,年产值逾4.6亿元,实现利税2 280万元,直接解决就业1 120人,带动临武鸭养殖农户3 260户,带动辣椒和油茶种植农户2.3万户,成为中国最大的麻鸭养殖加工企业。
2.4 专项计划的实施增强了基层科技的服务能力
县市科技服务能力取决于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在实施专项行动计划过程中,湖南以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为主线,围绕县域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整合县域科技力量,合理配置县域内外科技资源,通过积极探索和推介农村科技合作社、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本地化技术开发机构、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技术平台,从信息、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政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强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如石门县“特色有机柑桔产业链构建及示范”项目,总投资1 800万元,到2008年底培育新注册柑桔专业合作社3家,新设立专业协会4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作组4个,组建完善柑桔种植、加工、流通等专业协会组织25个,建立了以职能部门主导、协会组织参与、专业团队运作为主要形式的柑桔技术服务联盟。
3 结语
应将具有湖南特色多系列的上百个优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国内外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通过“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实践来实现“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湖南结合省情贯彻执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实践尚需强化开发力度,拓展项目范围,不断注入科技活力,创优质、创名牌,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
[1]徐冠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EB/OL].http://www.ahinfo.gov.cn/kjlt/2004/1101.htm,2004-11-02.
[2]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籍瑞芬,刘 志.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以绥宁县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09,(1):142-145.
[4]李小贞,任淑荣,厉 耕.发展县域经济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焦作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4):153-155.
[5]李尧林.富县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前沿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6]王海云.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