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市节水灌溉的问题与对策

2011-08-15马志云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五常市灌溉工程节水

马志云

(五常市长山灌区管理站,黑龙江五常 150200)

五常市节水灌溉的问题与对策

马志云

(五常市长山灌区管理站,黑龙江五常 150200)

五常市因盛产大米名闻天下,是全国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国际权威人士说,在同纬度地区五常的水稻隶属第一位。五常大米甘甜口味和五常山泉浇灌是分不开的,要保证本市农业生产的良好品质及其稳步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农业灌溉的用水量,所以说节水灌溉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关乎五常农业的未来,更与五常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常市;节水灌溉;农业生产;必要性;措施

农田灌溉用水是五常市最大的用水户,因此必须要发展农田的节水灌溉,以缓解目前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与经济正常发展。这是新时期所提出的新的课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

1 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1.1 农田灌溉面积增加速度快

由于五常市农业的发展发展步伐的日益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也在逐年(1980~2003年)增加,由 1980年的3.47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6.95万hm2。在所用农田的灌溉面积中,水田灌溉面积增长的幅度是比较大的,已经由1980年的3.27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7.63万hm2。

1.2 农田灌溉用水量增长幅度大

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由1980年的7.75亿m3增加到2010年的12.85亿m3,而水田灌溉水量的已从1980年的5.81亿m3增加到2010年的10.2亿m3,增幅近半。

1.3 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低

由于现阶段的主要灌溉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田蒸发量很大,水利工程技术含量较低,可计划和节约的的余地不大。这就使有效灌溉利用率只有20%~30%,严重的影响了农田灌溉效率。

这样,农田灌溉用水占五常市总用水的70% 。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工作和生活用水与日俱增,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浪费现在又不容易改善。这就使五常市的农业灌溉用水情况越来越严峻,节水灌溉的普及实施和广泛应用迫在眉睫。

2 五常市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本市节水灌溉的研究与推广在不断推进,但是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严重。概括来说,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 节水灌溉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农业生产主要还处在靠天吃饭的传统阶段,质量和产量受制于自然气候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还需要国家资金的投入来支撑,资金的限制使节水灌溉无法普及,只能在有限的试验田展开,影响了节水灌溉工作的的推广。

2.2 传统的土地经营模式限制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

现阶段,农村主要实行的是联产承包族人制,分干到户的体制。农业发展由农民个人自行决定,农作物品种难以实现统一化、规模化和机械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水灌溉工作的大规模发展,也束缚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3 没有体制化的节水鼓励机制,农民自觉节水意识不强

囿于当前节水灌溉的补偿与奖励机制不完善和政策方面的缺乏,农民短时间内无法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故而节水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浪费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2.4 节水配套工程缺乏

本市主要灌区的节水配套工程有待发展。工程系统性不强,很多都是临时搭建的,缺乏合理的分水设施,有效的用水管理很难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总的来说,水源工程和灌区工程不完善,节水灌溉也就无法开展。

3 节水灌溉工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措施

3.1 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推进工程建设是节水灌溉顺利实施的保证

1)从工程的性质角度看,节水灌溉的工程建设单纯依靠灌区的管理部门和农民的个人能力是无法开展的。农业灌溉属于非营利性行业,而且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恐怕非借政府之力难以实施。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三农问题备受关注,国家不留余力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就使得依靠国家的资金来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在政策上是可行的。

2)从农业的形式角度看,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的形式更加紧张,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要在国际市场上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就要减少农民在农产品成本上的投入,所以,政府投资节水灌溉工程也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选择。

3)从节水的效益角度看,节水灌溉的顺利实施其社会效益明显,而个人的经济收益短时间内并不显著。立足于发展的长远角度,要保证国家农业稳步发展,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依靠政府投资来完善节水灌溉工程是历史的选择。

3.2 强化对节水灌溉工作的领导,加快体制创新是节水灌溉顺利实施的保证

3.2.1 加强领导部署,落实政府的各项推进措施

制定节水灌溉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把节水灌溉计划和目标列入政府工作计划,把各地的节水建设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坚决执行《黑龙江省“十一五”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把上级的各项指示落到实处。各级部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确保节水灌溉工作落到实处。

3.2.2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节水资金投入

在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拓宽筹备资金的各种渠道,加大节水资金的筹备力度,给节水灌溉提供尽可能充裕的资金保障。联系各个相关部门,按照规划统一步伐共同完成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同时也要完善资金启动程序,确保资金管理得当,支出合理,严禁乱用、串用。

3.2.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合理利用当代社会的各种现代化媒介,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台、报纸等普及的大众媒体,广泛的开展节水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节水意识。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惩罚和监督机制,在无形中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和内在要求。明确节水灌溉设备管理与使用机制,确保节水灌溉工作顺利实施。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是节水灌溉工作顺利实施的途径

1)全面加强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大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工程,拓宽渠道进行防渗工程建设,提高灌溉的利用率。规范灌水格田,确保土地平整,保证灌溉的均匀度和自然降雨的最大利用效率。

2)提高灌溉用水的管理水平。实行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根据土壤的水分状况因地制宜,制定最佳的灌溉方案。提高用水管理人员的素质,健全用水各项责任制度为现代节水农业创造基本条件。

3)加强节水灌溉科学技术的研发工作。全面加快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推广队伍的科技素质,为节水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使现代科技和水利事业相结合,水利信息化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必将推动五常市的节水灌溉事业迈向新台阶。

综上所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经济的命脉,没有水利工程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安全生产和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目前我市并不丰富的水资源与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农业节水灌溉所面对的困境和解决的措施,必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白丹,王新.区域农业节水最优规划数学模型及应用[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0(1):40-44.

[2]王猛.发展节水灌溉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3):32-33.

S275

B

1007-7596(2011)05-0215-02

2011-07-07

马志云(1972-),女,黑龙江五常人,工程师。

猜你喜欢

五常市灌溉工程节水
坚持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五常市人民政府:品牌引领五常大米产业新形象
谈五常水稻种植快速发展的因素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五常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