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山市环城河生态型治理措施探析

2011-08-15于洪忠耿海成邢志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密山市环城城区

于洪忠,耿海成,邢志军

(1.密山市青年灌区水利水保总站,黑龙江密山158300;2.密山市富密灌区水利水保总站,黑龙江密山158300;3.密山市青年灌区水利水保总站和平分站,黑龙江密山158300)

1 环城现状

1.1 基本情况

密山市环城河位于密山市南侧,发源于连珠山镇南山,沿铁路南侧向东流至南水源地(5+540)开始进入市郊,大矿(小地名)前东鲜干渠汇入后(8+260)进入市区,瓦厂前东鲜干渠由节制闸分出后(11+790)进入市郊,到12+950汇入蘑菇沟。河道总长12.95 km,流域面积27.6 km2,中下游10 a一遇排水流量12.23~27.83 m3/s,设计水深1.0~1.7 m。流经市区长度3.53 km,市郊长度3.88 km,主要承担连珠山镇以东至密山镇的北侧坡水,东鲜村用水(水田80 hm2),沿线和密山镇城区的工业排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河道於积,排洪能力下降

由于河道北侧的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坡水泥砂含量较大,造成河道整体淤积;特别是进入市郊后的5+540~8+260段,农民在河内多处压坝取(抽)水灌溉水田(菜田)和向河道内倾倒秸杆、垃圾,使河道落於速度快,产生阻水和壅水,导致河水在该段经常出槽淹地。

1.2.2 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环城河不但是一条排涝河道,还是一条纳污河道。沿线直接排入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居民向河道内倾倒的垃圾,使城区以下河段河水变黑发臭,杂物漂浮。由于水质的富营养化,两岸蒿草丛生,蚊虫成群,卫生状况不好,生态环境恶化。

1.2.3 建设无序,侵占河道

环城河始建于1973年,由于管理跟不上城区段河道多处被侵占。市政府两次组织有关部门对侵占河道现象进行了清理,但遗留问题仍没有解决,存在占压河堤房屋8栋,使河道底宽缩窄近2.0 m,还有在河道内搭建厕所、堤岸上堆放杂物等现象。

1.2.4 流域来水量不足,缺少生态用水

环城河是按照排洪沟设计建设的,上游无补给水源,中上游河段时常干枯,中下游河段排泄1 m3/s左右的污水,河道水量远远满足不了生态用水和景观用水需要。

2 治理原则和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治理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理念,在保证河道安全行洪的基础上,以改善水体环境、净化河道水质、实施综合整治为基础,实行治坡、治河、治污、治理生态和卫生环境并举,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3 治理措施

3.1 流域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

环城河流域面积27.6 km2,水土流失面积1 653.3 hm2,其中 3°以上坡耕地1 100 hm2,年平均侵蚀强度为3 624 t/km2,雨季大量泥砂被坡洪挟带进入河道,对河道产生淤积。根据流域地貌特点、资源分布和生产力水平,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目标。在保护好现有的林木植被(尤其是天然次生林)的基础上,本着工程、林草、耕作措施并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顾的治理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安排水土保持工程。做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河道淤积。

3.2 堤岸整治,河道清淤

依据《水法》、《黑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规定,对河道沿线管理范围内的非法建筑、围栏、杂物堆等进行全面清理,让地还河,为河道整治、环境整治开辟足够的土地面积,达到环城河治理的整体效果。在堤岸整治的同时,进行河道全面清淤和加宽,使排洪能力达到20 a一遇标准。

3.3 截断污水,改善水质

环城河的水质污染主要来自城区直接排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矿后(8+260)基本成为城区污水排放明渠运用,所以必须截断入河污水。根据密山市城区西部高东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沿环城河北侧从南水源地(5+540)开始,修建排污暗管,与城区现有的排污管道联通,将城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下游12+650处,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的密山市污水处理厂,排污暗管总长7.11 km,管径0.5~2.0 m。

3.4 以水为脉,生态补水

利用上游的解放水库和东鲜干渠补水。解放水库为小型(1)水库,经2009年除险加固,调整调度运用计划后可补充部分水量;东鲜干渠是以穆棱为水源的灌溉渠道,在上游选择干渠与环城河高程衔接合适处引水入环城河。补水流量最低为1.5 m3/s,让环城河流动起来,防止河水富营养化、满足生态环境用水和水景观用水的要求。

3.5 改善生态,建设环境景观

本着见水、近水、亲水的原则进行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具体工程包括:

3.5.1 护岸工程

河道岸坡采用草皮护坡,个别宜冲刷河段可采用蜂窝石笼网、中空生态混凝土预制块等生态方法护坡。

3.5.2 绿化美化工程

河堤和管理范围土地,结合道路、公共设施等以绿化美化为主,采取林、草结合,乔、灌、花结合的形式增加两岸植被面积,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

3.5.3 景观工程

以水、绿为主题,河岸设置园林休闲设施、建筑小品、节点小绿地等景观工程。

3.5.4 园林工程

将位于市区内环城河9+860和10+790共2处面积共1.413 hm2的泡泽纳入整治范围,让河道与泡泽水流相通,置换泡泽水量,使泡泽水量保持清新,并结合园林设计,建设高标准水上公园。

4 结语

城市内河整治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水务、建设、土地等部门,各部门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要落实好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和各项措施,做到建得成,管得好,最终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效果。

[1]陈德勇,何荣兴,倪生余.浅谈城市内河水系的生态治理[J].管理观察,2010.

[2]谭巧矛.南宁市城市内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措施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0,93(4):16.

[3]赛皮丁,买买提江,李青.河道水利工程的生态型护坡实践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09(9):146.

猜你喜欢

密山市环城城区
密山30部门现场办公 项目施工不延期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三创”破“顽疾”激发新活力
——记密山市中豆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环城旅行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发展绿色农业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