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黑龙江省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分析

2011-08-15仲兆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渠首骨干农田水利

何 权,仲兆伟

(1.黑龙江省水利厅,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1 概论

1.1 农田水利建设定义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1.2 农田水利主要内容

1)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

2)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体措施为: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2 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9,粮食产量排在全国第二位,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1/6,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灌溉农业的发展是黑龙江省粮食高产稳产的基础。

2.1 建设成就

全省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1980年开始,黑龙江省利用财政农水资金,有计划地发展灌溉农业,对大中型灌区渠首枢纽工程和骨干建筑物进行改造配套。截止2000年,全省共利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5亿元,重点改造了110座渠首工程,改造维修旧坝60处,维修提水站30处,新建灌区田间骨干工程285处,维修390处。

2001~2008年,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几十处工程节水示范区。2009~2011年,全省66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列入建设计划,44个已开工建设。这些工程的建成,不但每年减少灌区岁修费2 000多万元,也解决了部分灌区水源工程和骨干配套工程,使现有水田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一些灌区接近或达到设计规模,全省水稻灌溉面积由1980年的28.3万hm2(424万亩),发展到 2011年的333.3万hm2(5000万亩)。同时,减少了旱灾造成的损失,对全省优质水稻产区的巩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存在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加快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但从目前看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2.2.1大中型灌区渠首工程和骨干工程配套差

黑龙江省现有万亩以上灌区335处,共有渠首工程468处,其中已改造或比较完好的有110处,其余358处渠首属于半永久或临时性渠首工程,骨干工程配套率在50%以下。

2.2.2 水毁工程面广量大

1998年松花江、嫩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7 000多处灌涝区工程水毁,需修复资金9亿元,但是当年省级以上实际到位水毁资金仅3 000万元。近年发生的多次局地暴雨,多个县(市、区)灌涝区工程又遭水毁。目前大部分水毁工程都采取临时措施,处于小水小毁,大水大毁的状态。

2.2.3 大中型灌区骨干配套工程建设投入主体缺位

从2009年开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配套,灌、涝区骨干工程已基本无专项资金投入。

3 现阶段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分析

1980年开始,国家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到2001年,国家大力提倡节水灌溉,农田水利的投资也主要用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09年开始,国家集中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开始进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重点建设灌溉流量<1 m3/s、排水流量<3 m3/s以下的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我省的农田水利建设也一直紧跟国家的农田水利建设形势。1980~2000年,全省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主要是用于灌区渠首改造和骨干工程配套。2001~2008年,全省重点是以灌区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区建设为主。2009年以后,省级小农水资金全部用于国家重点县省级配套[1]。

国家根据全国总体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农田水利建设目标是非常正确的。但同时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气象、地理条件与水资源禀赋差异悬殊,农田水利的工程标准、工程形式、使用材料等因此有很大不同。而农田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农业,农田水利工程又因此与各地的生产生活习惯、耕作方式,工程的运用管理模式,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的区域性,结合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在以下3个方面加以重视:

3.1 全省灌溉基础落后

黑龙江省现有万亩以上灌区335处,其中286处是20世纪50~60年代规划建设的,部分灌区还是日伪时期建设的。标准低、质量差,加之高寒地区冻害严重、水毁工程维修不及时,致使工程寿命短,多数骨干工程已超期服役。而大多南方省份的灌区骨干工程多已形成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随着各朝各代不断建设,灌溉基础远远强于我省。我省的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重仅为29%,而河南的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重已接近7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50%。由此可以看出我省灌溉基础与其他兄弟省份的差距。

3.2 全省工程投入不足,欠账较大

1980年,我省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近6 000万元。2008年,全省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13 100万元。很多省份1980年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和我省相仿,甚至不如我省,但是到了2008年,很多省份的省级小农水投入甚至超过10亿元。与江苏省比较,我省的耕地面积是江苏省的3倍,省级农田水利投入却不足江苏1/10。也就是说,全国多数省份在耕地面积比我省小,省级农田水利投入又远比我省多的情况下,经过近30年的建设,灌区渠首的改造和骨干工程的配套已基本完成。而我省的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却远未完成。

3.3 灌溉农业的发展与用水总量间的矛盾

当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时,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666.7万hm2(10 000万亩),即水田和旱田灌溉面积各为333.3万hm2(5 000万亩)。按现有灌溉定额水平,农业用水量将高达320亿m3,农业用水缺水35亿m3,用水紧张不可避免。因此,必须重视发展节水灌溉:

1)加快水价改革,推行按方收费。实行计量供水,是灌溉水价达到成本。实行按用水量累进加价制度,使用水户自觉的节约用水。

2)推行先进的灌溉技术。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可在现有灌溉定额的基础上节约30%~40%。

3)减少输水环节的损失,大力发展高效节水、渠道防渗,加强骨干工程配套。

因此,我省当前农田水利的建设重点要优先考虑农田水利骨干工程,把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做成支撑现代农业的骨架工程。我省应该紧紧抓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有利时机,要积极争取灌区渠首、骨干工程等专项建设资金;要积极争取国家放宽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的限制,利用重点县资金进行骨干工程的配套;要积极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尽快出台水价改革文件。

4 结语

农田水利建设做为生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阶段农田水利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定位、实施[2]。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的区域性,分区域制订实施方案,制定分区域指标体系。

[1]董英.黑龙江省灌溉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0(15):61-62.

[2]陈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水利,2011(6):66,68.

猜你喜欢

渠首骨干农田水利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骨干风采展示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应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法对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闸室抗震稳定性分析
黑龙江省灌区渠首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