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拔针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
2011-08-15于淑英
于淑英,侯 曼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常规操作,静脉拔针后由于护理不当而引起穿刺点疼痛、出血、淤血、发绀等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很多人认为静脉拔针无需技术操作,护理工作的疏忽、责任心不强,导致了拔针后不必要的麻烦,使病人对整个穿刺过程满意度下降,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随着门诊量的日益增多,病人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本文针对拔针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09年10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抽血室静脉穿刺病人中随机选择800例,其中男426例,女374例;年龄10岁~75岁。拔针时出现轻度疼痛460例,明显疼痛197例,出血96例,皮下淤血47例。评判标准:静脉穿刺拔针时出现轻度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不良反应:①明显疼痛,病人有皱眉、咬牙、叫痛等症状,自诉疼痛较穿刺时明显;②出血,穿刺点无出血,只有针眼痕迹,表示无出血;③拔针后皮下渗血,针眼痕迹扩大或血肿,表示出血和淤血。
2 原因分析
2.1 明显疼痛 ①操作者在穿刺前没有根据血管的粗细选择合适的针头,也没有认真检查针头是否锋利。②操作者在拔针时没有固定好针头,针头移动会产生摩擦而引起疼痛。摩擦力的大小是影响静脉穿刺后拔针疼痛的一个重要因素。③拔针时用棉棒用力按压针眼,快速拔针时棉棒压力越大,针头和血管纵轴角度越大所产生的切割力越强,疼痛越明显。④拔针时注意穿刺方向和角度,方向错误或拔针角度太大使针头损伤血管及皮下组织,引起疼痛。
2.2 出血 按压时间不够及部位不准确而引起出血26例;一般拔针后需按压5 min~10 min,护士拔针后多交代病人或家属按压,没有说明按压时间,也没有检查按压部位是否正确13例;由于门诊病人流动性大,18例病人拔针后急于离开,按压时间不够;23例由于天气寒冷穿较厚的衣服,袖口卷起太紧,拔针后没有及时松拳,袖口也没及时放下,即便按压足够的时间还会有出血的情况;16例用棉棒按压穿刺点,在按压过程中棉棒偏移穿刺点而出血。另外,高血压、血管弹性差、血小板减少病人也容易引起自发性出血。
2.3 淤血 通常静脉穿刺共有两个针眼,看得见的是穿过皮肤的针眼,看不见的是穿过血管壁的针眼。静脉穿刺时针头是从血管一侧先刺入皮肤,再潜行刺入血管,两个针眼之间有一定距离。按压点不准确,按压重心在表皮穿刺点,忽视了静脉穿刺点,造成静脉穿刺处出血而产生淤斑。凝血机制差,平时稍受外力挤压碰撞就会出现淤斑的病人,拔针后常规按压5 min,即使按压部位正确,还有可能出现淤斑。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多数病人对静脉穿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在穿刺前应向病人解释注意事项及需配合的问题。态度要和蔼、面带笑容,以充满自信的语言与他们交流,了解每例病人的身体情况,这样可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并根据不同情况告知病人按压部位及时间。多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尽量做到再次检查病人的按压部位,以避免不良后果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3.2 提高操作技能 ①针头拔出前,不能用棉棒紧压针头,以防针头受压后贴住血管产生刺激性疼痛,增加了血管壁、皮下组织、皮肤对针头的阻力而加重疼痛。正确方法是:准备拔针时左手拿棉棒轻轻放在需按压部位,在针头拔出刚要离开皮肤时,迅速用棉棒按压针眼,力量要适当,过分用力会导致局部疼痛,但也不要太轻,以避免血液通过针眼渗出到血管外。②按压针眼的正确方法是棉棒顺着血管方向按压。静脉穿刺拔针时棉棒同时按压2个针眼能大大降低静脉穿刺部位的皮下淤血率。按压针眼的时间与发生皮下淤血有密切的关系,拔针后按压时间至少要5 min,有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可拿胶布在棉棒上方加以固定并嘱病人继续按压,以增加病人的重视度,减少淤血的发生。
3.3 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 传统的先按压后拔针的方法容易加重病人的疼痛,使病人产生了怕打针的心理[1]。而采用先拔针后按压的方法,可免除按压针管对真皮及血管的机械性刀切割伤,缩小了对皮肤的牵拉力,在没有压迫阻力的情况下拔针,病人感觉不到疼痛或有瞬间微痛感。穿刺完毕后护理人员应把病人卷起的袖口及时放下,去除“止血带”的作用,减少出血的发生。嘱病人正确按压静脉穿刺点,这样既保护了血管,又减轻病人的痛苦。
[1]韩翔,杨华华,王建英.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方法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