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社会动员问题研究综述①
2011-08-15李德成郭常顺
李德成 郭常顺
(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政治与法律
近十年社会动员问题研究综述①
李德成 郭常顺
(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社会动员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动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本文对近十年来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综述,以便了解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现况,并期望更好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社会动员 研究 中国共产党
社会动员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革命时期,弱小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强大的国内外敌人,成功地建立新中国,这与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动员艺术密不可分;建国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重整河山,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政治动员的功效也是功不可没的。而近几年来,面对非典、禽流感、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天灾人祸,中国共产党果断应对,成功战胜了一系列灾害,率先实现经济复苏,赢得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誉,这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共进行成功的社会动员的历史。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深化对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党对社会管理的能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对近十年来有关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综述。
一、关于社会动员的定义研究
“动员”意为“能动之员”或“出师准备”。“动员”最早是用于军事领域,最初是个军事术语,主要是指“战争发生时,国家发动和调动一切力量以应战时需要”的意思。①代海军、解永照:《社会动员问题研究:以群防群治为视角》,《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作为学术用语,“动员”一词最早是由以色列政治学家S·N·艾森施塔特在其发表的《现代化:对抗与变迁》中首次提出的②[以]S·N·艾森斯塔特著,陈育国、张旅平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不久被学界普遍使用。关于“动员”的含义,学者们历来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动员”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中国早期研究战争动员问题的学者蒋方震认为德国是“军事动员之祖”。③李会先:《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动员”一词原为德文“Mobilmachung”,意思是“使……动起来”,这一概念后传入法国及俄国。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最先将其译为“动员”。中国《辞海》中指出;“动员是指把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以及把所有的经济部门转入供应战争需要的工作,即统一调动人力、财力、物力为战争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动员的含义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最终扩大到广泛的社会领域。现在,动员通常被视作一种工作方法,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动员。
而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创造了“社会动员”这一术语,并首次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他把社会动员定义为“人们所承担的绝大多数旧的社会、经济、心理义务受到侵蚀而崩溃的过程,人们获得新的社会化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④[美]卡尔·多伊奇:《社会动员与政治发展》,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第55号,第501页。亨廷顿在其著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就援引多伊奇的术语讲到,社会动员是“一连串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信条全部受到侵蚀或被放弃,人们转而选择新的社交格局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它意味着人们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等方面和传统社会的人们分道扬镳,并向现代社会的人们看齐”。⑤[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二人均将社会动员视作一种政治发展手段和一种带有导向性的社会过程,是为“过程论”。社会动员主要发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社会学界较早运用“社会动员”一词的是麦卡锡和扎尔德。他们用resource mobilization(资源动员)来对中国1960年代社会运动的频发现象进行了研究。之后,蒂利和麦克亚也运用动员理论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⑥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以H市D区的民间读经活动为例》,上海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动员既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学名词。社会动员不是简单的资源新增,而是资源的重新集中、配置和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动员更强调各种资源的有效调动,也可称之为“资源动员”。而政治学中的社会动员旨在引导本政治团体或其他社会成员自愿服从或主动配合,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任务。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动员就是社会影响,或社会发动。它是指在主要的、持续的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们的观念、态度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受到社会的影响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过程。⑦王海光的《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施雪华的《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石永义的《现代政治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都持这一看法。这一定义将社会动员看作一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用来描述个人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即指社会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过渡,国家现代化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社会动员过程。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破旧立新”的过程。①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从狭义上讲,我们可将社会动员视作一种引导客体进行社会参与的手段,即政党、国家、政府等一系列政治集团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借助于某些方式或手段对社会资源、人力和人的精神的动员和发动,是为“手段论”。在我国,社会动员一般被认为是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
除此之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政治动员是政治领导主体以自身的价值观、信仰去诱导和说服政治领导客体,赢得被领导者的认同和支持,取得被领导者的自愿服从和主动配合,以实现政治决策规定的目标和任务”。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他们认为社会动员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是为“目的论”。
总结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何种说法,都是学者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得出的结论,社会动员既是一种手段又是目的,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社会动员就是动员主体运用一定的手段引导动员客体参与的过程,最终达到动员主体所期望的目的。
二、关于社会动员的分类与方式研究
社会动员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林溪声指出:“查尔斯·赛尔曾将新中国的动员运动分为三类:经济的,旨在增长生产率;意识形态的,旨在改变人民的思想方式;斗争的,旨在铲除敌对阶级或集团权力基础和地位。”③孙培军:《运动国家:历史和现实之间——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经验和反思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刘荣刚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时,将动员的手段分为规范性政治动员、约制性政治动员和诱导性政治动员。④徐彬:《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2-1966)》,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社会动员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统型社会动员和现代型社会动员;从动员的实现路径来看,可以分为自上而下的动员和自下而上的动员,以上两种统称为垂直型社会动员,与此相对的还有政治集团或社会团体的横向型社会动员。从动员范围的规模大小来看,可以分为世界性社会动员、区域性社会动员、国家性社会动员、地区性社会动员、系统性社会动员、行业性社会动员。从应对的出现情况来看,可以分为经常状态下的社会动员和非常状态下的社会动员。从其内容和目的来看,可以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军事动员、文化动员和防灾动员等。“传统社会动员方式主要有组织动员、领导动员、层层动员等。与传统社会动员方式不同,现代社会动员方式主要有传媒动员、参与动员和教育动员。”⑤王学俭、高璐佳:《现代社会动员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从动员的手段来看,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物质动员和精神动员两大类;从更细的角度又可以分为政治动员、宣传动员、行动动员、经济动员、组织动员、文艺动员、情感动员、媒体动员、舆论动员等。社会动员的具体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刘荣刚将其归纳8种:宣传鼓动、受训控制、典型示范、组织控制、权威支配、蒙蔽性诱导、强制性参与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⑥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社会动员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政治为核心,以集中统一、自上而下层层动员、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为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的传统社会动员;一种是以利益为杠杆,以政策引导、制度激励、社会的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的现代社会动员。①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西部大开发中社会动员与大众参与的现状分析》,《天府新论》2006年第4期。
三、关于社会动员的作用研究
社会动员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得心应手、屡试不爽的一种技术手段,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早已为历史所证明。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动员的历史。对于社会动员的作用,我国大多数学者普遍持肯定态度。王功名指出:有效的社会动员“有助于形成社会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有助于更新与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能够使社会政治体系在存续和发展上发挥所需要的政治协调手段。”②王功名:《浅谈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中的社会动员》,《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刘荣刚也认为:“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可以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为实现政治目标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增强被动员者对动员主题的政治认同,使被动员者同动员主体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动员主体的威信与权威。”③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社会动员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学者对社会动员的消极作用也有清醒的认识。郭焕龙在《话说社会动员机制》中曾指出:在应急社会动员中,容易产生“为应对危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认识,可能出现为了控制危机而不择手段的极端行为,使整个社会正常运行秩序被打破,某些规范会受到冲击。”④郭焕龙:《话说社会动员机制》,《前线》2009年第3期。朱力教授在论及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应对时指出:社会动员在日常管理中不应频繁地使用,社会动员也是有成本的,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后果。如社会动员的方式、手段比较激烈,在社会动员的强大压力下,容易产生“为应对危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认识,可能产生为了控制危机而不择手段的极端行为。一旦社会动员起来,整个社会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秩序被打破,某些规范会受到冲击。当社会动员持续时间过长时,群众运动的热情会降低,产生麻木感,动员本身的效率会减弱,可持续性差。社会动员对于战胜单一型危机可能在短时间内效果不错,但对复合型、复杂性危机,效果则难以保证。⑤朱力:《暴雪下的中国式社会动员》,《人民论坛》2008年第4期。
四、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
社会动员问题作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和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因此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相关著作和论文所做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对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动员研究
在对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动员问题研究中,唐海江站在政治文化的视角探讨了清末政论报刊在民众动员中发挥的社会动员作用,指出“清末政论报刊在民众中建构出的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为革命的发生以及革命前频繁的社会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清末政论报刊具有媒介意识形态的性质”。⑥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刘兴豪则从社会动员和舆论宣传的角度探讨了维新运动失败的另一原因:是由于维新刊物的读者限于上层和资金来源有限,“这些自身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报刊在进行政治动员、吸引同盟军、扩大社会基础等方面的影响力,使得维新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⑦刘兴豪:《论维新政论报刊社会动员力的缺失》,《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4期。宋苏华在《拒俄运动中的社会动员(1901——1905)》一文中认为,拒俄运动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近代以来,社会发展使得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复杂,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就越需要有效的社会动员。”①宋苏华:《拒俄运动中的社会动员(1901—1905)》,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9页。于春晓的《义和团运动中的社会动员》则对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心态、动员特征、动员主体、动员形式作了梳理,揭示了其社会动员的根本缺陷:“基于封建迷信的动员思想”。丁晓梅通过对上海的辛亥革命研究,认为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上海进行“民主共和的”社会动员有严重的局限性:“理论与现实差距甚大”和“内部意见严重分歧”;这些是辛亥革命难以完成使命的重要原因。以上文章均侧重于对各自历史事件中社会动员的过程进行描述,从社会动员的角度探讨了其成败原因。
2.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有关社会动员的研究
社会动员是政党和政治人物进行革命活动的手段和方法,孙中山、蒋介石等人对社会动员的重要性也有深刻的认识,他们曾进行过一些重要的社会动员活动,如蒋介石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只是由于阶级和认识的局限,导致其社会动员的效果大打折扣。尽管如此,国民党的社会动员在抗战时还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张丽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中,从国共两党动员的指导思想、目标、方式、内容、效果和特点等五个方面对抗战时期两党的社会动员作了全面对比,深刻指出了国民党社会动员的局限性,其局限主要表现在“动员工作与主要社会矛盾的脱节、动员理念与动员时间的脱节、动员口号与民众最根本利益的脱节”。②张丽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7-109页。“得民心者的天下”可以说是国、共两党社会动员成败最确切结论。对于这一认识,学者们深表赞同。③黎志辉的《蒋经国“赣南新政”时期的社会动员》,《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4期;谷小水的《抗战时期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1期;杨红运的《战前江苏省保甲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控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李峻的《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12期;钱凤菊的《试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湖北省的民众动员》,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等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国民党和国统区的社会动员过程进行了阐述,尽管选取的角度和范围不尽相同,但对国民党社会动员的评价和分析大体一致。晏雪平通过对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的研究,对其成败得失有一个这样的认识:“对原有各项制度与秩序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于新形势的新制度与秩序,这个过程就是近代国家社会动员的过程”。④晏雪平:《江西国统区社会动员研究,1928-1945》,厦门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226、228页。彭绍辉的《抗战与民众动员——以四川省战时乡村服务团为中心考察》和王国梁的《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会与社会动员——以浙、陕两省为中心的历史考察》的文章中,以乡村服务团和农会为媒介,肯定了“四川省战时乡村服务团同其他民众团体一样,为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⑤彭绍辉:《抗战与民众动员——以四川省战时乡村服务团为中心考察》,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61页。,得出了“在配合国家动员抗战力量方面,农会组织更是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一观点。⑥王国梁:《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会与社会动员——以浙、陕两省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3页。
3.对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动员的研究
社会动员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研究成果也很丰富。美国学者詹姆斯·R·汤森和布兰特利·沃马克在《中国政治》一书中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历史,并且将政治动员定义为“政治动员是获取资源来为政治权威服务的过程”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这一定义在外国学者中很具有代表性②美国人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和罗伯特·A·达尔的《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对于分析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区时期党进行社会动员的研究:学者们从苏区时期的战时后勤动员、社会动员的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观点。钟日兴、张玉龙通过对苏区时期的战时后勤动员研究中看到:苏区战时后勤动员,使党在革命斗争中的后勤服务呈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的面貌③钟日兴、张玉龙:《中央苏区乡村中的战时后勤动员》,《历史教学》2010年第14期。,为苏区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张小健对苏区社会动员的思想来源、动员渠道、动员方式、效果分析入手,揭示了“根据地社会动员的成功与否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④张小健:《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动员》,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薛启飞从农民自发运动和共产党组织的革命运动入手,讨论了中共政治动员中的情感动员与控制方式,发现“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情感的唤起是其政治动员的关键”。⑤薛启飞:《论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动员:以情感动员的角度》,浙江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王长付在分析中共政治动员的动因、实践、作用时认为:“政党必须与民众利益一致,必须注意政治动员目标的实效性,必须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⑥王长付:《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政治动员分析》,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刘荣刚的看法与他一致。⑦刘荣刚在《中央苏区政治动员述论》,《党史文苑》1997年第1期一文中,从分期、内容、意义三方面总结了苏区政治动员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给民众以实际利益,制定有效目标。而杨会清对苏区的动员模式进行了详实的阐述,认为中共总结出一套独特的革命动员模式,即“以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为手段,围绕着政治动员、筹款、扩红以及肃反等革命战争准备工作而展开。”并且认为“这一动员模式,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乃至建国之后都得到了相当的体现。”此后,中共的社会动员内容随时有变动,但都基本因循了这一模式。⑧杨会清《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动员模式研究(1927~1937)》,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第18、7页。
抗战时期党进行社会动员的研究:吴景亭的《战争动员学》和韩永录的《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概论》等著作,以毛泽东文章中关于社会动员的内容为基础,对毛泽东战争动员思想的基本理论(“人民战争”、“兵民乃胜利之本”)及其具体内容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概括。张丽梅、艾虹通过对抗战时期中共社会动员指导思想的研究,概括出了中共在抗战时期的社会动员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思想、全面抗战思想、抗战优先思想,并得出“其民众动员指导思想的正确导致了民众社会动员的有效性”。⑨张丽梅、艾虹:《抗战时期中共社会动员指导思想评析》,《理论前沿》2009年第4期。翁有为认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做到了相信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的统一。”⑩翁有为:《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李俊宝、陈廷湘也持有相同看法。(11)李俊宝《抗日根据地的社会动员》,《沧桑》2008年第6期;陈廷湘:《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与抗战民众动员》,《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3期。郭赟林、冯敏等以戏剧和报刊为切入点,分析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中成功的经验,是实现了一种有效动员方式,这种方式为:关注民众物质利益需要、满足民众精神需求、适应时代主题要求。①郭赟林《晋察冀边区的革命戏剧与政治动员》,山西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冯敏《社会史视野下的报刊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期间甘青报刊为视角》,《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王慧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绥蒙地区的政治动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张同乐《1940年代前期的华北蝗灾与社会动员》,《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1期;梁超《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文化城的抗战动员工作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武慧《山东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中的民众政治动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侯桂芳《抗战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对民众的社会动员及其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8期;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尽管各自选取了不同的时段和地点,但都总结出了相似的结论。刘颖通过对中共抗战时期社会动员研究,认为中共社会动员的成功秘诀是:“正确理念与实际行动相统一、以广大民众利益为基础、加强动员主体的自身建设”。②刘颖:《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4~36页。
对党在解放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的研究:董军芳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众动员的研究,认为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民众动员采取了:精神型、组织型、物质型、民主型四种方式,并分析了当时几种社会动员形式的利弊得失,认为“民众动员不是唯一的行为模式,民众动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有序实施,民众动员必须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控制机制。”③董军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的民众动员》,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6页。周安会则对土改中的怨恨动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共整合农民怨恨、改造农民观念以推动土改的全过程,指出“通过诉苦形成的国家认同,是以农民的感激和敬畏为基础的,”而“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新的不平等”,得出了“正义理论逐步难于提供正当性解释资源,而难以割舍的血缘伦理观念自然地获得了回归的契机”这样一个观点。④周安会:《观念重构与社会变迁:土改中的怨恨动员研究(1946-1952)》,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0页。王德道对临沂老区的土改进行考察,认为,在当时进行土改的老解放区构建一套新的动员理论来实现支持解放战争的目的,“实质上已成为中共为赢取战争胜利的社会动员手段。”⑤王德道:《土改中的社会动员——以1946~1949年临沂老区为中心的考察》,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6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动员问题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动员问题的研究,主要在抗美援朝、国家建设和应对灾害危机时的社会动员方面。侯松涛对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全民式大动员进行了研究,指出当时的社会动员是遵循“与各种实际工作相结合”、“边打、边稳、边建”的思路,勾勒出一个“宣传动员、诉苦动员、行动动员和组织动员”立体式的动员网络,认为当时的社会动员是“一种以网络式运作机制和革命型运作特点为基础形成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开始形成后,“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能式的工作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执政方式”。⑥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2页。其余关于抗美援朝中社会动员的研究文章尽管选取的地域、角度不同,但得出的结论大体一致,对当时的社会动员作用均持充分肯定的态度。⑦主要有蔡海波《抗美援朝运动的民众动员探析》,河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许静东《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工作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韩沙《论河北省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林伟京《试析抗美援朝战争中政治动员的内容与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徐彬在分析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文革”爆发前的社会动员历史,得出了“当中国社会的发展要超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及其所决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比较直接的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时,政治动员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的结论。⑧徐彬:《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1-1966)》,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这是考察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社会动员历程所得出的富有启示意义的结论。社会动员对于弱小政党的发展壮大、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李德成在考察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发展和80年代后又快速衰落的原因时,认为:“合作医疗更多地是一种政治动员的结果。然而这种政治动员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体制环境的变迁,随着整个政治关注焦点的转移,新的政治动员项目取代了旧的政治动员项目,旧项目退出动员议程以后,也就失去了强大的政治支援和经济支援。”①李德成:《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1955-1983年》,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223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应对灾害危机中,如何去进行社会动员,这是一个新的课题。有的学者在这方面有所探究。如左吉祥在《突发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动员四部曲及其启示》一文中,总结出新形势下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动员模式:“动员全体党员支援灾区、动员新闻媒体支援灾区、动员全国人民支援灾区、动员人民军队支援灾区”②左吉祥:《突发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动员四部曲及其启示》,《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陆健健的《论公共危机管理下的社会动员——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文章,以汶川大地震时的社会动员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创新和完善社会动员的举措:“创新治理思路、完善法律规范、注重市场机制、扩大政治参与、加强信息沟通”。③陆健健:《论公共危机管理下的社会动员——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战略研究》2010年第5期。付晓静对北京奥运会的动员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大众媒介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平台,在奥运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推动新型动员模式的形成,促进社会文化转型与变迁,对构建有别于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④付晓静:《大众媒介与北京奥运会的社会动员》,《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另外,李红对建国初期沪郊社会重构中的民众动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时沪郊地区的社会动员,是抱着“有效动员沪郊民众,聚集社会支持力量”的目的,“通过动员手段的有效运用,最终使沪郊的政治经济面貌发生深刻变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发生巨大转变”。其通过研究,得出了“要加强法制化建设以规范动员体系的运作,要逐步培养民众普遍的公民意识,加强民众行为的自觉和理性。”⑤李红:《建国初期沪郊社会重构中的民众动员研究(1949-1952)》,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0、42页。的观点。于书录则对建国初期苏北区冬学运动进行了考察,对冬学运动这种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所起的“政治启蒙”、“风气转变”、“素质提高”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⑥于书录:《冬学·社会动员·社会建设——对建国初期苏北区冬学运动的一个再考察》,《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5期。张建涛对建国初期中共强大政治动员能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领导一元化、组织严密化、局面一统化、策略灵活化、目的明确化、方式多样化,⑦张建涛:《建国初期中共强大政治动员能力原因探析》,《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3期。是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的主要因素。另外,有不少文章⑧主要有陈静《新中国初期河北省的蝗灾与社会动员》,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李瑞山《1953年至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动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刘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宣传动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李姜:《新民歌与政治动员——大跃进民歌运动研究》,湘潭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安琪雅《“忆苦思甜”运动中的政治动员模式研究(1963-1966)》,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乔晶《重构农村:“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动员》,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分别以建国后不同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从社会动员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将社会动员视为一种手段,对所选事件而不是对社会动员本身的可取与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在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大量的、积极的社会动员工作,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走向法制化,过去那种大规模的社会运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社会动员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社会动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学者们从“社会动员”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解读,也取得不少研究成果。
总的说来,学界对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动员研究比较充分,成果也较多,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较为薄弱。此外,对国民党政府和国外社会动员的研究也略显不足。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建设和社会管理逐渐迈向法制化,我们更应着重研究在法制社会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动员,因为现在已不适于过去那种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应该是“有秩序”的动员。要在借鉴过去及国外的经验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有特色的新时期的动员方式。
Summarization of Study in social mobilization in past ten years
LI Decheng,GUO Changshun
The social mobilization issue is the hot topic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Social mobiliz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summarization of this study in the past ten years,so that we can see the status quo of this topic research and expect to do further study better.
social mobilization,research,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集体化时代江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现象研究”(编号:10SH08)的阶段性成果。
李德成,男,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郭常顺,男,江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① 在本文中,“社会动员”与“政治动员”具有相同的含义。在中国,动员主体主要是党、政府机构等政治团体,因此将二者视为同一概念。
D631.19
A
1008-7672(2011)06-0046-09
肖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