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深化改革发展政治文明的战略思考

2011-08-15

关键词:政治文明民主科学

张 哲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关于深化改革发展政治文明的战略思考

张 哲

(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北京 100091)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阐述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意义及时代性和紧迫性,并就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以彰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深化改革;政治文明;科学发展;方法和途径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时代发展和人民进步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坚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1]28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文明的战略意义

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2]504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其决定因素是统治者治国施政的文明。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充满着活力并具有远大而光明的前途。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是对我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定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28这种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机统一起来,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要求和执政规律的把握。对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政治体系,其核心是保障人民的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这一方面来说,发展政治文明必然对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任何现代化建设都受制于一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加快现代化进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必将有力地推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文明,是我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动力。

(二)发展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人类社会文明也应该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方面组成的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治文明作为制度保障,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的桥梁,必然对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3]20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4]23要成功地建设这样一个社会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文明之间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可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政治文明也可以转化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三)发展政治文明体现党在政治建设上的与时俱进

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质特征。我们党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是“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社会的权利和自由”[4]15的政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治。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具体化为“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5]35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更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体现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

(四)发展政治文明反映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政治文明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这是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要求。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党的领导;另一方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执政,实现党的科学领导,也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高度科学的体现人民群众意志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的威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党就会脱离人民,党的执政基础就会被削弱,甚至丧失核心主体地位。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一个政党,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充分反映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文明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为党员的工人阶级政党。其“执政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3]260-262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领导中国顺利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党经过近九十年的艰苦奋斗,已成为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1]48

首先,“相对于世界上其他执政党而言,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特殊环境,她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执政,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6]78要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然要求坚持党的科学领导,不断推进政治文明进程。

其次,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4]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必然以新的方式继续较量与斗争,要明确“形势逼人,不进则退”。[7]2

最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如,最近所出现的贪污腐败案件,社会反映强烈,触目惊心。客观形势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政治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4]2

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政治文明的方法和途径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政治价值目标。其重要的方法和途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科学执政,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

科学执政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的把握和认识的深化,也是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的要求。做到科学执政,就“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4]6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和行动指针,必须坚持。

在当前,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党的建设的重要标准”[8]201的论述。这一标准一方面是推进党的建设实践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科学发展观本身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工作评判的标准,也提供了党的政治文明的评判标尺。这就要求我们“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检验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检验党员队伍的思想工作和作风”。[9]202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动摇的坚持下去;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迟疑地改正,从而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科学发展。

(二)坚持民主执政,巩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27这也是我们党的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经过艰苦奋斗,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建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政治保证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9]25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到民主执政,就要在实践中对党的政治制度加以坚持、完善和发展。一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1]28这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党的政治价值具有决定意义”。[10]95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1]28三是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1]29四是坚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权益”。[1]29五是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实现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建设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11]45通过对这些制度的坚持、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使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有机统一起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使党的政治文明成果日益巩固。

(三)坚持依法执政,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法律保障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一种基本方式。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党对法律工作的领导,推进科学、民主立法、执法、司法进程。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宪政制度,健全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和工作制度,“合理划分执政党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执政活动的责任归属,使党的执政资源的各要素实现有效配置,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9]25从法律上、制度上、执政水平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具体的工作制度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以及制度的权威。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并通过普法教育培育民主意识,建设民主基础,畅通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建政的渠道。督促和支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依法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以党风带民风促社风,为科学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保持党的机体的纯洁健康,保证党的事业蒸蒸日上。

(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政治文明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在保证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建设国家、管理国家中发挥着突出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政治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要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11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方面:一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体现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二是要立足我国的国情,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因为政治体制改革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每项改革都涉及到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稳定发展的全局,同时,也会遇到很多障碍,为此要审慎从事。三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对待中外政治文化遗产,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批判地吸收、借鉴和整合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但坚决反对复古主义和拿来主义,决不能全盘照抄西方的政治模式。四是要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如,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机制;领导干部选拔培养制度和机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制度和机制;党内外民主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依法办事,责任追究制度和机制等。通过严格的制度,明确领导职责和领导功能,理顺关系,形成有效的工作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使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从而最大程度地整合执政资源,提高执政效率”,[9](p25)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协调,同筹兼顾可持续发展。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中共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杨绍安.加快政治文明步伐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中共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观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9]孙政才.提高执政能力重在制度建设[J].求是,2005(2).

[10]李斌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朱光奇.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J].求是,2008(20).

[1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D621

A

1008-2603(2011)03-0069-04

2011-03-31

张哲 ,男,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潇雨)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民主科学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科学拔牙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也谈微博新闻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