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1-08-15龚世星

关键词: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龚世星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新媒体时代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龚世星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和教育对象。为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必须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内涵,全面认识新媒体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新要求,并提出相应策略。

新媒体时代;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提出的重大命题,同时也是对新境遇下大众的迫切需要的回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同时也面对着更加多质多样的大众。如何理解新媒体时代下的大众和大众化?如何把握并更好推进新媒体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我们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1.大众内涵的变迁

大众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之日起,这种无产阶级探求真理、寻求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就始终寻求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真正结合的有效途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曾在多种意义上使用“大众”或相关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国民大众”来指代农民和小资产者;列宁曾在《怎么办?》中使用“群众的自发性”来指代需要接受理论灌输的“工人群众”;毛泽东在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阐述中,将“人民大众”表述为“工农劳苦民众”,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1]855正是从革命年代里劳苦大众深受压迫、文化知识低下的客观实际出发,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准确地分析了革命的每个阶段中大众的构成情况、政治立场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成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工作,即“大众化”工作。

目前,中国正经历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期,大众的内涵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总称是没有变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了大众在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转变在大众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需求方面产生了新的特点:首先,随着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分化而导致的“日趋多质的大众”[2]必然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来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由此带来需求的不同、思想的多样;其次,如今的大众普遍享有更加充分的经济基础和民主权利,具有更高的文明素养和教育水平,因而社会思潮活跃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3];第三,人民大众提出了新的更高期待,主要表现在对于物质文明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愈加旺盛,对于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的提升愈加关注。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在于实践,而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实践——这一物质的力量。理论必须能说服群众、必须彻底、必须抓住本质才能为群众所真正掌握,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意义所在。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民心”,成为人民大众自觉追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具体剖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必须经历3个阶段,分别是:理论学习、情感交融和理想共筑。其中,理论学习是实施基础,情感交融是内化中介,而理想共筑是根本目标。三者彼此互补,互相转化,缺一不可。

首先,理论学习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来强调运用大众的语言来增进理解,同时兼顾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列宁曾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教育时,面对劳苦大众文化水平低下、理论素养匮乏的情况下,明确提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论断[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针对某些从事宣传工作的同事从不向群众学习语言的现象,他认为“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1]837。他要求“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1]708。他还要求“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人民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1]708其次,情感交融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化中介。毛泽东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他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他们的面貌和他们的心理。”[1]851他要求宣传教育工作者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深入人民大众,参加生产劳动,同吃同住同甘苦,从而改造自身的思想感情。只有贴近群众生活,与大众情感相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才能为大众所喜爱、所信服,否则一切都是“格格不入的”[1]852。再次,共筑理想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同志十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的暂时减弱而导致的某些人对于理想信念的漠视。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6]。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将理想信念的巩固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7]。由此可见,关于“大众化”这一命题,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一直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普及工作紧密联系,并在革命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3个具体阶段,也正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

二、新媒体的发展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机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社会已迈入新媒体时代的新进程。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建立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基础之上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种类繁多,包括搜索引擎、电子邮箱、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游戏等。新媒体正以越加迅猛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在思想意识方面,新媒体时代下的大众在其认知、情感和理想信念等不同层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而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超时空性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超时空性有利于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传播。新媒体技术促使大众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其带来的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互动性、及“全民出版”、传播语境“碎片化”等全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个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沟通和学习,因而使得大众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传播信息知识的意愿大为提高。某高校的调查显示,在18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的占81.1%,另有62.9%的学生表示是为学习需要;91.8%的学生认为网络上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73.7%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可信度非常高;对于“遇到问题时,我首先会去网上找答案”的,有76.9%的学生表示会选择利用网络获取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8]。这份调查显示新媒体技术已成为大学生进行学习的新的重要途径,也提醒我们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知识普及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隐匿性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隐匿性有利于提升大众化工作的吸引力。新媒体技术以其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特有的隐匿性强烈吸引着大众去接受大量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考并表达其真实意愿和个人喜好。正是在新媒体时代中,在国家法律允许的前提下,每个个体无论其经济状况或者受教育水平如何,不分国籍地域不分宗教信仰,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合理地阐述思想、表达观点、宣泄情绪、交流秘密。在此过程中,个体之间可以就生活、事业、情感等各方面提供观点、互帮互助,情感支持。由此,QQ、博客、微博等成为大众,尤其中青年表达观点和情感的重要平台。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一平台,无疑将为有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提供难得的契机。

3.新媒体突显的草根性和原创精神

新媒体突显的草根性和原创精神有助于更好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形成,有利于共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风潮使得每个人都得以表达自己的呼声,并有机会上升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新媒体时代突显的草根性和原创精神充分展示着个人智慧和集体力量。从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扶贫助学的白芳礼老人到勇救落水儿童贡献生命的大学生陈及时,或是对南京某局长吸“天价烟”到“钓鱼执法”事件的网上热议,正是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生活中无数平凡英雄得到大众由衷的赞赏和传颂,而诸多备受争议问题和阴暗丑陋现象得由大众的力量而被曝光和拷问。可以说,如今的大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社会道德和理想信念问题。正是由于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技术平台和条件,如今的大众可以代表自己表达对好人好事的支持和喝彩,可以提出对某些现象和问题的质疑,还可以发出对丑恶现象和阴暗势力的抗议和声讨。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筑理想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媒体的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要求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大众在思想意识领域有了新的发展,大众在认知、情感和信仰层面的发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1.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说服力和引导力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大众化工作用理论武装大众,将理论说透,将教育做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说服力和引导力。

(1)理论教育要为大众所理解

不同的大众群体因受教育层次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地域的分布等因素会产生理解力、兴趣点的差异。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了实现普及全体大众的理论武装,而不是只针对某个固定群体或某个特定时期。因此,大众化工作中理论教育要为全体大众所理解。这就要求:首先,理论教育的内容既要秉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所创新。要善于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做到既能通过对中国革命奋斗历史的深入剖析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唯一出路的必然结果,又要能引导大众结合世情国情来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要能教育大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思考与个体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从而产生成功的切身经验并为个体所信服;其次,理论教育的语言表达既要精确无误又要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既要语言表达忠于原义、精准透彻,又要能及时提炼并运用现实社会和新媒体中不断涌现的新概念、新词语,以此保证理论教育在语言表达方面根基扎实且丰富新鲜。

(2)理论教育要关照社会现实

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多社会矛盾、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环境的矛盾,如自然灾害颁发的根源问题、拆迁中的弱势群体保护问题、高考的公平公正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等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经现代媒介的宣传和放大,这些问题和矛盾不再专属于某个领域、某个部门或某个阶层,而是为整个社会大众所密切关注。这些社会热点往往集中于各新媒体载体上,并易成为各种意见、情绪交织激化的集散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教育必须勇敢而坦诚地站在社会舆论和意见的第一线,积极关照社会现实,而不是故作无视甚至避而不谈;必须教育大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正确分析、诚实对待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而不是用“官话”、“套话”、“空话”来应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旗帜鲜明地同各种丑恶现象和个人做公开斗争,而不是态度暧昧、敷衍了事。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能占据新媒体阵地的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的“意见领袖”为大众所拥护并认同,大众化工作的理论教育这一基础工程才能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

(3)理论教育要兼顾普及和提高

普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首要目标,但又不能仅限于此。静态地看,大众中既有急需普及理论知识的群体,也有知识文化层次较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刻理解并形成自己观点的群体;动态地看,大众始终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上升状态,满足了普及需要的群体也会需要理论的提升,而对理论已有所掌握的群体也会需要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教育要兼顾普及和提高。事实上,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强调在教育和文艺工作中将普及与提高相统一的问题。他详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广大人民群众因长时期的压迫而不识字无文化,因此“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着……所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1]862在如今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的年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在普及的基础之上,不断激发、引导大众自觉提高理论水平。

2.增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增强情感纽带,促进情感融合,以情感人,增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要改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的思想感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者肩负着教育大众、改造大众思想意识的重任,首先必须改造自身的思想感情。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谈到了革命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改造和转化问题,并要求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在今天以新媒体为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同样要注意首先改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要做到:一要坚定政治立场、端正工作态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必须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用民主、团结的工作态度对待人民大众,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并打击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一切现象和人;二要了解大众的真实生活、体会大众的真实感情。“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1]81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者要开展好教育改造大众的工作,就必须通过包括新媒体在内的各种渠道来真实了解大众的实际生活状况,深切体会大众的真实感情,和大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1]851。唯有如此,才能理解人民大众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的情感体验和真实态度,才能体会到自身与大众这种连绵不绝、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才能真正改造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将大众化工作做好。

(2)要帮助大众提升其思想感情,实现感情融合

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首先,要帮助大众体察自身情感,澄清自身认识,剖析思想根源。在当今,从与个体休戚相关的生活事务到包罗万象的社会现象都通过新媒体迅速而全方位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当今的大众比在任何时代都急需从各式纷杂现象中厘清思路、去伪存真,体察自身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澄清对自我及自我同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并进而剖析或正确或歪曲的思想意识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因此,要在新媒体这一新阵地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众正视自身对自我、对他人、对事物、对社会、对自然的真实情感,并追根溯源找到真实情感背后的深层原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首先促进大众正确认识自身情感,但又决不能止步于此,它还要帮助大众提升其思想感情,升华情感境界。“革命的文艺,应当帮助群体推动历史的前进……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1]861即在新媒体技术广阔平台上,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帮助大众正确分析其日常生活中情感、学业、事业、人际交往等具体事件,并促成对自我情感、思想及其根源因素的正确认识;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唤醒其改造自我和环境的意识,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实现其思想感情的升华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3.增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坚守理想信念,共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全民树立共同理想的实践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和当代青年,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9]无论是理论学习或是情感交融,最终是为了共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无论是个人或是社会的理想信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顺利无阻的,都必经历过种种考验、怀疑和反复,最终才凝练为真正为之坚守并奉献一生的执著信念。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各式信息混杂交织,多种价值观念交锋冲撞。要从其中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为社会所真正认同并坚守的共同理想信念,更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凝炼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在理想共筑阶段,每一个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以新媒体技术为先进工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众头脑,以聚沙成塔、积水成河的务实精神和执著信念感召大众、引领大众、鼓舞大众,从而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奋斗目标。

四、新媒体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新媒体为背景的大众化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不断探索,研究新策略。

1.进行科学部署,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新媒体宝贵资源,开展更为主动和有效的工作则需要科学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包括专门建立针对新媒体的研究指导中心,集中专业人力资源,科学部署实施体系,及时调整借鉴经验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更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推进队伍建设,促进理论深化与实践发展的互动互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一个理论发展创新和教育实践深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双向互动过程[10]。一方面,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密切结合现实特点,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根据不同受众特点,推进教育内容的分层,使理论既有通俗易懂的面貌,又有深刻严肃的气质;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在进行传播教育的同时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促进理论的自省和深化。两方面工作同时开展又互相促进,无疑需要大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人才队伍的努力工作。因此要广泛吸纳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充实巩固大众化工作队伍,促进理论的深化创新与实践的推进发展的互动互补。

3.深入了解大众心理特点与现实需要

进行有效的教育,首先要因材施教,即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新媒体技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而发展,使大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同的经济成分导致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又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并引起大众心理的变化。正因为新媒体平台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已使之成为大众表达利益诉求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

4.重视学科借鉴,吸引相关学科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需要科学部署、长期坚持的动态系统工程,需要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理论支持。如传播学里的现代社会动员理论,从研究现代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的角度,有助于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途径;如信息学在健全国家信息化政策、建立信息化网络的角度给大众化工作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再如心理学则从剖析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生成、变化、传播及互动影响的角度提升了大众化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新媒体背景下大众化工作要求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知识水平,从而更为迫切地呼唤更多学科提供理论支持以提升自身的工作境界。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沈壮海.多质的大众与共享的价值: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8-12.

[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9.

[4]张治银.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J].理论导刊,2009(11):4-9.

[5]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8.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8]龙启福,钟文博.宜春市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4):184-185.

[9]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和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7-8.

[10]王学俭,高璐佳.现代社会动员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4-147.

B27

A

1671-4970(2011)01-0005-05

2010-11-02

龚世星(1982—),女,安徽六安人,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