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成人在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2011-08-15

关键词:辅音二语母语

凌 云

一 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Richards,Platt& Platt,2002:408)。[1]它的学习主体主要是成人。由于成人已经养成了母语语言行为的特定习惯,他们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总会无意识地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势必会受到旧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即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规律的约束。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是对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检验的过程;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感知基础上去认识、理解、描述新事物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法。Ellis R把迁移看做是二语学习者为了弥补二语知识的匮乏而采取的一种学习策略。[2]Stern把母语知识的迁移和干扰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指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母语作为参照物的。[3]一般认为,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一致时,容易产生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结构具有差异性时,容易产生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亦称干扰(interference),往往差异越大,干扰也越大。我们在看到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的同时,认为还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负迁移上,以期能够唤起教师与学生的注意,使成人在二语习得中把负迁移影响或干扰降到最低程度。

二 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分类及表现

1.语音负迁移。

“从语音上看,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语言中的音去感知不熟悉的语音”。[4]学习第二语言的人,尤其是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本族语言发音习惯的影响,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本族语的一套发音习惯搬到外语学习中去。

下面以汉英两种语言为例进行探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发音规则及形式上是有着根本的分歧的。汉语属于以声调区别字义的“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而英语则是一种主要依靠语调来区别字义的“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这两种语言在音素的数量及其组合方式上区别甚大。两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英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辅音结合在一起的情况经常出现,即辅音群(或辅音连缀、辅音丛),如[pr][kr][gr][tr][dr][fr][vr][pl][bl][kl][gl]等。而汉语中没有像英语中那样的辅音群,汉语的声母之间总存在一个韵母,成人在读英语时,总是不自觉的在辅音群之间加上一个元音,例如:bloat/bləʊt/读成/bɔləʊt/;plash/plæ∫/读成/pɔlæ∫/。这种错误在三个辅音组成的辅音群中更常见:screen/skri:n/读成了/skəri:n/;splack/splæk/读成/spəlæk/。第二,英语既有以元音结尾的开音节词,也有以辅音结尾的闭音节词,而汉语单词基本以元音结尾或以韵母和n/ng结尾,因而成人往往习惯在英语辅音后再加一个元音,于是,work被读成了worker,act读成了actor,bet被读成了better。第三,有些英语音素在汉语中根本没有,所以,think,sang,shack常被读成[sink][sen][sek],尤其是方言很重的成人。再者,英语中的重音、连读、失去爆破、辅音浊化等,也常常会令成人犯难,容易造成语音方面的负迁移。

2.词汇负迁移。

二语习得中,词汇负迁移是影响高成人学习外语的又一大障碍。成人在处理和运用英语时,很容易受母语的影响,因而出现各种词汇错误。词汇层面的母语负迁移通常是由于中英文中词的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及搭配不同而导致的。词汇迁移现象比较复杂,类别也较多。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下面两类。

第一,词语的表达方式不同。每一种语言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组词、搭配方式和表达习惯,而外语学习者,尤其是成人往往会从词义角度出发,把词汇对等地从本族语翻译成目的语。因对等翻译造成的带有母语语义的英语词汇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狼吞虎咽”,英语是“black sheep”,却被错误地翻译成“black horse”;“drink like a fish”却被翻译成“drink like an ox”;英语中的“high school(高中)”被翻译成“高等学校”;“restroom(厕所)”被翻译成“休息室”等等。

第二,词的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和感情色彩不同。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词汇,其联想意义和感情色彩不尽相同。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个性,不同的颜色词汇的褒贬象征的意义也不同,用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汉语“红”的英译是 red,但“红糖”的英译不是 red sugar而是brown sugar(棕糖);“红茶”不是 red tea,而是black tea(黑茶);“红眼病”不是red eyed,而是green eyed(绿眼病);“黄袍”不是 yellow robe,而是 purple robe(紫袍)。

3.句法负迁移。

虽然英汉句子基本结构都是主语(S)+谓语(V)+宾语(O),但是两种语言的内部结构形式差异性往往会导致负迁移的产生。表现为:

第一,汉语为无标记语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而英语相对于汉语而言,语序、形态的变化比汉语丰富和复杂得多。对成人来说,他们往往容易在人称和数的变化、时态、人称代词、主谓一致等方面犯错误。

第二,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其基本结构不是主语与谓语的关系,而体现在主题与述题的关系;而英语则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语言,句子建构在主谓主轴(subject-predicatepivot)上,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一种形式上的一致关系,所以在成人二语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中式英语的句子。

第三,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5]”汉语句子重意合,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上下文主要靠意思贯穿,只要能将意思表达清楚,经常省略主语、关联词等。但译成英语,必须加上主语we或you,因为英语十分注重主谓宾逻辑和语法的完整。

4.语用负迁移。

我国研究语用失误的第一人何自然先生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本人未能取得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6]成人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误用母语的语用规则。Thomas在评论语用失误的严重性时指出:“语法错误可能使人不愉快或影响交际,但至少在规则上,它们是一清二楚的,听话人会立即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且一旦意识到说话人的语法能力较弱,对其是容忍的,然而语用失误则不然。语法错误可能显示说话人还未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语用错误则可能反映出说话人的人格有毛病。”[7]一般来说语用负迁移可分为两类。

(1)语用语言负迁移。

语用语言负迁移是指成人在交际时套用了母语中的表达方式。如:

- Thanks a lot.That’s a great help.

-Never mind.

当成人被人称赞时,他想表达“不用谢,不客气”,英语应该说“You are welcome.”或“It’s my pleasure.”,受汉语表达影响,误用了英语回应歉意的表达方式。

(2)社交语用负迁移。

学习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因为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而按母语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从而产生了不符合目标语文化习惯的言语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语用负迁移。如:

问候语:

中西方人打交道的的时候,中国人最常见的开场白就是“Hello,× ×.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Have you had your meal?”这几句表达都是正确形式,但它们却是不合适、不得体的英语。如果这样去和英语人士对话,说话人会被误解语意甚至被认为是无礼的,是干预别人的隐私。

称赞语:

-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 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

这样的对话对于中国人来讲非常容易明白,因为谦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大家都习惯了这种表达方法。而英语国家的人却会感到费解,他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用一句简单的“Thank you”表示感谢和接受。

禁忌语:

-“What's your occupation?”

-“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

中国人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问及对方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家庭及健康状况,但如果对外国人询问此类问题,对方会认为你是在粗暴的干涉他们的个人隐私,从而造成不快。

三 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教授与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都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引导成人逐步学会直接用外语思维,降低或最终消除母语对于学习的干扰。

第一,英汉语音分析对比法,成人学外语时其智力已发展成熟,因此他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采用相应的方法去学习。要克服其本族语的干扰,最好的办法是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这在语音上已证明有较明显的进展。因此,在语音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英语语音特点,指出成人语中的语音失误并与汉语语音进行比较,有目的、有意识地强化训练,逐渐减少其母语的干扰,提高他们正确发音、拼读的语言能力。

第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人语音基础普遍差,学习中存在语言焦虑。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人的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一样重要。教师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供语言资料的同时,要拓宽语言输入方式和渠道,鼓励成人在课后利用各种媒体、途径学习英语,使他们在大量接触、练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亲身体会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使承认逐步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第三,注重交流与实用性。语言是一种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因此,教师要重视语言的输出,成人在此过程中可以意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修正他们不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认清成人英语学习所处的阶段,正确对待成人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策略,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提高英语水平。另外,教师要鼓励成人多交流,组织各种英语课外活动,在交际过程中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第四,二语习得不应该只是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也应该把文化教学纳入其中,提高成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成人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8]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1]Richards J,Platt J,Platt H.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Ellis R.The Study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343.

[3]Stern 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84.

[4]申小龙.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A].王力文集(第一卷)[C].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5.

[6]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7]Thomas,J.Cross -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4.2,1983:91 -112.

[8]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辅音二语母语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母语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辅音连缀全接触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