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2011-08-15姜建红
姜建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浙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姜建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浙江全省各地在深入贯彻这一重大任务部署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浙江特色的“四民”特征,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是关注民生,实施的基本内容是贴近民意,推进的有效手段是适应民情,取得的显著实效是启迪民智,这也是“浙江现象”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生;民意;民情;民智;浙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的战略任务。“所谓理论的大众化,就是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掌握,并被人民群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实践的过程。”[2]理论的功能在于武装人民群众。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3]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是理论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掌握群众”、进而“变成物质力量”的过程,同时还是使之成为人民的“精神武器”的过程。
浙江省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新理论成果走进大众、走向基层、走进生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马列、懂真理、用理论,省委宣传部在全省开展了“浙江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法百例”征集、推广活动。对照各地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笔者认为,浙江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形成了颇具浙江特色的“四民”特征,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是关注民生,实施的基本内容是贴近民意,推进的有效手段是适应民情,取得的显著实效是启迪民智。浙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探索是“浙江现象”的又一体现,为浙江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必须解决其内在动力问题。因为,一种理论“征服群众的重要方式是最大程度地反映、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即利益机制或民生机制”[4]。好的理论通过好的政策来体现,好的政策让群众得实惠,受惠的群众支持拥护党的领导。诚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3]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5]理论的大众性,同样体现的是满足需要的程度,一种理论满足大众需要的程度越高,即越具有大众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探寻他们利益的反映机制、表达机制、实现机制和保障机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我们的理论是为大众服务的。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实现理论——认同——实践的有效转化,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党员和群众的政治认同,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合力”[6]。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他们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关注民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只有通过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让广大人民群众熟悉、了解、接受、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浙江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题,建立健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制机制,借助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关注百姓利益,服务百姓需要,共谋发展路径。如嘉善借助《抉择面对面》电视系列访谈节目,访谈内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充分反映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着力关注如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进行时、“两分两换”的姚庄模式等民生问题,与群众共谋嘉善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三门县的蟹乡热点面对面《蟹乡论坛》节目以“解读理论热点,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注重从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疑点问题入手,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题,通俗解读党的十七大的重要精神;以《幸福指数大家谈》、《如何推进三门个私经济发展》、《科学发展在三门》、《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我有话说》等关注民生、关注当地发展为主要内容来赢得群众的认同,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真正让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力量,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浙江的实践,推动浙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高深的思想精华如何被最广大、普通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就有一个将理论的基本精神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有机结合的问题。贴近民意就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理论精髓的选择标准。这里所说的贴近民意,具有生活化和通俗化两个显著特点。
生活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要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并将这种理论或价值观渗透进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即不仅指导他们的政治生活,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还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马克思主义只有正确地捕捉、及时地回应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并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发展。只有走进大众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以鲜活的姿态和强大的理论力量掌握大众。在此方面,常山县为满足农民需求在田间地头设立“新农民课堂”、舟山有农渔民“自助课堂”、黄岩有“农民学习会馆”、温岭有“新农民学校”、松阳有农民夜校、宁海有百姓课堂、慈溪有“村民自己的讲坛”、宁波江北区有妇女读书会等,这些都是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日常需要为切入点。宁海百姓课堂有“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妇女读书会让知识和技能充实女性,以此为载体,从“小家”到“大家”,深入认识建设和谐自我、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让小我升华,让高深的理论转化为贴近群众生活、满足群众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实践,转化为走进大众生活的马克思主义。
通俗化是指在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既要准确、全面、完整和系统,又要通俗易懂,并善于将理论语言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以丰富文件政策语言。通过生动通俗的群众语言来表达深刻理论,使群众看得清、听得明、学得懂,从而引领社会思潮。浙江各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多样,各显神通。武义县电视节目“勤俭婶拉家常”,内容上采用老百姓关心的身边事、语言上采用地方方言、用最直白的、最朴素的语言,以农村大嫂拉家常的形式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营造了可听、可亲、可信的环境,增强了理论宣传的效果。临海的“民间理论说唱团”,变“念报告”为“演节目”,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编成小品、相声、快板、对口词、三句半、表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等文艺形式,变普通话为地方话,适合群众口味,通俗易懂。开化县的“百姓创业故事会”,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土专家”和“田秀才”的作用,让创业能人开口说话,采用当地群众熟悉的方言,用农民视角、农民经历、农民语言传授农村种养殖业的经验、技术、信息,农产品加工中的质量管理,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发展问题。慈溪的“乡音讲师团”,以一个老乡的身份,采用亲切的乡音授课,让外来务工人员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通过上述做法,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润物细无声”地将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最新方针政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技术传达给广大群众,使他们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自觉地接受理论的感召、政策的导引和知识的力量,从而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覆盖面,并提高了传播效果。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句话不仅提出了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命题,同时更提出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路径选择的新任务。理论大众化其实是个理论传播问题。“政治愿景经过媒体传播才能转化为民众的政治认同。没有有效的媒体传播,哪怕是美好的政治愿景也会黯然失色”[6]。充分认识现代传播媒介的特点,将有利于选择有效的传播手段。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进步,媒介也是花样翻新。从最原始的口耳相传,到以纸为媒介的第一传媒——报纸,以电波为媒介的第二传媒——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第三传媒——电视,以数字化、多传媒、实时性、交互行为特征的第四传媒——互联网,以移动设备为介质、以便携为主要特征、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并提供互动的第五传媒——手机,所有传统和现代的传播媒介,都有其适用性和适时性,选择的标准是——适应民情。
适应民情,就是结合受众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应用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如年轻人习惯使用手机、网络,而老年人习惯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浙江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借助当地现成的传播工具,如报纸媒介——绍兴日报《越州论坛》理论版,舟山市的党报进客船,嘉兴市镇村简报;广播媒介——千岛湖之声理论在线;相比较而言手机、互联网、电视受众面更广,与民众的契合程度更高,宣传效果更好。
手机是目前人们应用最广泛的现代通讯工具,它切合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方便自由,且受时空限制小。余姚的手机党校把党的理论知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无线传播,使党员能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也可以向党委随时反映社情民意。庆元的“空中信使”适应山区流动党员多、集中学习难,特别是让流动党员、病残党员、工学矛盾突出的党员也能随时随地,“一个都不能少”地参加到理论学习中。手机报、空中信使为广大党员建立了学习交流的精神家园,增强了他们的组织归属感和荣誉感。
互联网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有实时性、交互性特点,有信息量大、重复性好的优势。杭州市的干部学习新干线,有“新干线”电子图书馆和电子期刊阅览室,拥有海量的藏书、期刊;有涵盖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的700余门课程、储备了900余课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课程资源。宁波海曙商圈楼宇的理论e家平台,根据商圈人日常工作繁忙,组织集中学习难、习惯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特点搭建网络平台,最大限度扩大了参与学习讨论的覆盖面。
电视以直观、形象、生动的传播路径,以群众化的语言、通俗化的事例和可视化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如《绍兴理论》、嘉善《抉择面对面》、三门县的《蟹乡论坛》、武义县“勤俭婶拉家常”、温州《求是论坛》、德清的《英溪论坛》等都契合了当地受众特点,增强了理论宣传的效果。
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浙江硕果
浙江省各级部门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以关注民生、贴近民意、适应民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机理,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它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它启迪了民智,使浙江人民领先了精神,发展了经济,走在了前列;它开创了浙江模式,凸显了浙江现象,形成了浙江经验。
领先了精神。敢为人先的浙江人,冲破了思想的牢笼,开创了中国无数个第一:第一份个体工商应营业执照,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座农民城,第一个私人包机公司,第一家私人股份制“民间银行”,改革开放后第一所私立高中……一个个第一展示了浙江人民思想解放,先知先觉的精神。
发展了经济。三十余年来浙江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12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 227亿元;浙江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10年的52 059元,是国内各省(市、区)中人均GDP增长最快的省份。其中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 359元,已经连续10年列省(区)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突破万元,2010年为11 303元,已连续26年居各省区首位[7]。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社会和谐了。
走在了前列。据中科院研究表明,浙江省的科学发展总水平居全国第四,列各省区第一。率先发展是浙江“走在前列”的集中体现。浙江有今天,靠的是发展;浙江要走向明天,仍要扭住发展不放松。浙江“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上述成果的取得,归根结底,是浙江人民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浙江得到很好的宣传、普及、并被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创造性运用的生动写照。浙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再一次证明,理论只有关注民生、贴近民意、适应民情、才能启迪民智,才能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掌握,也才能真正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结出累累硕果。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蓝蔚青.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浙江日报,2009-09-23(1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8-1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7-11.
[7]浙江省统计局.2010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浙江日报,2011-02-01(11).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ypical Practice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JIANG Jian-hong
(School of Humanitie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To promote the modern Chines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on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in the progress of carrying it out,Zhejiang province has made great efforts and developed the Four-min features with Zhejiang characteristics:the inner dynamics of achieving modern Chinese Marxism popularization are its concern to people’s livelihood,the basic practicing components are observing and experiencing public feelings,the efficient measures are adapting to the people’will and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re inspiring and enlightening peoples’intelligence.
Marxism popularization;people’s livelihood;people’s will;public feelings;people’s intelligence;Zhejiang province
A81
B
1001-9146(2011)02-0031-04
2011-03-0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MLZX004YB)
姜建红(1969-),女,浙江江山人,副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