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生产机制的文本性解读
——评郭剑敏《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1-08-15吴秀明
吴秀明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十七年”文学生产机制的文本性解读
——评郭剑敏《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
吴秀明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郭剑敏专著《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对1949年到1966年间的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生成进行深入的探究。著作以在研究“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生成机制为切入点,着重考察和解析这些作品的生成过程及其所承载着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艺术内涵。论著虽然是以建国后“十七年”中的革命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但这种研究方式对观察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与运作也不无启示意义。
郭剑敏;红色叙事;生成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了浙江工商大学郭剑敏副教授的学术专著《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1]这部著作对1949~1966年间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生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一研究为审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学生产体制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书中所论的关于建国“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乍看是一个了无新意的话题。因为“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一个不断被提及,不断被阐释并且也不断被质疑的命题,从思潮研究到文本细读,似乎已穷尽了对它研究的可能。但郭剑敏的研究,却带给我们一种别具见地的思考和启迪。学术的创新不只在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与提出新的命题,在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言说出新意,往往更为不易,也更见功力和更具价值。
“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无疑是当代文学中“红色叙事”的源头与起点,它的形成与兴起与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生产机制之间有着甚为密切的联系。这批被当下不少人称之为“红色经典”的作品,曾经是那个时代风靡全社会的畅销书,对五、六十年代人们的精神塑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它依然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为一部分读者特别是年长一辈的读者所推重。从这个意义上,关注与研究“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就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文学史的话题,它同时也是一个中国当代精神史与文化思想史的话题。本书正是从这一维度展开,其思想和学术价值也就不言而喻的了。
“十七年”文学在当代文学格局中有着特殊的内涵,如何解读和评价这一时期文学,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郭剑敏没有直接正面介入这场讨论,在本书中,他主要是以革命历史小说为依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一体化”时代文学形态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作者是围绕着“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生成机制而展开论述的,这一视点的选择与进入可以说是独到而别有深意的。“十七年”文学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产生的,这种特殊性使得有关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解读不能也不应局囿于一个纯文学的视角来加以评判。作者在研究“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时,没有将重心集中在对文本本身的解读,而是以生成机制为支点和契入点,着重考察和解析这些作品的生成过程及其所承载着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艺术内涵。从生成机制来研究“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一定程度也是对整个“十七年”文学生产机制的研究。这样来看,作者在书中所建构起的一整套解析这种生成机制的思路与框架便具有某种方法论的意义。全书的主体部分由6章构成,它广泛涉及“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意义旨归、保障体系、文本生成方式、叙事的逻辑系统、传播策略和阐释机制、文本的重读与重写等各个方面。这种追溯与还原式的立体多维的考察,不仅让我们具体切实地感知革命历史小说的生成方式与生产过程,而且还可从中清晰地窥寻“十七年”文学的整体生产机制及其运作方式。由之,本书的学术价值就不仅仅是对革命历史小说生成本身的探究,而是同时也对中国当代文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一种考察。
内在的学术张力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书中所论虽然是“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但实际探讨所及,内容和范围要宽阔得多、丰富得多,它已触及五、六十年代文学生产体制以及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等一系列重要重大问题。我很欣赏作者思路的开阔放达和对研究对象的多维观照,它较之同类研究,更多看到了问题的复杂与复杂的问题。如在谈革命历史小说保障体系时,作者由分析革命历史小说创作主体的身份特征、知识谱系入手,牵扯出的是对“一体化”时期作家格局的整体性反思,从而深刻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建国后文学生产话语权再分配问题,同时还对无法进入中心行列的老一代作家的创作心态进行了深入探析。在分析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形态时,他一反传统文学史叙述中有关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定位,而是重点分析其革命浪漫主义的特质,并由此及彼揭示其审美形态与意识形态诉求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解析权力话语对革命历史小说的规约时,他着重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与“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作家在创作中所接受的叙事指引,到文学批评活动中对毛泽东思想话语的迎合,再到权威话语对“十七年”文学创作活动的介入等等,都囊括笔端。在这里,“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与外在社会政治之间的复杂纠缠,包括革命历史小说文本内部的或隐或显的裂缝,都得到了有力的揭示。这样,本书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和整体当代文学生产体制及创作的研究,就超越了二元对立或简单的伦理评判而还原到历史本真状态,呈现出难得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与诸多研究不同,该书探讨“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生成机制,首先是从历史、叙事与意义生成的关系契入。在这一视角统摄下,革命历史小说自然被当作一种特定的历史叙事活动而加以审视。历史本体不可再现,所以历史认识和历史叙述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便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小说会以这样的方式讲述历史,历史又是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意味呈现在我们面前?显然,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是切中了革命历史小说意义生产或者说整个“十七年”文学生产的关捩之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解读小说《红岩》时,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指文本、深入文本,而是纵向追踪了在不同时期针对同样的史实所形成的几个不同的叙事文本,通过比较,才一步步将《红岩》这部不断“修正”的叙事文本所沉淀的固有内涵揭示出来。同样,在解读小说《青春之歌》时,他首先通过初版本与再版本的比较来分析其叙事的裂隙与差异,指出两个版本的不一;不像以往学界所说那样是由于所新增的情节内容的生搬硬套所至,而是强调指出关键还是创作主体的叙述立场与叙述姿态发生了重要变化。也正是缘乎于此,所以林道静才由初版本中一道亮丽的青春倩影,变成了再版本中的一个充满原罪感的低头赎罪者。其次,作者还将《青春之歌》原作与其续篇《英华之歌》作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情节设计的构思心态的还原与推断,使长期不被学术界重视的《英华之歌》具有重要的文本研读价值,同时也使我们对《青春之歌》的情节展开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在这里,作者抓住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地探究和辨析,追问形成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这不仅显现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同时也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
此外,在对革命历史小说叙事形态及叙事特征的把握上,作者的论述也很值得称道。该书第4章重点从“革命正义”与“党的领导”两个方面论述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逻辑,揭示了革命的语义逻辑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展开及价值取向层面的统领性作用;同时分析了党的领导对革命历史小说在结构安排以及人物角色定位方面的功能性意味。在这里,常见的政治化概念经作者富有洞见的点化而显得别具穿透力。它不仅没有削弱论述的深度,反而因此大大增加全书的学术内涵。可见学术性主要不在于理论知识的运用与融合,思想支点的发现与确立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郭剑敏在论述问题时所表现的思考方式及其所提供的思想命题,带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启示。
回到历史原点,探究历史真相,让历史自身言说出自己的秘密,既是本书的论证方式,同时也是作者所持的基本的学术立场。一切以史实为本,从客观史料出发,藉以体现作者较强的史料发掘能力,亦使这部著作在行文上具有一种朴实无华但又凝重犀利的特点。
[1]郭剑敏.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生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
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of the 17 years’Literary Generation Mechanism——Remarks on Guo Jianmin’s Study o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WU Xium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 China)
Guo Jianmin’s Study on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mainly studies the narrative gene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during the seventeen years(1949-1966).This work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rative process of these texts and analyzes the artistic connotation of the texts.Although this works merely takes the 17 years'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ovels as its study objective,this way of study is not without its inspirational significance for observing the gener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whol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Guo Jianmin,revolutionary narrative,generation mechanism
I206
A
1674-117X(2011)05-0125-03
2011-04-09
吴秀明(1952-),男,浙江温岭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