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现象分析*
2011-08-15胡青青
胡青青
(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现象分析*
胡青青
(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药你死”等当下网络流行语,有其变异的词汇、语义、语音及偏离常规的语言修辞,并折射出残酷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涨价现实,也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参与意识,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宽松自由氛围以及信息的迅速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蒜你狠”;流行语;语言变异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语言承载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1]我们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文章拟选取2010年网络热词“蒜你狠”系列流行语,如:“豆你玩”、“姜你军”、“药你死”作为研究对象,从语言变异角度出发,将网络流行语置于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中,重点分析其流行语的来源、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反映出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以促进今后流行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 “蒜你狠”等网络流行语的构成理据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交际方式,有其特殊的形式、使用范围和意义。当今无论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电脑浏览一些论坛和知名网站,你都会看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药你死”、“猪坚强”、“油你去”等字眼。这些流行语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物价的上涨,渐渐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众人追捧的网络流行词。由社会事件引起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流行语,与特定社会事件息息相关,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提升了社会的关注度。世人通过这些流行语背后的深刻寓意或幽默所产生的极其深远的影响,常常引发进一步的深思,引起共鸣。
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文化、社会生活水平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社会发展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相继出现,于是,在特定时期里便产生了特定的流行语。“蒜”、“姜”、“糖”等这些词最先兴起于湖南卫视《百科全说》生活常识节目。养生专家们通过电视节目、报纸专栏等频繁夸大了“豆制品,姜蒜等调料品的养生功能之奇效”。一时间民众趋之若鹜,导致生姜、大蒜、五谷杂粮的价格一路猛涨,产生了价格超乎空前的局面。青年一代的网民们,通过谐音式变异的手段,实现了流行语简捷而又不失幽默的表达任务。对难以控制的五谷杂粮价格暴涨现象取了一个与中文俚语表达相关的名字,大蒜涨价叫“蒜你狠”,“蒜”是中文“算”的谐音,表达了广大消费者面对市场价格急剧上涨情况下一种无奈的心理反映,一句诙谐式的“蒜(算)你狠”体现了一种物价上涨的凶猛状态。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逗你玩谐音)。由最先流行的“蒜你狠”到“豆你玩”到“姜你军”等相关网络流行语,通过参照原有词语构词或仿拟句型格式才有“药你死”、“油你去”等系列流行语的问世。随后,“苹(凭)什么”(苹果涨价)、“油(由)你去”(汽油涨价)、“煤(梅)超风”(煤气涨价)也不甘人后,中国社会迈入“涨”时代,使“涨”成为2010年标志性大众追捧的语词。从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内容层面上,“蒜你狠”系列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网民们内心的自由和喜悦,也透视了他们内心的无奈与苦闷。网民们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二 “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语言变异分析
语言变异是指偏离常规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即指说话人为达到一定的修辞和表意功能,故意地突破词语使用上的常规而产生出来的词语形式和意义。词语变异可以是词语意义用法变化的反复出现,也可以是词语临时活用。流行语(包括网络流行语)在词汇语义、句法语音和符号等层面主要表现为如下的语言变异特征:在词汇语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新词、借词、简单词、缩略词、词义转换、旧词赋新意等;句法方面主要表现为违反句法常规、句子结构简化以及疑问句、感叹句和句型模仿;在语音方面,流行语中使用拟声词、叠音和谐音;符号方面则体现在灵活使用含意丰富的个性符号、表情符号、标点符号和阿拉伯数字。[2]
“蒜你狠”系列网络流行语,作为突破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使用形式,在句法和词汇语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语言变异特点。从词汇语义层面看,采用的是类比构词变异。所谓类比构词变异是指以某个词为原型,在语义上进行联想类比,替换其中某个词素,仿造出与之对应或近似的新词,词与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性。[3]由最先流行的“蒜你狠”到“豆你玩”到“姜你军”、“药你死”、“油你去”等一系列类相关网络流行语中,其中:“蒜”、“姜”、“豆”、“油”、“药”等都是名词,属于调味品和五谷杂粮系列。“狠”、“(将)军”、“玩”、“去”、“死”,都是一系列宣泄人们心理活动的动词,名词和动词之间用固定的人称词“你”连接形成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形式。网民们参照“蒜你狠”流行语的构词格式即这个固定的句型格式“名词/动词+你+动词”,通过仿拟或类比关联在原有词语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流行语,这是一种属于词汇语义层次上的语言变异。通过这种偏离语言常规的语言运用,使读者能比较清晰、形象地理解新词的意义,同时也能推断出一定的社会意义。通过语言变异手段进行的类比构词方式,使“蒜你狠”系列流行语实现了同等的句型结构,且易于模仿和传播,起到强调、突出、夸张作用,淡化了作为新词的陌生性,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性和趣味性。
从语音层面上讲,“蒜你狠”系列网络流行语也采用了谐音变异手段。所谓谐音变异就是为达到一定的修辞和表意功能,故意地突破词语使用上的常规而采用相近的词或音来代替原来的词或音,从而使语义更形象和生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使用者,青年一代,面临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涨价”现象,借助新的媒体形式,利用语言文字游戏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这属于语音层次上的语言变异现象。如:姜蒜调味品的价格上涨,广大网民朋友戏称之为,“蒜你狠”,这个流行语的含义是,“蒜,你又涨价了,算你狠,算你牛”。随后食用姜涨价,“姜你军”等同于“将你军”、它表达了广大消费者对这一涨价现象的无奈;汽油涨价,“油你去”等同于“由你去”;随着最近药品价格也上涨,“药你死”等同于“要你死”等等。在“蒜你狠”这一系列流行语当中,网民朋友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涨价”现象,采取了突破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实现了语音层次上的谐音变异,利用谐音“蒜”和“算”;“姜”和“将”;“油”和“由”;“药”和“要”等等实现了均匀的节拍韵律,且易于模仿和传播,表现了网民的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网络热词的创新使更多人的即时接受、使用和传播,由此造成了“蒜你狠”系列网络流行语一时的“井喷式”爆发。
“蒜你狠”等这一系列网络流行语从最初的网络流行语到现在的网络热词,从修辞层面上讲,“蒜你狠”网络流行语到后面的“豆你玩”、“姜你军”、“药你死”,这一系列流行语都是一种偏离常规的语言形式,采用句型模仿的形式,实现了修辞层面的语言变异。纵观此系列流行语,不难发现,造词者采取了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实现了“蒜”你“狠”;“豆”你“玩”;“油”你“去”;“药”你“死”语言变异手段,给力“蒜你狠”系列流行语,使之被赋予了新的活力和新的语义,深刻折射出了残酷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的涨价现实。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是文化表达的重要工具。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基于社会大环境背景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使用群体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不断流行和变化的网络流行语折射出青年一代不同时期的新价值观变化。它不仅反映了当代青年一代价值观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求异求新、富于创造并接受多元化内容的价值观。
三 “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社会语言学价值
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特质的流行语。流行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4]社会语言学通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异,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从网络流行语中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态势,生活变化的轨迹,文化潮流的走向,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取向。网络流行语中的“蒜你狠”系列流行语集中体现了语言的幽默性和趣味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药你死”、“油你去”,采用谐音变异和类比构词的变异手法,体现了语言的幽默性和诙谐性。使广大消费者和群众在体验流行语言的趣味性外,更多地感受到了语言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需要语言交际和沟通。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折射出了语言自身发展的时代印记,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反映出一定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社会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蒜你狠”首先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电视访谈节目兴起,继而在网络中走红,再在其他媒体中出现。它的流行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经济因素。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才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满足;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蒜你狠”系列流行语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角色定位日趋明确,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都空前地高涨;此外,广大群众更多地关心和参与了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社会事件,体现了一定的批判意识。二是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会舆论氛围宽松自由;人们的从众心理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行语的使用。流行语主要使用者是中青年人,他们思维活跃,有追求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喜欢从众,在追求随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方面有很强的能力。他们通过实用网络流行语来缓解压力与愉悦自我。如:“油(由)不得你”、“棉(勉)为其难”等。一系列网络流行语在这非常时期正好符合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状态的需要,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心理特征。三是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流行语的广泛传播与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便捷性为网路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显然,媒体已经成为语言传播的工具和媒介。如“躲猫猫”、“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范儿”、“犀利哥”等等。这些流行语不但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而且在其他的一些主流媒体上都得到了广泛传播。
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最终能被一个群体接受,总有它吸引人的地方。“蒜你狠”网络流行语系列,采用语言变异的手段,语言形式上新颖独特,语义上表达了广大市民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的共同心声,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简洁性、幽默性和趣味性。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经济文化状态和人们的心理特征。对“蒜你狠”系列流行语个案的语言变异进行研究,将会对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社会经济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的变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9.
[2]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21-23.
[3]裴文倩.当代社会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4-5.
[4]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2002(2):125.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Variation Phenomenon for“Suan Ni Hen”Catchwords Series
HU Qingqing
(International school,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412000,China)
The internet catchwords of“Suan Ni Hen”,“Dou Ni Wan”,“Jiang Ni Jun”and“Yao Ni Si”,as one language variation phenomenon,has its own phonological,lexical and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as well as reflects cruel marketing competition mechanism and facts of rising price.Furthermore,a positive mental chase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re also embodied,which gives active influence to free atmosphere for people's thoughts and social public opinion as well as rapid in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Suan Ni Hen”;catchwords;language variation
H0-05 H109.4
A
1674-117X(2011)05-0109-03
2011-04-11
株洲市社科联基金项目(ZZSK1154)
胡青青(1982-),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