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团圆结构的文化意蕴
2011-08-15陈清锋丁白玉
陈清锋,丁白玉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元杂剧中团圆结构的文化意蕴
陈清锋,丁白玉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元杂剧;团圆结构;民族文化
元代众多的杂剧作品中,无论其作品反应的内容如何,情节如何的曲折,大多都以团圆的结局收场。形形色色的团圆结局形成了元杂剧中亦悲亦喜、悲喜交融、苦尽甘来的特有的构戏方式。这种文学现象的形成和那个特定环境时代不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蕴涵。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但到了元代,五百多部剧作中,大多数都以团圆结局收场,呈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大团圆,成为元杂剧中占绝对优势的结构模式。
一 元杂剧中的团圆结构
在我国文学史上,元杂剧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元杂剧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无论作品讲叙的是什么故事,情节是如何的曲折,主人公蒙受何种不公,他们的经历多么催人泪下,在结尾要么好人平反,恶人遭罚,要么清官相助,夫妻团圆,大多呈现出一个固定的模式,由悲到喜,总会有一个圆满美丽的结局,让人拭去腮边的泪水,露出满意的微笑。形形色色的团圆结局形成了元杂剧特有的构戏方式。
团圆结构不是元杂剧所特有的,它有一个不断演释发展的过程,团圆结构在唐代文学作品中已近成风气,唐传奇中的白行简的《李娃传》是典型的团圆式的结构。到了元代,团圆结构大量出现,“天下喜事,无过夫妇父子团圆,则今日杀羊造酒,做一个庆喜的筵席。”(《潇湘夜雨》),这是元杂剧团圆作品中的常见用语,而且元杂剧还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使之具有“大团圆”的结局。如《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冤魂的抗争,张驴儿的处斩;《汉宫秋》中毛延寿处斩,汉元帝与王昭君秋夜梦圆等等。
在元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很低,元初的数十年的废除科举,使得大部分读书人失去了跻身仕途的机会,“九儒十丐”是当时文人的写照。现实的残酷激发了文人借助笔端,将现实中的坎坷,以及心中的郁愤不平映射到杂剧中,在作品中扭转乾坤,借助作品所描绘的人生境界,抒发心中的抑郁之气,在精神世界里寻求平衡。所以不管杂剧的开头是怎样的残酷,情节是如何的激烈冲突,最终都把圆满渗入到了杂剧的情节中,使之具有团圆的结构。元杂剧中的团圆结构类型主要有:清官圣断型,如李行甫的《灰栏记》、《包待制三堪蝴蝶梦》、《包待制陈州粜米》等;亲朋相助型,如《赵氏孤儿》、《救风尘》、《望江亭》、《好酒赵元遇上皇》等;鬼神仙化型如李好古的《沙门岛张生煮海》、《窦娥冤》、《梧桐雨》、《倩女离魂》等;还有一种才子佳人夫妻团圆型,几乎都是以团圆作结。如《墙头马上》裴少俊与李千金相认,一家团圆,《秋胡戏妻》罗梅英与秋胡的团聚,《潇湘夜雨》《拜月亭》,《西厢记》等。虽然有些团圆有点牵强不合理,甚至是生拉硬套,但却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折射。正如邓绍基先生主编的《元代文学史》所言:“元代爱情剧几乎一律以大团圆作为结局,书生们总能克服重重障碍仕宦上一举成名,爱情上如愿以偿。这除了出自大团圆结局最符合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以维护宗法关系为美德的伦理观念,而易于被各阶层的人们所接受的原因外,另一方面,也同元代儒生的特殊心理有关。杂剧作家在真实地揭示书生们穷愁潦倒和为世鄙薄的同时,似乎必须描写爱情与仕宦都属美满这种锦上添花的结局。即使是编织的美梦,也可借以寄托和安慰伤感,失望等等复杂的心情。”这些团圆结构的构建蕴涵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包容了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追求成功和人生的圆满。
二 团圆结构中的民族文化蕴涵
(一)民族审美特点—崇尚“圆满”
圆,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灵。它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至高无上的“天”被想象成一个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被描述成一个圆;起居饮食中也处处透着圆;合家团圆更是牵动万千游子踏上归途。鲁迅说:“中国人底心里是很喜欢团圆的。”圆是天之形、天之道,它象征着顺利圆满、吉祥如意。圆满是普遍的社会心理需要,团圆的结局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也满足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心理需求。“大团圆”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这正如王国维所说:“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在《莺莺传》中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到了元代《西厢记》中,改为团圆的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杨显之《潇湘雨》中的张翠鸾遭到丈夫的遗弃、谋害,但最后却仍与他妥协、复婚。这种方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幸福普降人间的美好愿望。“圆满”不仅仅是潜在的民俗心理,也是一股强大的艺术精神,它制约着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铸成民族独特的审美品格
(二)传统哲学观念—循环宇宙人生观
上古人面对日升日落、黑白交替、四季轮回、寒来暑往的自然形成了周而复始、物极必反的循环发展观念,后来又发展为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天人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传统的哲学有阴阳五行,阴阳相互转化,五行之气回转整个宇宙,处于一个循环之中,促进事物的发展。《老子》中有:“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周行而不殆的“道”不是作进化式的演进,而是作往返于初的循环,这深刻影响了古人的宇宙观。宇宙是一个无穷往复的过程,万事万物在循环中产生。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是典型的循环人生观。佛教的流传强化了循环宇宙观和人生观在整个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这种循环宇宙人生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循环往复的哲学观念成了元杂剧“团圆梦”的一块基石,所构建的思维模式使元杂剧自然地走向团圆美满的结局:正义的力量扼制邪恶的力量,由悲到喜达到一个循环过程。元杂剧中的大量“团圆”结局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哲学观念。
《救风尘》中写赵盼儿设计从周舍手中救出宋引章,使宋引章与安秀实团聚;《拜月亭》中蒋世隆中状元与王瑞兰夫妻团聚,蒋世隆的妹妹瑞莲也与其兄好友武状元成婚;《灰栏记》中包拯智断争子案,将奸夫处死,海棠胜诉,母子团圆。元杂剧正是以这些“大团圆结局”和宇宙人生的大圆环相协调,达到人际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天人之间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三)民族精神性格—乐天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乐观的精神,中华民族具有坚韧不拔、善良乐观,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民族性格。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这些神话都形象地反映了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精神。人们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民族的乐观主义深深地影响着神话戏曲小说,于是作家按照传统的乐观主义精神构画了一个冤案昭雪、恶人伏法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未来,表达了人们对善良的祈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正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概括古典戏曲和小说的结构模式所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元杂剧中的主人公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催人奋进,以善必胜恶的乐观主义态度,鼓舞人的斗志。《窦娥冤》中的窦娥死后魂魄继续斗争,直到恶人伏诛,魂魄才安息。
(四)民族文化特点—儒家伦理文化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儒家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的统一,而又以善为核心。《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在保护赵武时不惜牺牲生命,他们身上的“忠”、“义”体现了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道德信念。因为这种信念完全符合中国人民助善惩恶、抗暴除奸的价值判断。《蝴蝶梦》中王氏的善良;《窦娥冤》中的窦娥的恪守妇道,孝顺婆婆,都具有儒家传统文化的高尚道德情操。元杂剧中的团圆,尤其是夫妻团圆,更多的承载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意蕴,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伦理文化,这种伦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把伦理关系和每个社会成员紧密相连。《秋胡戏妻》中罗梅英在得知调戏自己的男子正是自己的丈夫时,决意与秋胡断绝关系,后经婆婆劝解,以死相逼,才收回了离异的要求,梅英原谅秋胡,夫妻团圆。伦理观制约和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标准,这正如邓绍基在《元代文学史》中所言:“这些剧中所表现的道德规范、伦理观念,都并非元代社会所独有,而是长期封建社会所形成的。这正如有的元杂剧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方式、风俗习惯也大多并非属于元代社会所特有的一样。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有它的连贯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中国文化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是国家的缩微,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化,家国同构的宗法血缘伦理关系就实现了家国一体,孝忠统一。伦理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人的内心修养,注重人际关系和内心修养就要求高度的和谐和平衡,“和为贵”,“和为美”的道德规范植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元杂剧的“团圆结构”是伦理文化的一种必然结果。
总之,元代杂剧在其时代背景和民族审美、传统哲学、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团圆的结构,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元杂剧的“团圆结构”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元杂剧中的“大团圆之歌”是整个民族的“大合唱”。参考文献:
[1]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 王国维,蔡元培.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老子.老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5] 王国维,蔡元培.红楼梦评论·石头记索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李春林.大团圆——一种复杂的民族文化意识的映射[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9]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 刘严选注.元曲三百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On the Cultural Im p lications of Reunion Structure in Yuan-Dynasty Dramas
CHEN Qing-feng,DING Bai-yu(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of 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Hunan 411105,China)
Yuan dramas;Reunion Structure;national culture
Many dramas of Yuan Dynasty,nomatterwhat contents they reflect,nomatter how their plots twists and turns,end with happy endings.All kinds of happy endings form a unique configuration of Yuan dramas characterized by a feeling of tragicomedy and sweet after sweat.The formation of this literary phenomenon is not only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 but alsomaps out the implication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I237.1
A
1673-2804(2011)06-0223-03
201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