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生对大学数学课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2011-08-15徐秀娟刘晓丽徐克

关键词:工科大学数学

徐秀娟,刘晓丽,徐克

(1.河北联合大学 理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2.河北商贸学校,河北 石家庄050000)

工科大学生对大学数学课厌学的成因与对策

徐秀娟1,刘晓丽1,徐克2

(1.河北联合大学 理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2.河北商贸学校,河北 石家庄050000)

课堂教学;大学数学;厌学;措施

调查分析了工科大学生对大学数学课程学习的现状,针对目前地方性院校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厌学问题,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对策性措施。

工科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它们是工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其中的概念、思想、方法随处可见,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变化发展的实际应用能力、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与数学素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的必修课程。如何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数学素质的优化等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大学数学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一 厌学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其形成的因素当然很多,但经过多方详细调查与分析,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受大环境影响,就业压力大,学习信心不足

首先,中学数学体系与大学数学体系存在差异,很多学生由于以前思维方式的惯性,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与节奏;社会的迅速发展,学校及其周围环境吸引学生兴趣的事物非常繁多,在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学习那些相对枯燥的数学理论知识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其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只注重眼前利益,无长远规划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盲目扩招”使高校学生人数攀升、学生个人素质有所下降的同时,也给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再有,大学数学基础课面对的是一年级新生,他们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有些学生想来个大放松,玩字当头,60分万岁成了他们的座右铭;有些学生是对大学生活憧憬得过于美好,当现实与想象大相径庭时,表现出极度失望之举,明显的自卑感与失落感使他们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学习信心明显不足。

(二)具体教学过程中,某些知识的貌似重复与某些内容的相对抽象

就大学生一年级首先接触的数学课程——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而言,目前通用的高等数学教材都是以集合与函数开篇的,线性代数则是以解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引入二、三阶行列式,就表面而言,这部分内容多数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复,由此有学生就认为学这门课是简单的亦或是多余的,从而放松学习劲头。事实上,这些知识只是貌似重复,实则不然,中学数学对这部分知识只是粗浅的入门教育,强调的是数学计算能力,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是对工科数学基础的系统学习,在强调科学计算能力的用时,也十分注重逻辑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貌似的重复只是一个瞬间过渡,如若把握不当,一开始的放松,便很快使学习基础的薄弱显现出工科数学的难学,加上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概念多、理论性强、课时长、习题有一定难度、部分知识的相对抽象等特点,若不能很快解决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问题,则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钻劲不够、知难而退。另外,与其它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数学没有像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那样的硬指标要求,自然也就不被学生重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相对滞后

受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地方院校的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从理论上可以说是轰轰烈烈,但实际收效却微乎其微。尽管也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了课堂教学,但多数是由“人灌”变成“机灌”,可以说还很不尽人意。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课堂上已很少见了,“传道者”变成“传声筒”,“授业”变成授“技”或授“术”,“解惑”更是无从谈起,教师扮演着信息与知识的供应商的角色,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台劣质复印机,忙着把教师讲的内容复印到笔记本上,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要从供应商的角色转变成学习顾问和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教师以清晰的思路,合理的分析、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渗透着自己辛勤汗水、经多方采集、加工、整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要以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做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学习者,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适时地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锻炼学生的自由思维,使学生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 对策性措施

鉴于以上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用兴趣点燃学生学习信心之火

道德说教若不与人的兴趣相结合是苍白无力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有了兴趣,才能产生长久的动力和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其特殊能力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地,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抓住学生心理特征,适时地变换一些引入新课的方法(如,用数学史话引入新课、用“样例”引入新课、由复习题问旧知识,置疑新问题引入新课、由工科数学知识在现实问题中的广泛应用引入新课等)使学生的思维很快兴奋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到学生既讨厌老师的照本宣科,又反感授课内容离书本过远的实际情况,突破教师、课题、教材的三中心思维模式,充分了解各版本教材编写特点及侧重方向,吸收其长处,再结合自己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较高的学识,站在较高的起点,在课堂呈现给学生源于教材、紧扣大纲、而又非教材翻版的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佩服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对它们所传授的知识予以欣然接受。此外,教师还应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相互认知空间,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不仅做到知人、知面、知心而且做到知情知意,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在道义上引导学生,在知识上启发学生。鼓励不自信的学生,过去并不代表现在,让他们知道大学阶段每个人都在同一个新的起跑线上,一切从零开始,只要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上大学只是人生路途的一个车站,以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就业困难是暂时的,借此机会多积累知识和方法,今后一定有用的。通过情感因素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意志。

(二)施行分层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同一个教师在同一课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生没“吃饱”,有的学生却“吃不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教师可以把教学对象分层组建,将悟性高、基础好、反应快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编入A组,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原教学基础上加强理论训练,为其打下深厚的数学功底以满足社会对精英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上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课下多让他们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数学课外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将基础差、有听不懂课情况的学生编入C组,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数学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以“够用为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以适应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适当降低推理论证能力的要求,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对C组学生,强调从心理调节入手,消除其自卑心理,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反馈、段段清的教学方法,目的使学生学得进,跟得上,感兴趣。将介于A组与C组之间状态的学生编入B组,由于分层教学要求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测评等,这就给教师增加大量工作量,处理不好还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卑等不良心理反映,所以分层教学不宜过细,采取抓两头带中间方法即可。

(三)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大学数学有其独特的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前者表达简洁、准确,后者表达形象、直观。大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大量的写”和“大量的画”。将传统教学中不能直观表示的抽象的概念、定理等借助图表、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通过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幻的立体式演示功能表现出来,变抽象为直观,既能加深学生印象,又使学生易于理解。然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过滤和同化新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学生要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同时对新知识要理解和消化,这是需要空间和时间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一块黑板所表现出的信息大大超过了一页Powerpoint所演示的信息量,而且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纵观全览”,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提纲契领”,弥补了多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足。另外,在讲解公式的推导、解题的技巧时,多媒体教学会显得机械、呆板,很难体现教师自己的指导思路,此时若用粉笔在黑板上边写边讲会更清楚,更能体现传统课堂上教师“授”的作用,通过启发学生思维逐步深入、融会贯通,使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总之,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手段各有其长处,应该将其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从而达到相得益彰。在具体的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采用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两种模式共存,优势互补。对概念产生的背景、内在联系、实际应用、归纳总结等制作成电子教案,并在相应的教学模块中通过超链接,播放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地方院校的大学课堂上出现厌学现象也不是一时半会造成的,所以治理整顿也非一日之功。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作为教师不能够对学生厌学现象听之任之,至少应在自己的课堂上帮助自己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让他们去带动其他学生,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 吴文俊,等.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 李大潜.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0(3):9-11.

[3] 黄秦安.关于数学教育若干问题与现象的忧与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8(2):4-7.

The Cause and Solutions to the Behavior of Learning-W eariness in M athematics

XU Xiu-juan1,LIU Xiao-li1,XU Ke2
(1.College of Science,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063009,China;2.Hebei Business and Trade School,Shijiazhuang Hebei050000,China)

classroom teaching;mathematics;learning-weariness inmathematics;measures

Basing on experience in teaching University Mathematics formany year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for collage students.It gives somemeasures on the behavior of Learning-Wearines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aiming athaving an investigation with all of themanagements a nd teachers.

G442

A

1673-2804(2011)06-0078-03

2011-05-04

猜你喜欢

工科大学数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学》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