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阐释力探析

2011-08-15马欣建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反语意图言语

马欣建

(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文学与语言学研究

关联理论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阐释力探析

马欣建

(淮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交际的成功依赖于话语双方正确领会对方的交际意图,并据此作出积极反应。通过探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解释力,分析听话人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必须经过的认知推理以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非公开性请求策略;关联理论;最佳关联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界定

(一)关联理论和最佳关联

在补充和发展了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法国学者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Deirdre Wilson[1]提出的关联理论(RT)已成为当代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联理论把交际和认知结合起来,指出语言是一个认知—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 model)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陈开举[2]指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过程是说话方提供关于其意图的明示刺激,听话方推理寻求最佳关联理解的过程。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直到找出话语的关联,使话语在这个语境中具有语境效果。孟建钢[3]总结了关联的贡献:关联理论不仅提出了关联原则,即特定语境的选择是通过寻找关联来实现的,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最佳关联(optimal relevance)的概念。关联的程度与所获得的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processing effort)这两个因素有关,只有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时,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才被认为具有最佳关联。关联理论的定义如下(Wilson&Sperber,1986):(1)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2)在同等条件下,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4]。由此可见,交际的成功是在交际双方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通过寻求最佳关联以实现交际意图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关联理论在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实施中的运用。

(二)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

何自然[5]指出:Austin和Searle把言语行为分为五大类:断言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directives),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类(expressives),宣告类(declarations)。“请求”言语行为(The speech of requests)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之一,它从属于指令性的言语行为,请求言语行为在本质上都或多或少的要威胁到受话人或说话人的积极面子或消极面子[6]。因此在有求于别人时,说话人常使用不同策略来表示礼貌以减少对对方负面面子的威胁。Brown&Levinson的“威胁面子行为”策略包括公开性策略(on record)和非公开性策略(off record)。前者还可以分为不采取补救措施的公开方式(bald on record)和采取补救措施的公开方式(with redressive action),其中补救措施可以通过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来实现。Blum-Kulka[7]等学者总结了不同语言的请求策略,认为请求言语行为一般采用直接请求策略和间接请求策略来完成。祈使句、行为句或陈述句是最常用的三种直接策略,间接策略则采用规约性间接手段和非规约性间接手段(或暗示)来实现。请求策略概括起来有三种方式:直陈式(impositives)、规约性间接式(conventionally indirect)和非规约性间接式(nonconventionally indirect)。白解红[8]结合Ervin-Tripp有关请求行为的分类和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ies)以及Blum Kulka对请求言语策略的分类,把“请求”言语行为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直接方式(directive)或公开方式(on record)和间接方式(indirective)或非公开方式(off record)。所谓非公开性请求就是说话人通过暗示,拐弯抹角地提出一种请求言语行为,意在让听话人通过推理得出说话人的真正交际意图。所以非公开性言语行为是在交际双方关系十分密切,共享最充分的情况下所常用的策略。非公开请求言语行为一般是通过隐喻(metaphor)、反语(irony)、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s)、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s)、赘述/重复(tautology)等手段来实现的。

二、关联理论在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中的运用

既然在实施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中说话人是通过暗示的方式向听话人传达自己真正的交际意图——即请求听话者实施有利于说话人的行为,那么听话人要正确体会说话人的意图,则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一定的认知推理过程寻找与语境和说话人交际意图相关的最佳关联。获得最佳关联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就是交际双方要共享一些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交际双方的认知环境出现重叠的地方可以看作双方的共享知识(shared knowledge),但是共享未必互明(mutually manifest),只有互明时,即当双方同时关注或共同意识到特定语境假设时,共享的知识才能在交际双方中实现互明。

(一)隐喻式的非公开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实现

John和Chris是很熟悉的朋友。John在Chris家做客,在饭桌上:

John:Actually,I am a fish.

Chris(laughed):Yeah.(Filled John’s glass with drink)

在这个对话中,说话人John通过暗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请求:请再给我倒杯水。但是出于对主人消极面子和对自己积极面子的考虑,他并没有直接提出这一请求,而是通过一种不公开的方式向主人表达自己交际意图,让主人根据这一话语和当时的语境来推断出藏在语言背后的真正意图。John通过使听话人显映的暗喻方式进行编码,表达意图。Chris在听到John的话语后,会自然地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的方式进行解码,John说他自己是条鱼,人不可能是鱼的,如果把自己说成是一条鱼,就说明他具有鱼的一些特征,与鱼有些相似之处。这是解码所需的证据,这些证据作为前提的一部分,再结合听话人本身的认知语境(旧信息)和对话语信息(新信息)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推理:鱼有好多特征,比如鱼善于游泳,鱼需要大量的水,要喝大量的水,鱼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等等特征,但此时John是在饭桌上发出这种暗示,并且根据Chris对John的了解,他平时就爱喝水,所以他很有可能想表达希望给他加水的请求,这样Chris最终达到对John话语信息的正确理解,顺利地满足了John的请求。

(二)反语式的非公开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实现

Don:It’s a lovely day for an outgoing.

Sandy:(sarcastically)It’s really a lovely day for an outgoing!

Don:Well,let’s go home.

Don和Sandy是夫妻,清晨Don要带Sandy和孩子去郊游,

Sandy看到天色阴暗,唯恐会下雨不愿意去,但Don执意要去郊游。到了目的地之后,天开始下雨,于是有了上面的对话。当Don说出这对郊游来说是好天气时,他期待妻子对自己的话做出回应。而Sandy需要对丈夫的认知推理能力进行估计,在保证丈夫能够理解自己回答的前提下,回答丈夫的问题。如果她认为采用反语的方式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并且丈夫也能够接受,那么她将用直接和即时的反语回答:It’s really a lovely day for an outgoing。而且Sandy的回答具有讽刺的语气(sarcastically)。话语(即反语)通过关联假设和适应产生了。另外在选择反语回应的同时,她也在暗示这种天气很不适合郊游,还是回家的好,她想回家!下面,听话人(Don)也要通过关联适应的过程来理解Sandy的话。由于今天的天气不好,确实不能进行郊游,为了缓解一下尴尬气氛,Don才说那番话。Sandy用讽刺的语气重复他的话,并不是同意他的看法,而是在责备他,说明Sandy不高兴了。Sandy是Don的妻子,因此她能用反语的方式表达不满。妻子这样表达有可能说明她想早回家,所以通过反语给丈夫暗示。丈夫很快就领会了妻子的交际意图,提出回家来满足妻子的要求,成功达到交际目的。

(三)反问式非公开式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实现

14岁的儿子正准备参加全国奥数竞赛,他非常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但知道自己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不好意思直接给父母提出要为自己买台笔记本的请求:

Son:I suppose there’s somewhere I will get money to buy a PC,eh?

Father:Well,I will ask your uncle to lend us some money so that I can buy one for you!

儿子需要电脑,这是父亲的认知语境。儿子假设到父亲有这种认知语境,所以通过反问提出暗示以显映自己的请求,因为儿子提出自己赚钱来买电脑时就已经假设了父亲是不会相信自己的提议的,后来加上“eh”表示反问,目的是向父亲表示自己的提议是没有诚意的。这也和父亲的认知环境相吻合:儿子准备竞赛,需要用电脑,也不可能有时间自己去赚钱买电脑,所以儿子在给父亲暗示要父亲想办法去为他买台笔记本电脑。父亲通过最大的认知语境效果和最小的努力实现了话语的最佳关联,正确地理解了儿子的请求,并答应要满足他的要求。

(四)低调陈述式非公开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实现

妻子下班回来非常疲惫,对正在看书的丈夫说:

Wife: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Husband:Not yet.I am waiting for you to cook.

Wife:I am a bit exhausted.

Husband:Well,I will cook.

关联理论认为,认知语境是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预先确定的在上面的对话中,妻子在提出暗示时就已经假设丈夫的认知语境能与自己的相吻合,因为夫妻间关系十分密切,共享的知识也足够使对方了解自己的交际意图。而丈夫在听到妻子的暗示之后语境产生,即妻子说有点累,既然疲惫,就希望休息,而不是继续做饭,妻子之所以没有直说让丈夫做饭的请求是因为她明白丈夫能从她的暗示中领会她真正的意图。丈夫经过这一番推理也便得知妻子是在请求自己去做饭,从而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非公开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的违反合作原则中诸准则得到的话语含义,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的正确理解需要说话双方特别是听话者运用认知推理并结合语境寻求最佳关联,这样听话人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关联理论的最佳关联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无庸置疑,这种结合语境的认知推理过程是建立在交际双方互相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1]Sperber Dan&Wilson Deirdre.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陈开举.认知语境、互明、关联、明示、意图[J].外语教学,2002,(1).

[3]孟建钢.最佳关联性对话语交际的解释力[J].外语学刊,2002,(2).

[4]张亚飞.关联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

[5]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Brown,P.,&S.C.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Blum-Kulka,S.,House,J.,& Kasper,G.Cross-cultural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M].Norwood,NJ:Ablex,1989.

[8]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An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on the off-record request strategies.

Ma Xinjian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depends on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ther side's intention and active response to i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on the off-record request strategies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seeking for the optimal relevance that the requestees must undergo in order to truly understand the requesters' intention.

off-record request strategies;Relevance Theory;optimal relevance;inferential process.

H030

A

1673-1573(2011)04-0081-03

2011-10-03

马欣建(1980-),女,山东平邑人,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猜你喜欢

反语意图言语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反语认知加工之主观语境
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论反语本质
燕山秋意图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