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的民生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2011-08-15黄建军
黄建军
(1.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的民生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黄建军1,2
(1.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落后的东方国家人民遭受着封建王朝和外国殖民的压迫掠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也是他们贫困的根源。列宁认为俄国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生活状况极端恶化。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为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经典作家;落后国家;民生;发展
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一切活动和事情。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东方落后国家人民的民生问题非常重视,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在当代,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的民生思想,对于破解当前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民生问题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研究东方落后国家的民生问题,在许多著作里对中国、俄国和印度等落后国家的民生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国家的人民遭受着封建专制制度和外国殖民主义的双重剥削压迫,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命运十分悲惨。
马克思指出:中国的农民“既是庄稼汉又是工业生产者”,“勤劳而节俭”,他们的生活处于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19世纪中期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王朝的衰落期,当时的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农民自己拥有的土地很少,不得不去耕种从地主那里租来的土地,把收成的大部分交给地主,沉重的地租和苛捐杂税使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马克思在《对华贸易》一文中曾引用了米切尔先生的记载来描述中国农民的生活:“在收获完毕以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齐去梳棉、纺纱和织布……一年到头一有可利用的空余时间,这个家庭工业的典型代表就去干他的事,生产一些有用的东西。”[1](P675)他接着说:“中国人的习惯是这样节俭、这样因循守旧,甚至他们的穿的衣服都完全是以前他们祖先所穿过的。这就是说,他们除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外,不论卖给他们的东西多么便宜,他们一概不要,一个靠劳动为生的中国人,一件新衣至少要穿上三年,而且这期间还要能经得住干最粗的粗活时的磨损,不然他们是添置不起的。”[1](P674)马克思客观地描述了当时中国广大农民的贫苦生活,这种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构成了中国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也使得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与世界隔绝,即使封建社会政权不断更替,农民只是进行着原始的生产方式、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当时中国民生问题另一重要方面就是鸦片贸易和战争赔款引起的金银外流造成的老百姓负担沉重。鸦片贸易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严重破坏了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使官吏更加腐化、军备废弛,也败坏和毁灭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尚。马克思引用了同时代的英国历史学家蒙·马丁的话,“不是吗,‘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折磨他们的肉体。”[1](P630)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源源不断输入中国,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瓦解,战争费用和战争失败后的大量赔款,更加重了中国农民的负担。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1](P609)在《英人对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他还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英国在这场极端不义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生命造成的巨大伤害:“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1](P620)这里马克思深刻揭露了鸦片贸易和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的的生活造成的祸害。可以看出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农民生活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除了遭受本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外,还受到外国殖民主义者转嫁的新的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19世纪中后期俄国农民的生活也陷入了极其贫困、无法忍受的状况。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民获得了进行生产和维持生存所必需的“份地”。可是农民必须贷款购买“份地”,沙皇政府先给农民垫付赎金,然后由农民在49年内连本带利偿还这笔债务,实际情况是俄国农民名义上获得了“解放”,仍处于社会最底层,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民取得的份地,付出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市值,并且还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交纳租金。针对上述情况,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恩格斯指出:“农民—大多数—在赎买以后,陷入了极其贫困的、完全无法忍受的状态。他们不仅被夺去了他们大部分的和最好的土地……农民的份地—按俄国的耕作条件来说—都小得无法赖以糊口。”[2](P274)他指出当时农民不仅为一块土地被刮去极大一笔钱,加上还必须连本带利还给国家,农民肩负着几乎全部土地税的重担,而贵族几乎完全免税。恩格斯又写道:“至于农民,他们的土地不仅数量比从前少了,而且常常是少到在俄国的条件下不足以养家糊口的地步。这些份地多半是从地主土地上最坏的部分、从沼泽地或其他不毛之地划给的,而过去属于农民并经他们用劳动改良了的好地,却转归了地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处境比以前大大恶化了……农民也被弄到既不能死又不能活的地步。”[3](P181)马克思也指出,俄国农民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就像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可是沙皇封建制度和新生资产者已经联合起来“杀死给他们下金蛋的母鸡”。
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19世纪中后期,俄国新兴的大资产阶级也得到了发展,俄国人民的生活还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农村公社也被根本破坏,生活条件在进一步恶化。当时,由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外国商品的输入,农民承担多年内分期偿付的赎金,交纳的赋税和年度赎金都要以现金支付。农民因为需要以现钱交税,所以只得无可奈何地接受高利贷者和富农的剥削条件,再加上兴起的大工业的竞争,破坏了农民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家庭手工业生产,而且还夺取了农民的家庭手工业的市场。到19世纪80—90年代,俄国不断出现饥荒,再加上极端的天气,又毁掉了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牲畜,并且使他们负债累累。因此恩格斯认为:“法国农民是逐步地被引入工场手工业的范围,俄国农民则一下子就掉进了大工业的激烈漩涡,如果说工场手工业是用燧发枪打农民,那么大工业则是用连发枪打他们。”[4](P439)
在印度,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由于印度农民遭到封建地主和英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也在恶化。19世纪,英国通过军事征服将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变为殖民地,英国的入侵破坏了印度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家庭经济,英国的棉织品泛滥于印度各地,许多印度农民丧失祖传的谋生手段,“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5](P141)。英国统治者强加在印度农民身上最沉重的负担是土地税,并且向农民征收盐税,马克思在有关文章中对印度农民的土地状况及遭受的各种压迫和剥削进行了分析,他指出:自1793年孟加拉总督进行第一次土地登记后,柴明达尔 (给英国收税的国家税赋征收人)便极力压榨农民,造成“农民状况并没有改善;相反地,他们开始受到更甚的屈辱和压迫;整个税收制度陷入紊乱”[6](P286)。英国人在印度造成的后果是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农业,而且使荒年更加频繁,饥馑更加严重。他还指出:“印度农民的肩上压着所有这些各式各样的制度的缺陷 (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但是得不到这些制度的任何一点可取之处……他们和农奴一样被强迫耕种土地,但是他们又不如农奴,他们在匮乏时得不到糊口的保证……占印度人口11/12的莱特农民都沦于可怕的贫困境地。”[5](P242)
二、列宁关于落后的俄国民生问题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也深刻地描绘了俄国农民在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压榨下生活水平极端恶化的状况。18世纪初俄国在彼得改革后,就建立了绝对君主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沙皇专制下,农民根本没有任何的公民权利,只能从属于享有特权的土地占有者。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地主土地占有制仍然保存下来,而农民的土地被宣布为地主的财产,农民只能得到一定的份地并要交付大大超过了地价的赎金,这就造成农民经济的破产,使大多数农民还像以前一样,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奴役。对此,列宁指出:“国家的赎买办法帮助农民带着土地解放出来,这简直是一派胡言。其实这是一种农民失去土地的解放,因为数百年来农民占有的份地被割去了很大一部分,数十万农民完全失去了土地——被困在四分之一或极小的一块份地上。”[7](P379)列宁认为当时俄国的农民遭受了双重的掠夺,除了被割去土地,还被迫为留下的那块本来就属于他们的土地缴纳赎金;农民不但被迫出钱赎买自己的土地,还要被迫赎买自己的自由;农民虽然为人身解放又缴纳了赎金,但是仍然不是自由的人,他们还得当20年的暂时义务农;他们仍然是下贱的等级,他们遭受鞭笞,缴纳特别捐税,不能自由退出半农奴式的村社,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土地,也不能自由迁到国内其他地方去。因此,列宁写道:“我们的农民改革并不能证明政府的宽宏大量,恰恰相反,它是一个极大的历史例证,证明专制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多么肮脏。”[7](P380)他认为那些从徭役制下 “解放出来”的农民,被改革者变成了被折磨、被掠夺、受鄙视、被束缚在自己的份地上的人,他们除了“自愿”去服徭役以外,别无他路。又由于倡导和实现改革的官吏“宽宏大量”,使农民既“保存了地主的压迫,又额外加上了资本的压迫”。金钱的权力不仅压得农民透不过气来,而且使农民发生了分化,绝大部分农民陆续破产而变成了无产者。最后,“改革后的整整40年,就是农民分化的过程,就是农民缓慢地痛苦地死亡的过程。农民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他们和牲畜住在一起,穿的是破衣、吃的是野菜……农民经常挨饿,由于连年歉收,成千上万的人不断死于饥饿和瘟疫”。[7](P381)
俄国作为一个农业国,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还经常发生饥荒。1912年春,俄国又发生了饥荒,引起了严重的灾难,千百万农民处于挨饿之中,他们只得贱价出卖自己的份地,出卖牲口以及一切可以出卖的东西,农民饿得全身浮肿,他们以野草、泥块充饥,在病痛的折磨中奄奄待毙,列宁认为这就又回到了万恶的奴隶制时代。他还进一步分析了为什么在俄国会出现这种状况,他写道:“这是因为资本这个新吸血鬼扑向俄国农民的时候,农民被农奴主——地主,被农奴主的、地主的、沙皇的专制制度束缚住了手脚。农民受到地主的掠夺,官吏的专横迫害,被警察的重重禁令、无理刁难和暴力行为以及乡警、神父、地方官的最新的警卫束缚住了手脚,他们就像非洲的土人那样没有力量抵御自然灾害和反抗资本。”[8](P217)而这些情况,只有在未开化的国家里,才能看到像当时的俄国这样大规模的饿死人的情景。到了十月革命前夕,列宁认为一战也对俄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深刻的影响,不可避免的灾难威胁着俄国,规模空前的灾难和饥荒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俄国在二月革命后,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可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权的政策,更加激化了俄国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是给人们自由,而是开始恢复从前的专横,“资本家和富有者依靠军事订货丧心病狂地窃取国库,并且靠抬高物价榨取数额空前的利润”[9](P94)。粮食没有了,饥荒又要来了,资本家愈来愈猖狂,甚至把擅自夺取地主土地的农民移交法庭审判。1917年9月,列宁在《大难临头,出路何在?》一文中针对上述情况又进一步说:“革命已经半年了,灾难更加逼近,大批人员失业……国家因食品不足、劳动力缺乏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就在这样的国家里,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却又有大批人员失业!”[9](P232)
为了改变俄国人民的穷苦生活现状,列宁认为俄国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领导苏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他也始终关注农民的利益,把新政权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放在重要位置。20世纪初期的俄国,俄国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鉴于此,列宁多次强调,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改变社会制度问题,认为“要消灭人民的贫穷,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改变全国的现存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说:剥夺大土地占有者的田产、厂主的工厂、银行家的货币资本,消灭他们的私有财产并把它转交给全国劳动人民”[10](P123)。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能解决民生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不仅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善于分配粮食和煤,即社会主义“制度是正确的,劳动和粮食的分配是公平的”[9](P831)。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共 (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要求所有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要特别注意工农民众的生活状况,“并且立即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竭力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减轻他们的困苦”[11](P76)列宁强调,布尔什维克作为执政党,仍然要像从前一样关注民生问题,“必须把改善工农生活状况的问题单独提出来,以便密切注意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11](P271)。除此之外,在实践中他还积极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策略。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在政权建立后,更要广泛地吸引群众来参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吸引他们参加管理,自力更生。“最主要的是使被压迫的劳动者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实践让他们看到,他们能够而且应该亲自动手来合理地最有秩序最有组织地分配面包、各种食品、牛奶、衣服、住宅等等,使这种分配符合贫民的利益。不这样,就不能把俄国从崩溃和灭亡中拯救出来,而认真地、勇敢地、普遍地开始把管理工作交给无产者和半无产者,就会激发群众史无前例的革命热情,就会使人民同灾难斗争的力量增加无数倍。”[9](P306)与此同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允许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置余粮,也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利益要求,对于恢复国民经济、为苏维埃国家改善民生状况也作出了极大贡献。列宁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因此,在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纲领中列宁就要求全党“要以大力提高全国生产力作为决定苏维埃政权全部经济政策的主要点和基本点”[12](P414)。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家现有的全部劳动力,在各个不同的地区以及各个国民经济部门中对劳动力实行正确的分配和重新分配;要坚持不懈地、有系统地教育劳动群众,以增强其纪律性、主动性、责任心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互相严格监督;要广泛地和全面地利用资本主义遗留给苏维埃政权的科学技术专家;要采取一系列发展科学和使科学接近生产的办法,等等。这些措施都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90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想和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在当代中国,继承、发扬经典作家们关心民生的思想传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解决实际民生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致力于民生的改善,带领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获取他们自身的利益,并且强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13](P138)。在实践中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生的思想和观点,推动了新中国民生问题的初步解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新境界。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采取的关于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大举措有:在农村普遍开展了土地改革,实行农村互助合作生产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在城市,进行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建设和关心民生的理论与实践,是符合当时中国发展实际的。通过这些系列措施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物价,完成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建设实践,尽管实践过程中有许多曲折,但都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把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温饱,迈向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重新进行了设计,深化了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提出了解决温饱、达到小康、比较富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的发展目标都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联,同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思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4](P116)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位置,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共同富裕确立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辅之以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摒弃平均主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通过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民生思想的巨大价值。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4](P264)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发展民生的战略角度提出了许多新的举措,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基本思想,又根据实践与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领这一时期民生思想的理论依据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包括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型,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顺应新的历史发展要求,他又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5](P534)面对世界和中国的新的发展变化情况,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他又多次强调:“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带领他们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15](P122)
十六大以后,中国民生问题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思想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丰富了民生思想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中提出了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回答了“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这成为新时期民生建设的理论指南。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开展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解决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政策内容更加全面,从经济、政治文化扩展到社会和生态,在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着重体现“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6](P2)的民生新理念。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7](P12)
回顾我国民生建设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推动民生发展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转化,既有人民群众对自身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发展前景的预期,也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条件,面临解决的民生问题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在理论上对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和改善民生,总结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探索,可以为我们今后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有益的价值指导。
四、结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的民生思想及其发展启示我们:首先,改善民生的首要前提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出品质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正是立足于国情和世情的发展变化,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实现了民生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理论。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新的民生问题会不断出现,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的、辩证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的发展变化,就可能迷失方向,国家的发展也可能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合理解决民生问题也成为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次,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需要,还能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8](P1079)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财富分配的合理化,把更多的财力应用到谋取公众福利和进一步改善民生上,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最后,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扩大政治优势和巩固执政基础。历史发展的进程也表明,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显示了一个社会进步的程度以及政权稳固的程度,执政者只有真正关心群众需求,满足群众需要,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民生问题很少受到重视,民不聊生几乎成了中国人民生活的一种常态。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民生问题才受到真正的关注。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与获得人民拥护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扩大自己的政治优势和执政基础,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更加巩固。”[19](P1471)
因为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和人的价值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利益矛盾正日渐突出,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充分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巩固执政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Classical Authors’Theory about Underdeveloped Nation’s People Livelihood and its Advancement in China
HUANG Jian - jun1,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2.School of Government,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ccording to classic authors,Underdeveloped Oriental Nation’s people suffering from Feudal society and colonial oppression,they live in the bottom of society,It is also the source of their poverty.Lenin think Russian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capitalism and the remnants of selfdom,living conditions extreme worse.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ioneered the practice in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creative the classical authors theory about people’s livelihood,pay attention to the liberation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classical authors;underdeveloped;livelihood theory;advancement
B15
A
2095-0292(2011)05-0004-07
2011-08-3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典作家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著作和基本理论研究”(11AKS00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学说与中国实践的验证”(苏教社政[2010]2号)
黄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访学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 孙广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