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低工资理论文献综述

2011-08-15刘晶晶

对外经贸 2011年2期
关键词:最低工资工人劳动力

刘晶晶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人力资源]

最低工资理论文献综述

刘晶晶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的制度,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一直是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传统观点认为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对就业产生负面效应,且这种观点被长期普遍接受,而近期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对此观点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同样,学者们对于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否增加劳动者收入,从而消除贫困的看法也不太一致。笔者就最低工资制度的国内外进展进行综述。

最低工资理论;工资制度;就业量

一、引言

所谓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制度自开始实行起就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其支持者认为,最低工资是增加穷人收入的手段,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防止两极分化;同时,最低工资可能“冲击”雇主,使其更注意技术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传统经济理论所预期的失业后果。但最低工资制度的反对者声称,最低工资并不是帮助在工作的低收入者最好的方法。他们认为,最低工资将增加失业,尤其对低技能劳动力与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影响更大;此外,法定最低工资将引起溢出效应,导致未被最低工资法覆盖部门的工资率下降。

二、最低工资理论的新进展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出清工资,新的市场均衡水平就会降低,从而劳动力需求减少,使原本可以受益的低工资者因此而失业,生活更为贫穷。这一传统观点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近年来有学者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这引发了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兴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主要有效率工资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和搜寻理论模型。

1.理论研究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较高的效率工资和由于实施最低工资造成的大量失业将促使雇员更加努力地工作。由最低工资造成的失业,对于抑制怠工将产生有效影响。因此,最低工资能够减少总失业水平。

人力资本模型假设最低工资对低生产率工人产生激励作用,为了提高生产率以获得更高工资,工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样会提高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

搜寻理论认为,就业量取决于雇主和求职者匹配的成功率,最低工资提高会吸引更多的人寻找工作,这会导致更多的雇主和求职者成功匹配,而就业量并不因最低工资上升而减少。因此,在实施了最低工资立法后,雇主通常不会立刻解雇工人,他有可能通过减少工人的福利、增加固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来抵消最低工资提高带来的损失。

尽管学者们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方面的影响争论得十分激烈,但达成一致的是:最低工资越高,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和劳动力供给弹性越大,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越大;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替代弹性越大,最低工资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影响越大。此外,劳动力年龄、性别和地域不同,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也不同。

2.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最低工资对就业或失业的效应究竟有多少,在理论上并不明确。Bernstein和 Schmitt(1998)对1996—1997年美国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对失业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负面的就业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John M.Abowd、Francis Kramarz和David N.Margolis研究对比了法国和美国最低工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得出结论:最低工资增长会引起就业的强烈变化。在法国,最低工资每增长1%就会减少男性工人1.3%和女性工人1%的就业;在美国,最低工资每降低1%,就会增加男性工人0.4%和女性工人1.6%的就业。David Neumark和William Wascher利用一个不均衡的方法来研究最低工资效应与低工资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得出结论:就业与最低工资效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法定最低工资与均衡工资之间的比较关系。如果法定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时,会对就业产生负效应;反之,如果法定最低工资低于均衡工资,对就业不会产生相关关系。

三、我国最低工资理论观点

自1993年我国出台《最低工资规定》起,最低工资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已有17年,其间虽经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但最低工资制度的合理性仍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关于最低工资制度的争论中就是否赞成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反对者认为政府不应该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张五常(2006)明确反对实行最低工资,认为最低工资不应该由政府制定标准,最低工资容易引起低技能工人失业,不利于社会稳定;即使雇主雇佣低技能工人,雇主也会从住宿和膳食上克扣工人,工人实际挣不到最低工资;农民工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会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平新乔(2005)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生产率水平与农民工的机会成本。他提出,过于积极地推进“最低工资标准”并提高该标准,反而会不利于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改善。只要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就会有农民工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使最低工资制度形同虚设。

赞成者支持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王梅(2010)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证明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城镇就业的增长,总体上看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30%比例。从目前实际最低工资标准的执行情况及实证研究结果看,提出了有利于促进就业量增加的最低工资标准参考范围并建议细化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式。

还有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最低工资制度的核心问题在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合理。魏章进、韩兆洲(2006)通过研究最低工资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发现,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最低工资标准设定是否合理;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现行的最低工资水平尚未达到影响就业的水平,无须过度忧虑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度增加;最低工资标准总体偏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失业率变动没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从长期看,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不会持续促进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为了保证社会起码的人道、公正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从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出发,我国应继续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柯龙山(2010)认为最低工资标准陷于标准过低的权宜困境,其调整并没有真正惠及劳动者,因此要求重新定位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归属,政府应该承担最低工资保障职能,同时建立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主和最低工资保障机制为辅的工资制度,以及积极探索制定其他公共政策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鲍红香(2010)认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国最低工资制度运行模式选择不宜实行全国统一标准,但在地方性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可考虑以地方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性工种标准作为辅助模式。王晓玲(2009)通过对我国最早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城市——深圳的研究认为,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是政府、劳动者和企业三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强资弱劳的情况下,政府应为劳方提供制度救济,增强与资方谈判的地位,坚持公正立场,贯彻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积极协调好劳动者与雇主双方的利益。应加强最低工资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融合。

四、对国内外最低工资理论的综合评价

国外最低工资理论大多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研究基础,而对发展中国家最低工资的影响研究不多。在目前的关于最低工资影响研究文献中,反对制定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观点大都以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为前提,缺乏深入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相差较大。在我国,由于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时间较短,从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到现在只17年的时间,相比西方等发达国家而言,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都还十分欠缺,虽然各地政府在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但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很难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度量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实行适当的最低工资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有待我国理论界对其开展深入研究。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最初曾备受经济学家的指责,认为它增加了失业并带来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目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现行的最低工资水平尚未达到影响就业的水平,无须过度忧虑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度增加。新的研究结论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因此,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考虑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社会效率的基础上更多地维护最低工资者的切身利益。为了确保最低工资制度的有效执行,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不执行最低工资行为的惩罚力度,严格监督企业的实施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最低工资制度的宣传力度。只有在最低工资得到有效落实的情况下,最低工资制度的建立才是有意义的。

[1]坎贝尔·R·迈克南.当代劳动经济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68.

[2]Richard Dickens,Stephen Machin,Alan Manning.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minimum wages on employment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wages:A critical view.Labour Economics,1998.

[3]John M.Abowd,Francis Kramarz and David N.Margolis.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 i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NBER Working Paper,No.6996.

[4]David Neumark,William Wascher.Minimum Wage Effects and Low-Wage Labor Markets:A Disequilibrium Approach.NBER Working Paper,No.4617.

[5]张五常.没有必要实行最低工资制[J].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6(10).

[6]平新乔.关注民企劳资关系[J].中国改革,2005(4).

[7]王梅.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区域城镇就业的影响[J].开放导报,2010(6).

[8]魏章进,韩兆洲.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6(1).

[9]韩兆洲,安宁宁.最低工资、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0]柯龙山.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者待遇:统一抑或排斥[J].财经科学,2010(8).

[11]鲍红香.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运行模式选择分析[J].商业时代,2010(4).

[12]王晓玲.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实施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2009(10).

(责任编辑:刘润婉)

C979

B

1002-2880(2011)02-0148-02

猜你喜欢

最低工资工人劳动力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最低工资的真相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调配工人
澳门最低工资立法述评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