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品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11-08-15张爱东
张爱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国际贸易]
我国纺织品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张爱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国际金融危机下,外需不足将会给纺织行业出口造成更大压力,但稳定外贸出口依然存在有利条件,国内政策趋于宽松,内需市场在趋于稳定的同时,将逐步成为确保行业发展的主要支撑。2011年纺织行业出口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同时也会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和倾斜,且国际金融危机将进一步引发市场需求萎缩,对行业出口形成较大压力,但是从市场基本面和竞争格局看,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纺织企业;金融危机;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纺织品出口现状
(一)2010年的出口走势与往年不同,波动加剧
从2010年2月1日起,我国已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从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在外部市场逐步回暖的大环境下,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整体走势良好,进出口总额1644.1亿美元,增长22.8%,其中出口1498.1亿美元,增长23.1%,进口146.1亿美元,增长19.1%。累计实现顺差1352亿美元,增长23.6%。出口与进口全部实现增长,进口增幅与出口增幅之间仅相差4个百分点,改变了以往出口增长“一枝独秀”的局面,贸易更加趋于平衡。但3月初在上海举行的华交会上,纺织服装类仅成交120.45亿美元,比上届下降了32.47%,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纺织行业出口所面临的压力。
(二)边境小额贸易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边境小额贸易是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地区内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毗邻国家进行的贸易活动,多发生于中俄、中越、中缅等边界,往年边境小额贸易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不高,2009年仅为3.6%。2010年,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开始迅速发展,全年出口额达到12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0.4%,占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6.6%,为出口增长贡献了3.6个百分点。如果扣除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仅增长4.8%。2010年边贸增长主要是对俄周边国家的出口,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占边贸出口总额的80%。
(三)对主要市场出口涨跌互现,对美出口增幅下降,但份额扩大
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前四大市场,合计出口占总出口额的55%。这几个主要市场的出口特点可以总结为:欧盟增长、美国波动、日本平稳、香港下降。
2010年始,中欧纺织品协议到期,中欧对欧盟进口自中国产的纺织品服装采取双边监控。中国对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2010年各月(除2月外)的出口增幅都在20%以上。全年累计对欧盟出口388.8亿美元,增长38%,增幅远远超过对全球纺织品出口的平均水平。其中,服装出口增长42.5%,纺织品出口增长23.7%。
对美国的出口波动频繁,月度出口涨跌互现。但总体而言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服装增长乏力。全年对美国出口共计253.7亿美元,仅增长1.8%,增幅近10年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其中,服装出口下降1.2%,纺织品出口增长11%。尽管对美国的出口增速放缓,但我国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依然保持扩大的趋势。据美纺织品服装办公室统计,2010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MFA项下纺织品服装占其进口总额的35.1%,较2009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其中服装占32%,提升1.2个百分点。而且,自中国进口服装单价提升3.95%,纺织品单价提升6.1%,价格增幅均超过其自全球进口总水平。
日本是最为稳定的出口市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加之人民币对日元贬值,我国对日全年的出口均保持平稳增长。累计出口213.2亿美元,增长8.3%,与对全球整体出口增幅持平。其中,服装出口增长7.2%,纺织品出口增长13.7%。
(四)出口企业数量保持增长,企业出口集中度提升
全年出口企业累计达到60000余家,比2007年增加了1800余家。大型企业出口保持增长,民营企业在全国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保持在48%,与上年持平。出口额增长10%,三资企业增长10.5%。进口则只有民营企业保持增长,国企和三资企业分别下降了5.3%和1.3%。出口仍以量为主,“便宜”服装出口量并未缩减。全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指数为110.5%,价格指数为97.7%,说明整体出口数量增长、单价下降,出口仍是以量取胜。其中纺织品价格指数为91.2%,数量指数为127.8%,出口价格下降较多。服装的价格指数为101.7%,数量指数为102%,出口实现量价齐升,但仍以数量增长为主。纺织品进口下降,服装进口单价提升迅速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纺织出口企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在冲击美、欧等国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对这些国家国内企业资金链形成了较强的冲击。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资金紧缩引发其对外放贷更加谨慎,贷款总量也由持续稳定增长转为近年来的首次大幅减速趋势。根据美联储的统计,2010年,美国商业银行对国内工商企业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约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放贷紧缩使得美、欧等国的进口商融资难度增加,资金周转情况比从前明显恶化,而对我国纺织企业的直接影响是国外进口商的偿付能力下降,出口交货后回收货款的风险比金融危机前大大增加。根据调研情况,虽然目前国外进口商因资金周转不灵拒绝付款还属极个别现象,但美、欧进口商付款周期在最近几个月中明显延长的情况非常普遍。一般来说,信用比较好的进口商过去在交货后20~30天内就会将预付款以外的余款偿清,但自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付款周期普遍延长到了40~50天。
进口商付款周期延长造成了我国出口纺织企业的资金回笼速度下降,相当于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而在2010年年初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纺织企业的资金环境已经非常紧张。尽管现在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松动,但对于多数处于微利状态的纺织企业来说,资金环境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彻底有效改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引发的资金回笼效率下降显然会进一步增加纺织企业的资金压力,直接影响到原料采购、工资发放、银行还款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多个环节。
三、纺织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我国金融行业受到的冲击是非常有限的,这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度和开放水平相对较低,而与金融业不同,我国的工业制造业,特别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出口型终端消费品制造行业都是高度市场化、高度开放的产业,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将通过市场逐步渗透进来,这些产业正在面临着比其他行业更多的风险。
对于纺织行业来说,要重视和正视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要认清风险,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金融危机虽然引发了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但服装、家纺产品毕竟是生活必需品,相对于绝大多数生活消费品来说需求弹性还是相对更低的,国际市场需求总量并不会出现非常大规模的萎缩。同时,有13亿人口的庞大内销市场作为支撑,国际市场略有萎缩并不能对中国纺织工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调整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产业链配套、劳动者素质等方面仍然有着与东南亚邻国不能比拟的竞争优势,源自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危机不能使中国纺织工业成为夕阳产业。全行业企业和行业协会都应当从全局角度看清行业发展的前景,坚定发展信心,从长远规划行业发展。
(一)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费用。在发达国家居民购买能力下降的情况下,物美价廉必然是消费者和采购商共同的首要选择,出口企业议价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固然是产业升级的首选出路,但对于出口中占最大比重的面向大众的产品来说,降低单位成本和费用来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显然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选择。
(二)提高应用金融产品、保险产品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现代的、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出口信用保险等,合理规避汇率风险和出口结算风险。
(三)有效控制企业的投机心理,在现阶段汇率波动大、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减少在原料采购等方面的投资性投入。
(四)规范交易,按照正常程序获取资信较好的银行开具的信用证以及进口商预付款等,降低交易风险。
(五)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接单,避免因订单交期过长招致的汇兑损失。
(六)主动跟踪相关信息,增加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了解,提高企业决策的预见性等。对于行业协会来说,也应在面向企业的信息提供、国际咨询服务以及面向政府的行业调研、政策咨询等方面积极有效发挥作用,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
2011年对于纺织品服装出口而言可能是更为艰难的一年。尽管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不再受到数量限制,但也面临着重多不利因素:市场容量有限,已趋饱和;出口数量的变化将可能引发进口国与竞争对手的不满,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因此,2011年纺织服装出口或现负增长。危机中同样也孕育着机遇。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抓紧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吸收高素质劳动力,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实现浴火重生。
[1]张燕生,王海峰等.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2008(3):7-10.
[2]杜娟,徐海星,骆建基.纺织品成交下降1/4[N].广州日报,2008-04-20.
[3]魏好勇,高密.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N].中华工商时报,2008-05-12.
[4]马洪.出口型企业转型可以三步走[N].中国经营报,2008-05-13.
[5]刘晓午.评论:出口持续下滑政府减顺不松动[N].中国经营报,2008-05-12.
[6]刘文元.纺织业步履艰难 国家酝酿扶持政策[N].上海证券报,2008-05-08.
(责任编辑:马 琳)
F746.12
B
1002-2880(2011)02-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