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历史变奏
——兼谈近年来的研究及其特点与问题
2011-08-15田海洋
田海洋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历史变奏
——兼谈近年来的研究及其特点与问题
田海洋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了解中国近代德育理论是深入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实际存在形态与发展主题是把握它的二条有益线索,从前者看,它有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等多种形态;而从后者看,它则先后经历了清末公德与私德理论、民初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及民中期后的训育理论三个内容相对各异的阶段。近一、二十年来,对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而也为人们反思与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理论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相较近代德育理论本身实际状况而言,已有研究还与之存在不小差距。因此,有必要在认真回顾与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
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研究
清末的那场思想革命是中国传统伦理开始走出中世纪重围而迈向现代的起点,在此基础上,近代中国的学校德育也开始发生转向,所以这里所言近代主要是指20世纪上半期。德育理论是整个教育理论的重要方面,一定意义上,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历史变奏折射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教育在近代化过程中价值上的追求与走向,因而了解它是深入理解中国近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把握中国近代德育理论走向的双重线索
(一)近代德育理论存在的形态
从实际形态而言,近代德育理论分别有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这些理论形式。
理论首先是思想的一贯,德育理论自然也不例外。我国近代有着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这一点毋庸置疑。近代教育家、思想家灿若星河,在他们关于社会道德以及教育方面的诸多言论中,一般都蕴含着这方面的内容。德育思想虽然是学校德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作为德育理论形态之一,还只是一种前德育理论形态。除此之外,更高一级的形态还有德育论、德育学等。德育论是德育思想相对专门化的形式,中西近代教育史上都有存在,西方更早。它是教育学在近代形成之后的产物,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一部分,通常与课程论、教学论等并列。在西方,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632)中就有“道德教育的方法”(第23章)、“灌输虔信的方法”(第24章)、“论学校的纪律”(第26章)等专门论及学校德育内容的章节。洛克的《教育漫话》(1693)、卢梭的《爱弥儿》(1762)、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康德的《教育论》(180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806)等也都有关于学校德育的重要论述。在我国,清末至民国期间的不少教育学著作,包括翻译、译述、国人编纂、编著、自著等都涉足了德育论。据笔者阅读并统计,这类著作主要有(译著以翻译时间为准):日本学者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 (1901)、牧獭五一郎的《教育学教科书》(1902)、尺秀三郎等著的《教育学原理》(1903)、小泉又一的《教育学教科书》 (1904)、大濑甚太郎的《新编教育学教科书》(1905)、莱茵的《兰因氏之教育学》 (1906-1907)、熊谷五郎的《大教育学》(1907)、波多野贞之助的《教育学教科书》(1907)、林笃奈尔的《教育学》(1907)(此书自日文重译——笔者注)、吉田雄次的《新教育学》(1909)等;国内学者的著作主要有王国维的《教育学》(1905)、缪文功的《最新教育学教科书》(1906)、秦毓钧的《教育学》(1908)、张子和的《大教育学》(1913)、张毓骢的《教育学》(1914)、宋嘉钊等编译的《教育学教科书》(1914)、刘以钟的《教育学》 (1914)、王凤歧的《教育学》(1915)、王炽昌的《教育学》(1922)、孙贵定的《教育学原理》(1923)、余家菊的《国家主义教育学》(1925)与《教育原理》(1925)、舒新城的《教育通论》(1926)、张九如的《三民主义教育学》(1928)、王云五的《教育原理》(1928)、范寿康的《教育概论》 (1931)、朱兆萃的《教育学》(1932)、罗廷光的《教育概论》(1933)、邓胥功的《教育学大纲》 (1933)、吴俊升和王西征编著的《教育概论》 (1935)、汪懋祖的《教育学》(1942)、姜琦的《教育学新论》(1946)、孟宪承和陈学恂合编的《教育通论》(1948)等等。对学校德育问题的关注不仅有利于完善教育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而且也对促进德育理论进一步的专门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教育学理论体系逐步分化,早先的教育学形态遂转变为了教育学科群,于是德育论也就从中分化出来而独立为德育学。20世纪上半叶是德育学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的时期,中外都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在西方,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前,就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论著,如美国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1909)、巴格莱的《学校训育论》(1915)、斯密斯的《建设的学校训育》(1924);德国凯钦斯泰纳的《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1923);法国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1925);英国威尔逊和步南佛的《道德训练的原理与方法》(1924)等等,民国时这些著作大多都有相应中文译本。在国内,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也不少,主要有:梁启超的《德育鉴》(1905)、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1919)、余家菊的《训育论》①(1931)、吴俊升的《德育原理》(1935)、李相勖的《训育论》(1935)、汪少伦的《训育原理与实施》(1943)、姜琦的《德育原理》(1944)、陶愚川的《训育论》(1947)等等。德育学已是独立、专门与系统的德育理论形态。当然,它还不是最高的德育理论形态。可以想见,就如同教育学由“单数”而“复数”变化那样,德育学也必将成为德育学科群。事实上,随着德育学形态的分化,目前一个包括众多德育学科在内的德育学科群业已存在,而在众多德育学科研究基础上就必然会需要一种整合各方面研究成果的一般理论形态,即研究学校德育领域中一般理论问题的德育原理。不过,客观说来,中国近代德育理论发展还未能达到此种形态水平和产生相应的研究需要。
(二)近代德育理论发展的主题
从主题发展而言,近代德育理论先后经历了清末公德与私德理论、民初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及民中期后的训育理论三个内容相对各异的阶段。
清末对公德与私德的探讨起于国民性改造的需要。甲午之战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后,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等为首的一批具有进步视野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深刻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认为只“变器”不足以救中国,只有“变器”复“变道”才是救亡之根本。维新人士提出的“变道”主要包括政治与教育二途,就教育来说,以严复提出的“三民”说为开端,他将“新民德”作为改造教育以挽救国家危亡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梁启超等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作为改造国民性的核心。戊戌变法失败,尤其庚子事件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清王朝名副其实地成为列强共管之地,亡国之祸已经真实地摆在了人们眼前。此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都急切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新民德”方面,他们在二个层面延伸了严复的思想,即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在《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论政变为中国不亡之关系》、《爱国论》、《国民十大元气论》、《呵旁观者文》、《论中国救亡当自增内力》、《论中国今日为人群发达之期》、 《独立说》、 《说奴隶》、《论支那人国家思想之弱点》等一系列激情洋溢的文章里,他们不仅大胆而尖锐地抨击了封建专制之弊,而且也深情呼唤国民不要做旁观者,更不要做奴隶,要及早从奴性中挣脱出来,做知自由、懂文明、有德性的新国民,并去创造一个独立的、有主权的新国家。同时还大量介绍了西方近代以来著名学者的思想,希望予民新知,以启民智,以淳民德。像梁启超在日期间,就向国内较系统输入了包括伯伦知理、孟德斯鸠、斯宾罗莎、霍布斯、卢梭、培根、笛卡尔、边沁、康德、黑格尔、弥勒·约翰、圣西门、洛克、斯宾塞等近代欧洲主要大家的思想,其中主要是他们的政治伦理道德思想。通过对国民性的这种批判与改造,其目的就是要唤醒并引导国人一种公德意识,它集中体现为以强烈情感为基础的爱国心。一边是呼唤国民的公德意识,一边也不忘对作为传统伦理的私德进行淬沥和重新设计,这就是梁启超“道德革命”的完整内涵。他们的努力在清末凄凉晚景上推动了一场以改造私德与弘扬公德为主旨的教育革新运动,其影响不仅牵动了当时社会各个政治势力,而且整个教育宗旨也因之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尚公”篇有云:“所谓尚公者何也?列强竞起,人第见其船坚炮利,财富兵雄,以为悉由英雄豪杰主持之,故国以强盛。而不知英雄豪杰,间世一出,不可常恃也,所恃以立国者,乃全国之民之心力如潮如海如雷霆而不可遏,相亲相恤相扶助而不可解耳;其所以能致此者,皆在上者教育为之也……今欲举支离涣散者而凝结之,尽自私自利者而涤除之,则必于各种教科之中,于公德之旨、团体之效,条分缕析,辑为成书,总以尚公为一定不移之标准,务使人人皆能视人犹己,爱国如家;盖道德教育莫切于此矣。”[1](PP.219-220)
辛亥革命终于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帝制,并初步确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为了适应和巩固新政权的需要,教育目标也就需要由清末的臣民向此时的国民或公民转变,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也同样如此。为此,蔡元培在民元出掌教育部时即提出了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共和体制的初步确立是民初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发生的重要背景,然而,除此之外,它的产生还有更复杂的因素。
首先,清末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及公德思想的发展影响了人们对国民形象的预期。像梁启超“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欲其身之长生久视,则摄生之术不可不明;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2]等关于民与国关系的新设想,无疑对近代公民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其次,辛亥革命虽然成功推翻了千年帝制,促成了民主共和,但革命旋即失败的事实,又不得不让人对民德进行深刻反思。陈独秀发出了“只有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3]的呐喊,就是对此进行反思的产物。他认为“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4]于是,在新文化运动特定历史场景下,对旧道德的批判便构成了当时所谓“价值重估”的重要一环,它同这一运动中其他思想解放主题,如中西文化、现代哲学、宗教批判、民主政治、科学思想等一起焕发出了新思想和新制度得以扎根所需要的自由空气。再者,不断勃兴的民主教育思潮及学生自治运动,也使得民初的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最后,西方公民 (道德)教育知识的大量传播,则直接起到了参考与启示作用。面对民初的社会现实状况,一些有识之士认为,若共和真正期之可行,则非全国人民具有公民资格不可。而公民资格的养成,又非朝夕可就,非提倡公民道德、注重公民教育不可。于是,他们将英法德美等国公民 (道德)教育理论与知识大量介绍到国内,像《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等当时重要的教育期刊都是这方面工作的佼佼者。正是在以上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清末的公德思想便明确发展为民初教育的公民道德要求。
洪宪帝制失败后,中国即陷入了大小军阀割据的四分五裂的局面,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的十余年间里,中国社会总的来说是处在一个极度缺乏权力中心的时期,而相反地在思想领域则基本上是一个由自由、平等、民权向着民主科学一路狂飙突进的时期。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一方面因政权暂时实现了统一,使人对未来社会充满着期待,而另一方面又因训政的实施在政治上排斥异己以及在思想上加强控制。正是出于对政府与学校教育、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等关系的思考,政府当局对学校德育很为重视。这一时期,训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由于政府当局对教育所采取的系列控制举措与民主潮流相龃龉,故作为这一时期学校德育主导形式的训育就是在期待与困惑、妥协与斗争、批评与控制等诸多矛盾中曲折发展。若从训育思想的完整演变来看,它源自清末,兴起于民初,发展并完成于民国中后期。从最初的学校管理实践到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过程中,训育的地位与作用逐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教育理论研究者更是对此进行了努力探索,致力于构建一种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训育理论体系。
二、近年来关于近代德育理论研究的情况
最近一二十年来,国内教育界对中国近代德育投入了较多关注,其中不少是从理论角度来进行,希望借历史研究能够为反思与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提供有益借鉴。以下就先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个回顾,然后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作些探讨。
(一)关于近代德育思想的研究
这是目前关于近代德育理论研究上取得成果相对丰富的一个领域,成果形式既有单篇论文,也有著作。单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一些知名教育家的德育思想,像陶行知的生活德育思想、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等,并且这也是一直以来为研究者很感兴趣的论题。此外,如黄炎培、张伯苓、杨贤江、张骞、郑晓仓、徐特立等,以及像梁启超、胡适、章太炎、孙中山等一些思想家、革命家的德育思想也得到了程度不等的关注。著作形式主要有二种:一种是把某个教育家的德育思想作为其完整教育思想的一个部分来进行研究,如《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宋恩荣主编)中的《严复教育思想研究》(崔运武,1993)、《舒新城教育思想研究》(崔运武,1994)、《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梁吉生,1994)、《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田正平,周志毅,1997)、《陈独秀李大钊教育思想研究》(童富勇,张天乐,1997)等;《鲁迅教育思想研究》(孙世哲,1988)、《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韦杰廷,邓新华,1992)以及《三湘教育家研究丛书》(滕纯主编)中的《杨昌济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李沛诚,1998)等都是这样。此种研究由于有人物的整个教育思想作为参照背景,故而论述时较单篇论文要相对全面客观。
另一种是专门德育思想史的研究,它是一种更为专业的研究。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中国德育思想史》(江万秀,李春秋,1992)、《中国德育思想史》(于钦波,1993)、《中国德育思想史》(张锡生,1993)、《中国德育思想史纲》(罗炽,1998)、 《近代中国的道德演变与德育理论》(1840-1919)和《现代中国的道德演变与德育理论》(1919-1949)(冯克诚,1998)等。就研究特点来看,这些著作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以人物道德 (教育)思想为主线,以反映不同时期德育思想内容及其变迁为主,基本上坚持了正统德育思想研究的风格,江万秀、于钦波、罗炽的研究体现了这种特点。但此种方式下的研究,人物本身的选择往往是关键。另一类则是以广义德育主题的转换为主线,不限于道德教育范围,张锡生和冯克诚的研究体现了这种路线。当以主题转换为研究主线时,代表主题事件的选择与评价则是较为敏感之处。实际上,德育思想史这二种不同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反映了研究者对德育本身不同的理解:在前一种,德育是为“小德育”,即道德教育;而在后一种则为包含了政治、思想、品德、法律等多种意识教育在内的“大德育”。
(二)关于近代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与德育价值观念变革的研究
有关近代德育课程、教材、教学演变的研究,侧重于对相关德育课程变更、教学状况以及教材演进情况进行概述,勾勒其大致概貌,为人们了解近代中小学德育课程、教材、教学情况提供基本的事实根据。目前代表性成果主要有:《中国近代课程史论》 (吕达,1994)在研究中国近代课程思想时,涉及到了中学德育课程的演进;《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张志建,1994)和《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史》(高谦民,1995)都以专门章节 (前者为第三、四章,后者为第五、六章)对近代中小学各种德育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作了论述;《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王建军,1996)在论述中国近代教科书演变时也涉及了修身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陈侠,2007)探讨了小学公民科的教学问题。而《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郑航,2004)则更进一步,在提供课程演变事实基础上,更侧重于课程演变内在动因及课程自身结构的分析。
对以课程为核心的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德育价值观变迁的脉络及变革的内在动因。代表性著作主要有:《变革与创新: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黄书光,2007)、《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 (黄书光,2008)。前者对清末民初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的德育制度、德育目标以及德育课程的变革作了细致分析;而后者则围绕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论述了“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等内容,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把握价值观念变迁制约下的德育转型进程以及近代德育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另外,也有学者对中日近代德育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中日两国在传统文化上有着较深的认同,而近代中日两国的命运又是如此悬殊,这其中的深刻原因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研究者的兴趣。论著《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 (王凌皓,2005)就较为系统研究了中、日近代道德教育各自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及在近代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就“和魂洋才”与“中体西用”的道德教育理念作了各自比较深刻的分析,从而对理解中日两国近代不同处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 (田正平主编1996)中的《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田正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周谷平)、《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何晓夏,史静寰)等,分别就留学生、西方教育理论思潮以及教会对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也包含了对德育的影响,因而对理解中国近代德育价值观变革也同样富有启示作用。
(三)关于学校训育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训育一词基本上从教育话语中消失。近来,尽管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增多,但总的说来,研究成果还相当有限,除了在人物德育思想研究中偶有涉及外,少数教育论著也有论及。如《现代中国的道德演变与德育理论》(冯克诚,1998)、《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王伦信,2002)、《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郑航,2004)、《中国德育问题》(陈桂生,2006)等,这些著作中都以一定章节程度不等地论述了训育。冯克诚、郑航、陈桂生的研究主要就学校训育的演变作了论述,而王伦信的研究相对而言则稍为系统。冯氏在其研究中运用国民政府相关政策法令阐述了以三民主义为宗旨的训育变化过程;郑航的研究勾画了1927年之前训育体系初步形成及变化;陈桂生的研究对训育的由来以及根据地训育的演变等问题作了扼要的介绍;而王伦信的研究则对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学训育作了稍为系统的梳理,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中学训育理论与实施的基本情况,但对训育的实质、训育理论的结构、训育变迁的动力、训育理论的意义等问题,作者还未入论深及。
(四)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
公民道德教育是民初早开的一株教育奇葩。在这方面,除了有关近代人物德育思想研究中稍有涉及外,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公民道德论》(焦国成,2004)一书用简短篇幅论述了近代公民道德教育由严复的“新民德”计划,经梁启超的“国民公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再到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这样一个演变过程。《近代德育课程史》(郑航,2004)通过对民初和五四运动期间的德育观变革、德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分析,考察了公民道德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变化。《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重构》(李喜英,2007)则以一定篇幅论述了自戊戌变法至1920年间,在以个人启蒙为核心任务的“道德革命”宗旨下,传统道德教育如何实现向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初始转型,以及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发轫。以上这些研究将民初公民道德教育的由来、演变、转变动因、教育实施等方面的问题逐一作了揭示,是我们了解我国公民道德教育历史的重要根据,而对当下公民道德教育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研究特点、问题与展望
从已有研究来看,目前关于近代德育理论的研究确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特点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研究时间选择上,总体说来,以清末民初与五四运动时期为主,而对之后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德育关注较少。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德育理论整体发展情况究竟怎样,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然而,有关证据表明,近代德育有可能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得到研究的恰恰是在这个时期。
其二,在研究领域与重心上,德育思想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方面一直深受研究者关注。在德育思想的研究上,又以侧重介绍和阐发其现实意义为主,而相对轻视其历史意义。关于德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方面,高等学校的情况到底如何目前研究还很不够。而对课程演变的关注虽然已由一般介绍走向了对内在动因的探究,但普遍是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切入,而回避了各个时期广泛的政治性诉求,以及这种诉求与文化或严肃的学术诉求之间持久与复杂的张力。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已有研究同近代德育理论自身实际状况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今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
首先,对近代德育理论的研究要整体揭示其变化发展。近代德育理论在它各理论形态以及各发展阶段上所取得的成果还未能完全为目前已有研究所反映,在前一方面,除了德育思想的研究外,德育论及德育学形态的德育理论还缺乏依据现有资料所进行的研究;而在后一方面,清末的公德与私德、民初的公民道德、民中期后的训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由此造成各个阶段学校德育主题不很明朗,以及各阶段德育主题之间衔接与转换的复杂动因至今也尚未得到妥当解释。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近代德育由思想到理论发展变化的完整轨迹与整个理论体系在已有研究中还没有被清晰显现出来。因此,进一步研究的重要任务是要能够理清这一点。
其次,对近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务必进一步解放思想,同时也必须做到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以往的研究习惯上以五四运动为界把20世纪上半期的德育思想分为前后二个相对时期。就五四以后的德育变迁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各个时期根据地德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自此至新中国成立的30年里,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最终取得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中宝贵的德育经验当然要认真研究并及时加以总结。然而,另一方面来讲,无论是北洋政府时期还是国民政府时期,政治上的腐败都不可能完全阻挡已经觉醒起来的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群体对民主政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在学校德育上,无论是中小学的德育实施,还是以大学为主体的德育理论研究,也都会体现出他们的觉醒意识与进步要求。在这方面,选择部分进步人士来进行研究只是其中必要的一步,而对不同时期的德育制度以及出版的德育著作等予以客观研究也同样不可少。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够清晰还原近代德育理论的真面目。
[注 释]
① 关于训育一词,尽管民国学人理解有些不一,基本来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普遍是认为训育即是德育,如余家菊、李相勖、吴俊升、汪兆伦等皆持此种观点,而且训育以陶冶人的道德品格为核心,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广义训育还是狭义训育,都是一致的。可参见余家菊译述:《训育论》,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第1页;吴俊升编:《德育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李相勖著:《训育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汪少伦著:《训育原理与实施》,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第2页等。本文也在同样意义上使用。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一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J].青年杂志,1916,1(6).
[4]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J].新青年,1916,2(3).
Varia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in Modern China——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s well as Its Features and Problems
TIAN Hai-yang
(School of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28,PRC)
To know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in modern China is an important way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modern education.We can grasp it by its real form and its development them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Chines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y has its various forms, and a process,from its theme,experienced from morality and personal morals to citizen moral then to school discipline.Over the past 20 years,the research on Chines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y in many fields has made much progress,and also provides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 to reflect and construct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However,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y,the research has itself considerable disparit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in earnest.
modern China;moral education theory;research
G529.5
A
1674-5779(2011)02-0111-06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
2010-12-1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2010SD484ZD)
田海洋 (1968-),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安徽巢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学校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