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策略刍议

2011-08-15门献敏

地方治理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公益性贫困地区农民

门献敏

(信阳师范学院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策略刍议

门献敏

(信阳师范学院 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城市要为农村文化扶贫工程服务;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目标。

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策略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治贫”必先“治愚”,“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1]针对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农村文化水平落后,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观念习俗滞后的现实,切实提高认识,多策并举,认真开展农村文化扶贫,丰富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生活,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内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对于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一般来说,扶贫开发的对象是人们普遍关心的弱势群体,扶贫开发的区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这些地区也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农村贫困人口为本,围绕他们的基本需求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切实转变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从整体上把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和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人口压力为劳动力资源优势。

(二)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众所周知,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是为了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有效措施。它既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村广大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历史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人们思想观念保守,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封闭,现代文化知识匮乏,这种状况对农民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现象还具有代际传递的效应,进而出现“文化遗传”的现象,形成文化的“穷困链”[2],从而导致世代贫困。为了推动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我们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要求出发,高度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只是完成这项历史任务的一个阶段性胜利。”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一方面在农业内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素质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力需求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种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而要消除绝对贫困,就必须依靠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通过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切实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素质,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现代价值观念,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脱贫致富的变革中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的现实依据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公益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问题,在我国农村广大贫困地区“文化贫困”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搞好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农村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根本原因。

我国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人口大国,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基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力水平、交通等条件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原本就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与内地及边远地区的差距更是进一步迅速拉大。部分收入高的农村文化设施齐全,农民的文化生活已与城市居民相近,以浙江华西村为代表的一批亿元村甚至建起了乡村公园、豪华歌舞厅等。而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看戏、看电影难的问题仍未解决,“老、少、边、山、贫”地区农民的文化生活更是极为贫乏。贫困地区现在保留下来的文化站,也大多是设施简陋、破旧,有些地方的文化站甚至在破庙或破棚下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因此,农村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是必须大力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人才扶贫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

就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而言,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和财政困难状况的影响,贫困地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部分乡镇没有设立专门文化工作机构,没有专职文化干部,即使有文化专干的也是身兼数职,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很有限,客观上造成了文化干部是“姓文不干文”、“专干不专用”的现象,缺少专门人员来抓[3]。有的文化专干就根本不去考虑文化业务工作,导致绝大多数的文化站常年没有或很少开展文化活动,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文化专业干部队伍工作基础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专职文化人员本来就少,或过多地兼职,有的身兼秘书、通讯员、计划生育员、打字员和片长、村长等数职,文化倒成了他们的“副业”;二是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许多人被不恰当地当作临时工、计划外用工清退;三是文化专干长期不能转正,经费少,待遇低,不愿再从事文化工作。因此,破解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薄弱的困境,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贫困地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农民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致使在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一是受市场性障碍影响,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只允许有一个剧团,每个乡镇只有一支电影放映队,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二是受民营电影放映队、民营剧团发育不良性障碍影响,由于历史积淀和具体政策等多方面原因,在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仍有许多地方农民看戏、看电影难的现象表现极为突出;三是受国有电影放影队和剧团演出功能萎缩性障碍影响,想让贫困地区农民都有机会欣赏国有电影放影队和剧团的演出,只能是一个不切现实的美丽幻想,至于更贫困的农村和牧区,农牧民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贫困地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客观要求。

(四)消除农村“负文化”现象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的“负文化”现象。一些贫困地区封建迷信活动泛滥,而且有扩大和蔓延之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手相学、风水学等封建迷信活动悄然兴起;有的地方伪科学文化乘虚而入,低俗文化大量涌现,严重毒害青少年的心灵;有的矿区周围贫困农村嫖娼卖淫现象泛滥,刑事案件日益增多。传统的扭秧歌、听评书、看大戏、乡村广播被一些格调低下、内容庸俗的 “垃圾文化”取而代之,文化的落后不仅使经济发展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成为滋生社会丑恶现象和犯罪的温床。因此,消除农村 “负文化”现象是开展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战略选择。

三、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对策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化不发展,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社会难以和谐进步。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扶贫的理念,切实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加以实施。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般说来,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在提高其重要性认识的同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其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4]这为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通过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这个载体,把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精心制定各自的文化扶贫工程计划,明确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的目标、手段、途径、步骤、物质保障、监督检查,以至验收认定等等;要增强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作的目的性、预见性、计划性和主动性;要切实把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作列为基层领导干部的责任目标与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千方百计筹集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资金。

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扶贫的主渠道和载体。由于多方面原因,资金不足、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匮乏是农村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帮扶力度,努力增强扶贫开发工作合力,从资金、政策、工作部署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想方设法筹集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资金,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多种筹措方法:第一,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的力度。在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严格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现象的发生;第二,加大扶贫信贷资金到户工作的力度。要继续抓好将中央财政贴补资金下放到县、由各县公开公正选择贴息银行的信贷扶贫试点。选择中西部若干省份,采取建立担保资金的办法,开展扶贫信贷资金到户试点工作;第三,积极开展以文补文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开辟新的财源,采取优惠政策引进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港、澳、台资、侨资、外资等。通过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资金的筹措,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和提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以解决目前农村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差距大的问题。

(三)城市要积极为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新时期,城市要积极为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提供服务。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城市要发扬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农村科技扶贫的力度,加大对农村科普的资金投入力度,开展文化科技普及活动,建立农村科普保障体系;二是要大力推进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的信息网络化,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继续抓好 “希望工程’、 “1+1助学活动”等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为农民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三是城市文艺单位要送戏、送电影下乡,由文化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组织新华书店、图书馆、博物馆下乡送书、借阅、巡展等活动,以集镇为载体,加强城市文化市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辐射和承接,带动农村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由 “输血”到“造血”扶贫模式的根本性改变,[3]探索有效减少贫困人口的新途径。

(四)切实抓好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公益性文化队伍的整体政治、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公益性文化扶贫工程的实施,关系到贫困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县、乡、村、组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网络,并有效地发挥各级文化人才的重要作用,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说来,一是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稳定贫困地区农村文化队伍,想方设法解决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专干转干难的问题,以保障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之中;二是要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骨干队伍的建设,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三是要以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切实提高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

(五)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乐民、文化富民”。

“文化乐民”,就是要发挥文化的娱乐教化功能,在享受文化愉悦中,提高文明素质,激发进取精神,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文化富民”,就是要发掘文化的经济功能和产业属性,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农民更新致富观念,拓宽致富门路,增强致富本领。“文化乐民”与 “文化富民”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互为条件、互为途径,统一于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根本要求上。具体说来,实现 “文化乐民、文化富民”,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教育农民、培养农民、发展农民,切实发挥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共同建设者,成为文化发展成果的共同享有者。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农村文化发展的现有基础和条件,逐步深化思想教育,发掘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特色和品牌,壮大文化实力;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增加农村文化的含量,把根植于人民群众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出来,直接惠及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体,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带来的经济实惠,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1]陈勇彪.“文化扶贫”为建设新农村出力[J].观察与思考,2008,(9):55.

[2]曲崇明.文化扶贫:问题与对策 [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2):59.

[3]王慧军,程春华.基于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95.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G240

A

1008-6463(2011)02-0060-04

2011-02-2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BSH006);文化部文化艺术科研项目(10DG37)。

门献敏(1964-),男,河南镇平人,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

责任编辑 查昆岩

猜你喜欢

公益性贫困地区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饸饹面“贷”富农民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