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南亚研究》2010年目录汇编

2011-08-15

东南亚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东南亚印尼华人

《东南亚研究》2010年目录汇编

东南亚问题评论

论跨国公司与东盟电子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林丽钦 (1-4)

从政治层面看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 张 月 (1-9)

发展中国家国内武装冲突终止的条件分析——以印尼亚齐问题的解决为例 胡文秀 孟东伟 (1-16)

泰国国王宪政地位的流变 龙 晟 (1-23)

1988年以来欧盟对缅甸的立场与政策浅析黄云静 (1-28)英国东南亚特派员与粮食供应 (1946—1948)杨文娟 (2-56)

民主转型环境下的当代马来西亚印度人族群抗争运动阮金之 (2-62)

试论多重切割下的东南亚阶级关系陈衍德 胡越云 (3-4)

浅析泰国天然橡胶业的发展 郭又新 (3-11)

印尼民间力量在反腐斗争中的角色与作用——以2009年印

尼根除腐败委员会领导人事件为例 朱刚琴 (3-18)

浅议马来西亚的非法移民问题 文 峰 (3-23)

新加坡电子交易法的前瞻表征及启示 李 静 (3-28)

试析泰国政治动荡的周期性 (泰国)张美君 (3-35)

2010年缅甸大选与缅甸外交 王子昌 (4-4)

缅甸2010年大选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林锡星 (4-11)

缅甸与孟加拉国关系中的罗兴亚难民问题——孟加拉国的视角 (孟加拉国)Utpala Raham丁丽兴 (4-18)

全球金融风暴下的印尼银行业——基于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比的视角 刘才涌 于晓璐 (4-24)

论2009年菲律宾旅游业的发展 吴金平 (4-32)

菲律宾的业务流程外包与信息产业:发展、动因及前景陈凌岚 王学鸿 (4-36)

印尼的地方自治:实践与挑战 许利平 (5-4)

马来西亚“513事件”与“308政治海啸”的比较——兼论“308政治海啸”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廖小健 (5-9)

论东盟决策过程中的第三轨道外交 周玉渊 (5-15)

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军人政治 (印尼)梁孙逸 (5-22)

阿拉伯国家在菲南和平进程中的作用 孟庆顺 (6-4)

试论当代菲律宾国内的三种政治形态 彭 慧 (6-11)

印度尼西亚油气产业的发展与改革 吴崇伯 (6-17)

文莱海上安全政策初探 鞠海龙 (6-24)

试论越南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之举措——兼论其与越南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 邓应文 (6-29)

欧盟—东盟合作的动因、机制及前景分析 徐 静 (6-37)

亚太政经观察

南海问题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李金明 (1-35)

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援助研究 吴伟杰 (1-42)

东亚共同体建设:关于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刘阿明 (1-49)

东亚区域化的进展——基于核心价值与发展路径的探讨于海洋 (1-58)

国际谈判中的议题联系 周 舟 (1-64)

东南亚国家对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1945—1970) 孙建党 (2-68)

韩国与越南:伙伴关系的缘起与前景 张明亮 (3-42)

韩国—东盟FTA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的影响分析李明权 (3-48)

论中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对自然人流动制度的突破及其启示 李建男 (3-56)

东盟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和反应——以东盟大国平衡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例 罗炜东 黄 忠 (3-61)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缘起、现状及影响孙晓玲 (3-67)

中日韩三国纺织服装品在东盟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邝艳湘 向洪金 (4-41)

ASEAN ISIS与亚太安全制度建构:以ARF机制为核心的分析沈 鑫 冯清云 (4-48)

鸠山“友爱”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日本新亚洲政策的影响姚奇志 (4-54)

2001年以来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资本流动与应对之策翁东玲 (5-27)

关于“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的比较研究——以东盟为例 张宇权 (5-34)

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的援越抗法抉择陈 宾 吕彩云 (5-40)

日本重返东南亚的多边途径探析——以亚洲开发银行为例刘兴宏 (5-44)

试论东亚地区文化的共性与特性——以天人合一思想在中日两国茶事活动中的不同体现为例潘洁敏 陈多友 (5-50)

东亚制度性一体化视角下两岸关系发展刍议顾 静(6-44)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浅论——基于印度的视角郭秋梅 周聿峨 (6-51)

华侨华人研究

棉兰华人印象 曹云华 (1-70)

出国留学六十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1949—2009年)程 希 苗丹国 (1-79)

从社会结构视角看东南亚华人宗教信仰——以马来西亚华人宗教为例 高伟浓 汪 鲸 (2-74)

马来西亚华人家庭语言的转变(马来西亚)洪丽芬 (3-73)

试析1949年至1950年间印尼保守华人群体的动摇与分化许振政 (3-79)

对立与合作:马来西亚华人政党与伊斯兰党关系的演变范若兰 (4-59)

华侨华人国籍法律问题新论 刘国福 (4-67)

国族塑造与族群认同——二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建构中的华族身份认同变化 骆 莉 (4-75)

试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总会组织的发展——以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为例 郑 达 (4-81)

华人与东南亚经济(马来西亚)文平强著 许光达译 (5-55)

当代马来西亚华文报刊文本中的教育权利诉求骆 莉(5-65)

印尼棉兰华人参政浅析——以2010年棉兰市长选举为例周艳玲 (5-72)

论东南亚泉州籍同乡社团与祖籍地的联系 林联华 (5-79)

东南亚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与制约因素许 梅(6-58)

战后国民政府对缅遣侨问题初探 孟宪军 纪宗安 (6-66)

1929年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研究: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 冯 翠 夏 泉 (6-72)

丘逢甲与南洋华侨 冀满红 赵金文 (6-79)

东南亚社会、历史与文化

艰难的自我建构——解读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 李志颖 (1-88)

略论17-19世纪望加锡在马来群岛的贸易角色冯立军 (2-79)

越南地名的语源分类初探 陈继华 (2-85)

简析日据时期马来亚印度人的独立运动 石沧金 (3-85)

缅甸与泰国的重要跨国民族——克伦人 赵永胜 (3-90)

多元族群社会中的宗教认同:对吉隆坡一个穆斯林社区的田野研 马 强 (4-89)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民间故事 张玉安 (5-85)

从“可浓津”到“点心”——中国点心在泰国传播的历史考察 吴圣杨 马健瑜 (5-90)

老挝汉语教学现状研究 蒋重母 邓海霞 付金艳 (6-84)

东南亚地区形势综述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0年 曹云华 (2-4)

2009年马来西亚政局评述 庄礼伟 (2-11)

新加坡2009:经济、政治与外交 张振江 (2-17)

2009年菲律宾政治、经济与外交形势回顾吴金平 鞠海龙 (2-23)

政治发展理论观照下的缅甸2009 王子昌 (2-28)

2009年越南政治经济形势回顾与前景展望许 梅 (2-35)

2009年泰国政治、经济和外交形势 陈建荣 (2-43)

印尼经济: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李皖南 (2-50)

语言研究

日本明治启蒙思想家西周的语言文字观考述刘小珊 徐 臻 (1-91)

期刊研究

《东南亚研究》杂志五十年 (1959—2009)——历史沿革、阶段特点与编辑方针 吴宏娟 (2-89)

书评

“窥园细看百卉动”——评《当代东南亚伊斯兰:发展与挑战》 刘精忠 (3-95)

文化研究

17世纪西方传教士对东方占星术的认识——对陆若汉《日本教会史》的解读 刘小珊 (6-92)

其他

《东南亚研究》2009年目录汇编 本刊编辑部 (1-95)

来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2-95)

“青年园地”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3-96)

书讯 本刊编辑部 (4-31)

猜你喜欢

东南亚印尼华人
何为“华人”?
印尼出手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