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的护理
2011-08-15赵新梅
赵新梅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了258例小儿麻疹患儿。男性136例,女性122例,年龄6个月至8岁。其中肺炎145例,心力衰竭10例,合并喉炎1例。本组258例患儿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7~20天痊愈出院。
临床表现
1.病因与发病机制:麻疹病毒属黏液病毒,仅一个血清型。该病毒在外界生活能力不强,不耐热,但耐寒,加热55℃经15分钟即被破坏,含病毒的飞沫,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在流通的空气中或日光下半小时失去活力,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2.病理:皮疹因真皮内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单核细胞侵润并渗出所致。由于表皮细胞坏死、变形引起脱屑。由于崩解的红细胞及血浆渗出血管外,使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麻疹黏膜斑与皮疹病变相同。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麻疹并发症多且重。应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出疹期如透疹不畅,疹色暗紫,持续高热,咳嗽加剧,鼻扇,喘憋,发绀,肺部罗音增多,为并发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可致心力衰竭;患儿出现频咳,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吸气样呼吸困难,三凹征,为并发喉炎的表现;患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为脑炎的表现;患儿还可导致原有结核病恶化。如出现上述表现应予以相应护理措施[1-2]。
2.用药观擦:合并感染是,遵医嘱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避免耳毒性、肾毒性的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查对。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A,注意观察治疗效果,防止维生素A中毒。不宜用退热剂以免影响透疹。
3.饮食护理:前驱期内应保持患儿卧床休息,并安排静态活动,卧床休息至发热、咳嗽消失为止。患儿高热,不显形失水增加,消化能力差,饮食应予易消化、营养丰富、多水分的流食,半流食为主,注意补充水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因麻疹时维生素A需要量大,可以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果汁,随体温降低、病情的好转,渐渐恢复正常饮食。
4.发热护理:麻疹患儿体温可高达40.0℃以上,部分可并发高热惊厥。高热应采取降温措施,但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不利于皮疹的出现,故应监测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向家属解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物理降温宜用温水浴,禁酒精浴,防止酒精对皮疹的刺激。
5.皮肤护理:减短指甲,防止抓伤。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和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浴更衣1次(忌用肥皂)。腹泻患儿注意臀部清洁,及时评估透疹情况,如透疹不畅,可用鲜姜煎水服用并抹身(需防烫伤),以促进血循环,使皮疹出齐,出透,平稳度过出疹期。
6.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免受凉),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尽量保持安静,使患儿能充分休息。如患儿有畏光,则光线要减弱,避免光线直接刺激。患儿宜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病室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患儿衣被几玩具曝晒2小时,减少探视,预防继发感染。
7.五官护理:室内光线宜柔和,勿揉眼睛,常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滴入抗生素眼液或涂眼膏(动作应轻柔,防眼损伤),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加强口腔护理,多喂开水,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液含漱。
8.合并症的护理
(1)肺炎: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原因绝大多数是并发肺炎。
(2)体位:呼吸困难时,应给患儿取半卧位,婴幼儿可将头颅部垫高,以减轻呼吸困难.帮助病人翻身、排痰,保持病人舒适。
(3)吸氧:呼吸困难伴有紫绀应给予氧气吸入,可采用塑料漏斗法,用系带固定于两耳,效果较好。根据患儿的缺氧情况决定氧流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注意湿化瓶内的水温保持在50~60℃,再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改善情况,注意氧中毒。
(4)维持静脉通畅:及时开放静脉,有利于及时用药,是抢救和治疗的关键,应选择适当的血管穿刺,并牢固固定,要尽量保护血管提高进针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药液有无外漏现象,严格控制液体的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一般小儿为20~30滴/分,合并心衰的小儿应以12~15滴/分为宜。
(5)喉炎:保持室内空气温暖湿润,避免干燥和烟尘刺激.颈前部可用湿热敷,定时雾化,呼吸道分泌物多者应及时清除。咳嗽剧烈者可用镇咳药,选用1~2种抗生素合用,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健康教育
由于家长相关传染病知识的缺乏,对患儿的病情、治疗、隔离、预后以及传染情况不了解,会产生急躁、焦虑、担心等心理反应。医务人员应耐心向家长解释隔离的重要性,消除家长的焦躁情绪。向家长详细解释有关护理注意事项,协助家长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
此外,护士应检查患儿的免疫程序,及时按时进行免疫接种。麻疹患儿无并发症时可在家治疗护理。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暂不接纳新生。为提高易感儿免疫力,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后12日血中出现抗体,1个月达高峰,故易感儿接触患儿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对年幼,体弱的易感儿肌注入丙种血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接触后5日内注射可免于发病,6日内后注射可减轻症状,有效免疫期3~8周。
总 结
在对小儿麻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用药,加强巡视病房,对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258例患儿都治愈出院。
1 骆冬梅,陈丽娜.小儿麻疹的特点及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2):78.
2 张艳梅.小儿麻疹的护理[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