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1-08-15刘勇刚
□ 刘勇刚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 刘勇刚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
如何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成为中国城市化不能回避的严峻挑战。《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007)中提出了中国城市科学发展面临两个方面的六大挑战,包括:
(一)资源供给的约束
1.水资源严重短缺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时空分布不均。据水利部统计,截至2006年,中国661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年缺水总量达40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城市用水效率低下,2004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399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96m3,水资源严重浪费,用水效率极低。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
2.人地矛盾尖锐
中国幅员辽阔,但人均国土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35%,可利用土地特别是可耕地不足。根据国家土地变更调查,2006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从用地结构来看,一些城市忽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公关绿地、公关配套设施用地、住房用地不足或比重普遍偏低。从用地效率来看,由于土地管理体制的缺陷,减少用地开发混乱,浪费严重。同时,城市人口增加与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以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
3.能源缺口大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上升。1980-2000年的20年间,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量为7亿吨标准煤,而2001-2006年6年时间,中国能源消费净增11亿吨标准煤,达到24.6亿吨,接近欧盟25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中国工业结构重工化趋势增强,生产性能源需求进一步增长。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汽车,空调等高耗能消费品消费增加,城市生活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城市生产性能源需求和生活性能源需求的双重增长导致能源缺口加大。另外,奢侈消费倾向有蔓延趋势。能源供给缺口的低利用效率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供给的约束,将会导致城市化成本过高,城市财富的增加远远低于资源的耗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下降。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国社会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也同样很难可持续推进。
(二)城市环境质量令人担忧
1.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尽管近年来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2006年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44.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48.7%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还有7.1%的城市为劣三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尚未解决,2006年全国13.2%的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其中劣三级的城市占3.6%,这也使得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遭受酸雨袭击。第二,北方城市沙尘天气肆虐,21世纪以来北方沙尘天气增多,2006年沙尘天气分12次32天大范围地影响了中国北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城市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
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化对水资源的污染不断加剧,但不少大城市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不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全国污废水排放总量717亿吨,其中2/3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90%的城市地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6年参加全国“城考”的595个城市中,有205个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0,占被考城市总数的1/3。全国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8.69%,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2.13%,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9.01个百分点和7.24个百分点,部分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更有部分城市地下水水质出现恶化趋势,在开展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的125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主要监测点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在开展深层地下水水质监测的75个城市中,有12个城市主要监测点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城市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3.固体废弃物治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一直困扰着中国城市环境,一些大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垃圾 “围城”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环保加强管理,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处理有了较大改善,但未来发展不容乐观。2006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59.48%,比2005年降低0.23个百分点。其中192个城市为0,占“城考”城市总数的32.3%;167个城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为0,占“城考”城市总数的28.1%。城市固废治理任重而道远。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生存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它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一切生产对象和成果的体现,也是人类各种不理智行为的最终承受者。如何提高城市环境的承载力,与环境友好地协调地共存,是城市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的意义所在。
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内涵
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基本要素。资源和环境从本质上说都源于自然界,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
城市化之所以伴随着工业化而发展,为了使城市化与其相配套,主要在于提高土地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资源,从整体上降低工业化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城市化的真谛与目的在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在城市规划与管理等具体工作中,应该把节约资源作为首要指导思想。这里的“节约”有三层涵义: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提倡效率、讲究效果的节约,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出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其特殊的环境,所谓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城市环境的好坏,对人和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人类历史上不断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不断进行反思的结果,我国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有: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需要满足的能力。
城市可持续发展,又称城市持续发展,与此相近的还有城市可持续性、可持续城市和生态城市等概念。可以从资源和环境两个角度来理解其内涵。
从资源角度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不断追求其内在的自然潜力得以实现的过程,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使资源与开发利用处于平衡。这一观点从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这一角度入手,着重说明了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全方位地趋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高效运行的均衡协调过程。“一座好的城市应该满足,一方面复杂的生态系统能得以维持,同时又运行经济社会方面不断取得进步”。这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社区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应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和谐,是一个健康、自立且能自然平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二)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简单来说,循环经济就是针对整个经济运行系统,通过对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组、升级和转型,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生态化耦合,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
总之,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确保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高度尊重环境价值,通过保护和优化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以保证人自身。
四、资源节约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经营城市理念,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城镇化战略,我国的城市化运动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着。应该看到,在这一时期内,城市化运动从整体上来讲是健康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一时期的城市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资源浪费与低效配置。从现实看,我国总体上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依然十分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单位GDP能耗仍有下降空间;几年来我国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我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使得我国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节约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按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过分依赖国际市场,风险很大,国家经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我国既是材料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许多矿产仅靠国家产量难以保证需求。一方面,国内矿产产量不足,一半的铁矿和铝土,60%的铜矿需要进口;另一方面,在能源紧缺的同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又非常突出,滥采滥挖屡禁不止,资源的产出率和利用率很低,这又加大了进口的需求量。
因此,我国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势在必行。
五、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论述,醒目地出现在第六部分的大标题中。
由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按照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到2020年,我国共有8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是整个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而要建立环境友好型城市,必须要走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道路。那么,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呢?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紧张得多,资源紧缺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我们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这就决定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二)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处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我国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三)契合了国际上先进的发展理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产生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演变的成果。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从上世纪60年代问题的末端治理,发展到80年代的源头治理或过程控制,到现在以环境、经济、技术手段综合治理。清洁生产概念最初也是集中在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消耗、降低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到1992年提出《21世纪议程》时延伸到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此后出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体现了解决环境问题战略思想的演变,涉及环境技术、经济发展方式、文化理念的转变。
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对外发布,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4位。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将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
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得我国与当年西方发达国家和后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条件大为不同,国情决定我们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道路。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1]牛凤瑞,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奚建武,徐丙奎.节约型城市[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3]张秀生,张平.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M]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夏永祥.论资源节约型城市化道路[J].城市问题.2008(2):7-10
[5]蒋先寒,何云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城乡发展战略.2008(1):1-6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 波
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基本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目前,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回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