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改革思考

2011-08-15任继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排球目标体育

任继跃

(阜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2)

对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改革思考

任继跃

(阜阳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2)

本文通过对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个人改革的新思路:因材施教,目标明确;增加游戏和比赛,创造愉悦氛围;优差互搭,团队协作;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基于Web的多媒体CAI;构建师生交流网络互动平台,成立排球俱乐部,课内向课外延伸.改变以往单调、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创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排球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改革;新思路

排球课作为师范院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对于学生弹跳、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吃苦耐劳、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排球课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排球课甚至排球运动的兴趣,并且严重阻碍了排球课本身的发展与提高.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传承排球文化,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终身体育基础,使排球运动能更好地普及与开展.

1 排球课教学现状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教学目标制定时死板教条.有些老师直接照抄照搬教材上的教学目标,根本不思考学生的特点和差异,不思考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其次,教学目标制定时过于泛化.教师却往往会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常常会在教学目标上写上“提高学生的排球技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对实际课堂教学没有具体指导意义价值的目标.最后就是教学目标制定时过于片面.按新课程理念,所制定的目标至少应从三个层次进行表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制定目标时考虑认知和能力范畴的偏多偏重.

1.2 教学内容单调、陈旧

排球课的教学内容多是上世纪中叶构建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体育发展战略对排球课的教学冲击很大,突出的表现在竞技体育的观念主导着排球课的教学活动.似乎教学的唯一宗旨就是为竞技体育服务,并由此而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和狭窄.排球课的教学内容始终没有与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突出运动技能,轻视学生个性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变化了专项训练课.而且教材内容陈旧,这些陈旧的教学内容根本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3 教学手段落后、方法陈旧

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大部分的动态操作,而非静态的学习,学生的喜、怒、哀、乐极易显现.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习惯于一成不变地灌输运动知识,训练运动技能,总是让学生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做“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被动表演,缺乏变通能力,不能因时、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法,创造生动活泼的双向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无任何快乐可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倦、反感情绪,甚至放弃体育学习.教学方法运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是平时多采用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等,而游戏和比赛法等新颖教法运用的比较少.

1.4 评价内容、方式片面

教学大纲的内容过于繁琐,考核内容难度太大,学生学习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考核内容上,这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选排球的热情受挫.评价既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评价体系的制订,应充分考虑到排球运动的特点.排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勇敢顽强、积极果断等优良品质,同时还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这项运动本身强调协作、团队意识,是一项注重配合,注重发挥的运动.传统的评价方法局限于达标和技评两方面.把一项紧张激烈,充分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割裂为一种对个人简单的技术和技能的评价.考核过程本应是学生尽情发挥,充分展示自我的过程,却变成了缩手缩脚、生怕失误的应试课堂.把排球这项扣人心弦、充满悬念的运动,变成了毫无生气、毫无发挥可言的乏味运动.

2 排球课教学改革新思路

2.1 因材施教,目标明确

教师要根据教学时数,学生的排球学习能力和水平,场地器材的配备等情况,制定的切实可行排球专项课教学目标,立足于实际、简单、明确,可行.比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明确:使学生掌握主要基本的技术和战术,并能在比赛中进行运用,掌握排球基本理论知识,规则和裁判法,学会组织和欣赏排球比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排球运动终身参与意识和习惯.安排一些具体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

2.2 教学内容增加游戏和比赛,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排球运动实际上是从游戏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体育运动,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娱乐气息的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方法.教学中安排一系列游戏活动能使学生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得到新的信息的刺激,产生适宜的兴奋和愉快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排球运动,掌握其技术技能,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和保健奠定基础.排球运动的特性就是追求比赛的快乐和趣味,从激烈的竞争对抗中增强体质,体验浓厚的、积极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性及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穿插教学比赛,更能有效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打破了传统教学学而不用的弊端,让学生能够在课余独立进行赛事组织和欣赏排球比赛.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想结合,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2.3 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而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要改变以竞技体育为指导思想、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进快乐体育的观念,将沙滩排球、软排球等娱乐性排球引进排球课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排球课教学长期在一个狭窄空间内生存,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排球课教学的持续发展,也致使学生知识体系不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排球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对素质教育重大意义和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与内涵的认识,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转向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上来,排球课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向学生传授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为终身从事体育教育确立牢固的思想基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4 优差互搭,团队协作

教学中采用“优差互搭法、分组教学法”,很好的调动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在教学开始前,观察学生的排球基础,将基础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使他们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和提高,避免了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局面出现,如果两个学生基础都很差,他们就没有动力去提高,也提不上来兴趣,甚至放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将个体教学发展为团队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协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排球课的教学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团队,并明确他们的任务.学生在自己的团体中共同练习、共同比赛,成为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参加者.为达到自己团队在竞争中取胜,学生之间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援.学生会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确定学习目的,支配学习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具有高度积极主动性的学生,就能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地排除对学习的内外干扰,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5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所谓过程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经过的学习程度及影响其学习结果诸因素的评价方式.它包括体育课教学程序的评价,课外体育活动教育过程的程度评价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学生学习态度、学生组织纪律、学习与锻炼时间次数、理论知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方法的运用等因素.所谓结果评价是指对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所能达到的最后状态的一种评价方式.它包括学生运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的能力表现、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良好体育意识、身体锻炼习惯的实际表现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价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的服务的,过程评价效果好、质量高,其培养结果必然好.反过来,结果评价反应出的情况对于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又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比如一个学生本来排球基础就很好,他不要学就能考得很好,而另一个学生基础很差,再努力学也没能考及格,如果只采用结果性评价,那就显得不合理、不公平.

2.6 构建基于Web的多媒体CAI

目前在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依靠教师的示范讲解,显得十分单调,缺乏生动的视觉表现力.多媒体CAI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示范讲解,具有生动性及交互性的优点,使得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将多媒体CAI教学资源构建于网络之上,更能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实现网络化教学.基于网络的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来进行专项理论的教学,改变以往理论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兴趣是关键所在,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使用,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

2.7 构建师生交流网络互动平台,成立排球俱乐部,课内向课外延伸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交往互动.交流互动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师生共同参与,互教互学的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构建了排球教学网络交流平台,并成立南气排球风云排球爱好者俱乐部,能够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更好的进行交流和互动,平时经常组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排球友谊赛,学生课后如有问题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进行在线交流,可以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俱乐部在课余的体育锻炼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真正实现体育课教学课内向课外延伸.

3 结语

排球课教学改革新思路提出了:因材施教,目标明确;分组教学,优差互搭;增加游戏比赛,创造愉悦情境氛围;运用CAI,过程与结果综合评价;师生互动,内外延伸;素质教育,终身快乐体育等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学效果明显.排球课教学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学,要求由注重掌握技术、技能,向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能力和个性的方向转化,由单纯强调技评和达标成绩的学习,向强调学生学习过程转化,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活动,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要由原来的传授者向指导者、合作者转换,由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

〔1〕杨万森.高校排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190-191.

〔2〕徐晓东.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方式的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1(2):44-45.

〔3〕尤向南.师范院校排球课教学模式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3):355-356.

〔4〕齐世凯.排球专项课教学改革初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91-92.

G807

A

1673-260X(2011)03-0119-02

猜你喜欢

排球目标体育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