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
——需要

2011-08-15陈月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动力政治情感

陈月兰

(大同大学 朔州师范分校,山西 朔州03600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
——需要

陈月兰

(大同大学 朔州师范分校,山西 朔州036002)

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些机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用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正常、稳步、有效地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来自于大学生的“需要”展开论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界定

动力源自于人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就是“需要”。“需要”之所以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不仅在于它内在的属性,还在于它自身的特点。

1.需要的内在属性。人的需要是人的渴求和欲望,是对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一定事物及其相应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它所表现的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必然的依赖关系。“需要”这个范畴,是客观世界的一个普遍范畴,它揭示和反映客观世界任何一个具体存在和发展的事物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及其状态。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由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所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绝对孤立的、封闭的事物和系统是不存在的。

需要的内在属性主要有两点:其一,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间具有对立统一性。任何需要,不管其程度强弱如何,也不管其满足的可能性有多大,它都是一个不可遏止的、要求满足的态势和趋势。要求本身说明主体处于一种匮乏状态或隐性的匮乏状态。这种匮乏打破了需要主体自身的平衡,要恢复这种平衡就得寻找满足物,满足需要。任何个人、组织都在需要推动下寻找“需要——满足”之间的平衡,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以获得丰富的满足物。“需要——满足”的这种对立统一性,决定需要本身必然要推动人们参加社会活动中的各种活动,成为个人、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根本的矛盾是:一,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为主体,以及他们所要认识的教育内容和手段的需要和满足之间的矛盾;二,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关系的需要和满足之间的矛盾;三,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需要和满足之间的矛盾。

其二,需要之所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还在于它有一种永不会满足的特征。并不是说一种需要满足了,社会动力就消失了。如果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一种时断时续、分割断裂的单个运动了,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需要是永无止境的。一种需要的满足总是不断引起新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了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需要发展的性质可以概括为“需求上升规律”,需要不断突破它自身的框架,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大道上永不停息的发展。这种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要求上升规律”正是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之源的原因和根据。

2.人的需要的特点。人的需要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的需要的对象性和指向性。人的任何需要,无论其最终表现的形式如何,它总是具有自己的对象,表现为对一定对象内容(包括具体事物、物品、活动、思想、意念、心态等)的需要。不存在没有对象内容的需要,就是“什么也不需要”,从逻辑上来讲,也有一个对“什么也不需要”的需要,而且这种“什么也不需要”本身存在着相对性,而不是绝对的。正因为人的需要具有对象性的特点,因而对人的需要本身的把握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一个包括心理活动在内的、以人的自觉意识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如大学生的需要的对象性反映了大学生对周围客体的指向性关系,它是由此而构成了推动大学生去从事各种相关活动的动因,决定了大学生的行为基本趋向,也决定了大学生对自身行为把握的意识形态或程度。

第二,人的需要的周期性。人的很多需要具有明显的周而复始的特点,即人的某些具体表现为“需要——满足——再需要——再满足……”这样一个形式上的需要因果链条。比如,人对食物的需要、对睡眠或休息的需要、对性的需要等。这种周期性特点具有的意义在于它表明了人的思想及其行为的一般规律性,使我们能够确立一定的、正常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因人的某些需要导致的人的某些思想及其行为的一般模式,能够认识和把握在人的这些需要领域,人的思想及行为的基本特点、表现以及发展状态。

第三,人的需要的多样层次性。人的需要的多样层次性有两重含义:一是指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自然的与社会的、个体的与集体的、现实的与未来的等等。二是指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即人的需要将随着人和人类实践的发展,其需要的对象范围、内容以及满足和实现需要的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这种改变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然。而这一改变的过程及其结果作为人的需要的增多和日益丰富都将充分体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比如,网络技术的出现所带来的“网民”,就是一个新的需要群体。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也将形成一个新的需要群体。如大学生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都是追求的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进入大学以后他们将有更高的追求,要求考研或者是要求自身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第四,人的需要的制约性。人的需要的产生、满足、实现和发展受到人所处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一方面,人的需要受到人的主观条件的制约,即对人的需要的把握不管是自觉的还是非自觉的,与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有关。虽然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但作为人的本能性的需要在人的整个需要体系中只是基础性的、很少的一部分,对人而言,其对需要的认识和把握更多依赖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化,没有社会生活的教化作用和人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人对其需要的把握往往是十分狭窄、有限的,甚至是盲目的。另一方面,人对其需要的把握以及人的需要满足和实现程度要受到现实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到人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人的需要的制约性在于人的需要的产生、人们满足和实现需要的手段、方式以及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种制约性在其方法论意义所说明的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生产方式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制约作用,决定它对人的一切现实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以及本质的制约性。

从需要的特点来看,它内涵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部意义,即人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生命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人的需要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生命要素的内在源泉,而且具有人的一切社会要素的基本规定,正是人的需要,构建了人的生命意义和基本的生命活动,也正是人的需要,同样构建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意义以及社会活动。因而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动力之源。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机制的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来自于大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力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各种需要,其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只有满足了物质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其他的需要。

1.物质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且把生产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资料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毛泽东也早就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①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满足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大学生产生认同感。龙静云认为:“内化的前提是认同,倘若群众不认同你的教育,他们就更不能将你传输的价值观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内心法则。”②大学生是一个个鲜活普通的人,只要在他们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满足,其他的才能接着来谈。

2.情感需要。心理学上有情绪和情感之分。情绪是指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具有特定的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情感是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关于情感动力最典型的看法是主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分的理论。燕国材认为:“认识活动诸特征的综合,是智力因素;由情感、意志等合成的,是非智力因素。认识活动本身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情感、意志才是心理诸因素的动力因素。认识活动的积极性来自情感或意志。”③笔者认为,用“爱与爱的教育”感化大学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是微观场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动力。物理学里的“共振”现象是指当外力作用下的物体振动频率与他自身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共振,在高校教育者用“爱心”去感化大学生时,当这种“爱”的“情感波”频率与大学生自身的“情感波”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这时,情感达到最高潮,其最大值的情感能量会打开大学生的心灵之锁。

3.归属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的七个基本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就是“归属的需要或爱的需要,即与他人亲近,受到接纳,有所依归”④。人是关系的存在物。即使是从主观出发的存在主义者萨特也不能不说:那个直接从“我思”中找到自己的人,也发现所有别的人,而且发现他们是自己存在的条件。海德格尔在论证“此在”(人的存在)时也强调:“此在”就是“在世界中存在”,而这种存在质上是与“他人”共在的。因此,马克思在包含有天才世界观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强调的,人类在根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由于偶然原因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人,如果不是一个匹夫,就是一个超人。人的这种“归属需要”,会使大学生感到“不动声色的压迫”和“‘一’与‘多’的力量倾斜”⑥,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

4.理想需要。人与一般动物不同,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只能本能地获取食物,而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高级动物,除了有衣、食、住等生存方面的需要外,还有信仰、理想等精神方面的追求。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每个大学生人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都会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就是其奋斗目标的先导和表现形式。斯大林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标而产生。”⑦高尔基也曾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资料的丰富,追求理想的动力有日益增长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在微观场域要与满足大学生对理想的渴求联系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7.

②龙静云.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标志[N].长江日报,2000-04-19.

③燕国材.六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 (3) .

④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9.

⑤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⑥马维娜.学校场域:作为教育的一种中介力量[J].当代科学,2004.

⑦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6.

⑧高尔基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40.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J].江汉论坛,2004,(9).

[4]钟添生.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J].求实,2006,(10).

[5]陈胜国.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稳定 [J].思想政治教育,2006,(7).

[6]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述评[J].求实,2006,(5).

[责任编辑:姚 旺]

G641

B

1671-6531(2011)11-0012-02

陈月兰,女,山西朔州人,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动力政治情感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