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考试松弛现象的探讨

2011-08-15姚启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考试院校职业

姚启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关于高职院校考试松弛现象的探讨

姚启耀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考试松弛现象的简单分析,认为此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校风的形成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就高职院校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考试管理提出了几点拙见。

高职院校;考试松弛;成因分析;对策建议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看,发展还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陈旧、校风不够严谨等方面。就拿高职院校的考试来说,一些学校为了扩大办校实力,抢占生源市场,不惜恶意竞争,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一再降低录取标准。生源质量下降,导致高职教育起步较低、教学质量下滑,使学校考试难以从严执行,以致考试舞弊,弄虚作假等松弛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这种考试松弛的现象,若不及时得到遏制,将会引发一系列不利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发展的声誉问题。如何把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做好,是我们每个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都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出现考试松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教师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学校重视不够,考试流于形式。高职院校招生位例普通高等学校之后,招收来的学生多数考分很低,有的人主要学科仅考得几分。这一点也决定了高职院校考试的紧张程度远不及中考和高考。导致了考前试题设计有意限制难度,试题量少且命题简单,标准化多,大班进行,考试现场监考不力,有的直接把期中考试改为随堂,由任课教师做主,考后判卷把关不严,总结考试只看班级通过率,轻视评卷总结等现象。期末考试,学生出现问题或不及格,还有说情者闻风而动,甚至有请客送礼之嫌。出于对学生的“教育和挽救”,补考环节再次降低难度。若是通不过,到毕业时还给补考机会。这时即使考试有舞弊行为,学校也就网开一面不作严肃处理。另外,对在校外实习的学生考核也几乎忽略。

(二)教师偏爱学生,考试失去意义。高职教育讲究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所以教师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善意追求双赢,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皆大欢喜,课程顺利结束,学生顺利过关,出现考什么要点,教师划定范围,集中培训应考,大面积考试通过的局面。甚至考试时,还有少数监考教师暗示学生表里不一,致使巡考人员不易发现作弊现象。普通教育的学生非常关注考试成绩,而高职学生考试由于教师的“偏爱”,则对考试成绩不屑一顾,高兴之余,轻视考试或考试作弊行为成为不争的事实。高职院校考试松弛现象,使考试既丧失了原来的历史意义,又违背了现实意义。

(三)学生熟视无睹,考试成为儿戏。高职学生经过激烈的高考之后,在考分很低的情况下,还能被高职院校录取,是一件挺幸运的事。家长高兴,学校满意。应该珍惜学习机会。但从许多高职学生的日常表现不难看出,他们中有些人来接受高职教育并非自愿,而是委曲求全。他们知道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但主要是去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的,觉得前途黯然,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得过且过,进而对课堂学习、下工厂实习,失去兴趣。加之高职院校的考试谜底被揭开后,没有神秘,不再有吸引人的魅力,思想重视意识淡化。什么学习考试,全在耳门外。曾几何时,学习刻苦、积极备考、监考严肃,如今成为大家可以轻松应对、不必担心,甚至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应付的差事。考试逐渐在成为儿戏。

二、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考试松弛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颇为严重的。通过简单分析,归纳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影响学生个人进步与成长。职业教育立足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职业教育作为和普通教育相并行的一种教育制度,以就业为导向,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升学以外的另一种选择。高职教育作为学生在最佳年龄段接受的一种全日制高等教育,不仅要为他们明天的就业打下基础,还应为他们“后天”的发展打下基础。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认真严肃地“传道、授业、解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家长为学生受教育交费买单,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既要为学生高度负责,更要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基。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考试是学习活动中一项重要环节,学生理应充分准备,乐意地接受考试。通过严格的考试,既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又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倘若教学马虎,学习三心二意,考试松弛,使学生在校学不到参与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即“真本事”,怎么能找到就业岗位。毕业后凭能力顺利就业是每个学生获得生存的前提,是生活来源的保证,是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对家庭教育投入的最现实的回报。北京林业大学2009届毕业生李某,因考试作弊而未被授予学士学位以及那些“电机系毕业的学生连修理电器都不会”、“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不会推销产品”、“工科毕业生看不懂图纸”、“农学毕业生不会种植”,“毕业即失业”的事实证明:这不仅是学生个人最大的损失,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损失。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明天的成长与发展。

(二)影响校风形成与建设。学校风气包括班级氛围、学校传统、学风、教风等。学校风气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相关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声望。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办学之基、强校之源,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良好的学校风气是教育力量最重要的源泉,也是学校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的沃土。学校这片育人的沃土不能有污染和破坏,更不能让它荒芜。倘若学校不重视对沃土精耕细作,那么沃土也将会导致荒废。学校的社会声望既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又与课堂教学质量、学校风气密切相关。因此,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严明的校纪校规则是最好的措施。建立健全校纪校规,使其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温暖的关怀和美好的期待,对于提升学校的吸引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校纪校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是否合理,要求是否明确,要求是否能够公正地兑现。要是校纪校规空洞松散,考试松弛、作弊不处理,学生失去应有的约束,导致良莠不齐,坏了校风,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望。高职院校不但要按照教学规律,如期如实地考核评价学生,而且要让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杠杆和办好学校的重要策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深刻内涵。规和矩表面上看来是个约束,但是,有了规矩,画方就方,画圆就圆。一切社会生活,必须有规矩可循。这个规矩就是纪律。人要生存就必须遵规守纪,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需的品质,否则将难以生存。教育不能没有威信,也少不了惩戒。只有这样,良好的校风才能形成,而且将会建设得更好。

(三)影响学校稳定与发展。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高职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全国12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都将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即落后的激烈竞争。规模发展和内涵建设实际上可以看成竞争的关键点。如何实现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同步,规模与质量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在竞争中确立优势并长期保持领先优势,是每所高职院校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固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支撑。唯物主义辨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因此,学校要通过内涵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以过硬的质量赢得优质就业,以优质就业赢得办学信誉。内涵建设涉及学校方方面面,是提升形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也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硬道理。时下,社会上还有人不把职业教育当做正规教育看待,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人一等。对于高职院校(不含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社会普遍反映质量较低,动手能力较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的时间较长。这足以说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不够到位。比如教育教学管理不严格,校风不严谨。又比如,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师生数不成正比。有的教师一个星期能上到20多个学时的课。还有的学校,新校区建在远离母体的地方,给教职工的教学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就谈不上教后服务。还有些高职院校实训条件薄弱,就安排学生提前到校外企业实习。所谓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似乎成了“被放羊”。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对接受学生实习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学生学不到理论知识又未学到技能。学生付出了高额学费,却学不到足以使其安身立命的技能和本领。若是学生毕业就不了业或就业质量差的现象频频出现,必将影响高职院校稳定与健康发展。

三、对策探寻

高职院校考试松弛现象已经影响到学生个人成长、校风建设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也是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下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松弛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解决这个问题既要有坚定的决心,还要有恰当的策略。依笔者拙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考试手段的运用

考试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考试数据,教育者可知自己教的效果,而受教育者则可知自己学得如何。并通过考试分析,总结成绩,查找差距,以便把教育教学工作抓得更好。考试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高职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如何,都要由学期考试、学年考试以及毕业考试来测定。考试作为反映学生成绩水平的较为客观的手段,以成绩区分高下,判断优劣,进而优胜劣汰,是激励学生自觉学习、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的有效方法。读书求知是学生的中心任务,是通往个人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管理与服务的中心目标。自古至今,所有的考试活动都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是促学、劝学、激励学生成长的“利器”。如果学校放弃这把“利器”,学生学好学坏一个样,将导致校风松散。一旦学生轻视考试,丧失追求,进而对学习失去动力,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损失,而且也是学校管理的失败。高职院校不可等闲视之。虽然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和质量不高,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要从生源实际出发,合理利用好各种考试,真正做到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激励学生积极对待考试并严把考试质量关,努力做到考试的客观、公正、真实、严格。二要坚持正确运用考试手段来唤醒学生心中“我要学”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彻底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轻装上阵,发愤读书,并把学习当作是一项值得做的工作来对待。三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作弊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它涉及一个人的诚信和能力问题,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弘扬学生个性,维护学生权利的同时,必须要以遵纪守法为前提,对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而形成的有碍健康人格或有悖于社会公德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对其批评或惩戒。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考试舞弊的危害性和可耻性,促进高职院校良好考风的形成。

(二)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入学期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足以证明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国家现行的人才政策改革未到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加之学校资金短缺、办学条件不足、管理粗放、毕业的学生素质能力与企业需求有距离,导致学生家长不满意,社会有偏见的现象。这固然与社会大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校风松弛有关。高职院校如何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赢得考生青睐,除了争取外部条件外,更主要的是从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上找准工作着力点,突破管理难点,务求实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为本。相信人人有才是信念,帮助人人成才是责任。因此,我们首先想到的应当是学生,经常关注的也应当是学生。一是深入学生,关注学生就业最需要和最想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和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感受职业氛围,做好职业定位,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二是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性格特点,了解他们愿意学什么,能学会什么技能,并以“先问会了没有,再问懂了没有”为尺度,做到“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好教会什么”,“哪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素质与技能的提高,我们就采用哪种方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的就业、服务学生的生涯成功,以赢得学生、企业、社会的满意为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的追求目标。让学生真正看到学校为自己带来的光明职业前景,使他们对未来的职业能力提升充满向往,进而增强学习兴趣和对学校的信任程度。人生的航向是靠教育引导、校正的。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期望,也并不是无条件放任,对那些成绩、品行极差的学生,一定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应按校纪校规,予以严肃处理,从而带动良好的学风、教风和考风的建立。

(三)改革考核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并保持学习动力的教学手段。而目前很多考试已经演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目的,而非教学手段,成为很多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负担。如果为了考试,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这样的考试也就失去了意义。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对手段的不考虑就是对目的的不严肃”。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素养与职业素养。读高职,学生的升学压力骤然减轻以至消失,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作为面向地方和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基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要在遵循考试评价方式规律,还要关注教育教学互动过程的规律的前提下,对课程设计和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一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兴评价方式,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它证据收集起来,展示学生取得的进步,并通过合理的分析,反映学生在学 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是推行“学分制”。“学分制”是学校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允许学生在修满必备学分的前提下提前就业或毕业,也可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的一种灵活先进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既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又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三是按照新的人才标准要求,注重过程性评价和以能力为主的综合性考核,如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设计运用口试、笔试、答辩、实践操作等,以开放的、学用结合的高效能考核模式代替传统的闭卷考试,打破“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惯性思维。还可以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教考分离制度以及 “过程+结果”等考核形式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业成绩考核评价,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声誉,关系到学生学历的含金量。学校要加强考核的研究和管理,并坚持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再现考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程万喜.高校考试边缘化探源[J].教育与职业,2008,(14):167.

[2]王吉明.对高职院校如何凝聚自己吸引力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26).

[3]壮国桢.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0,(1):49.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0-7-30.

[5]陶继新.尊重生命,在教育的“禁区”中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0-10-17.

G71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1)03-0066-03

2011-06-19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院级一般研究课题《关于职业院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YJY-2011-22,项目主持人:姚启耀,本文是其阶段性研究成果。

姚启耀(1954-),男,安徽全椒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高级政工师。

猜你喜欢

考试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我爱的职业
你考试焦虑吗?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