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高专《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1-08-15刘中良涂清芳江生泉姜自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蔬菜栽培园艺蔬菜

刘中良,涂清芳,江生泉,姜自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浅谈高职高专《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

刘中良,涂清芳,江生泉,姜自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依据园艺新科技的支撑,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对《蔬菜栽培学》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观念,实践教学及产学结合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做到课上理论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室内实验与室外实训的结合,教学内容与就业所需的结合。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为蔬菜产业服务。

高职高专教育;蔬菜栽培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产学结合

园艺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传统专业之一,《蔬菜栽培学》是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在园艺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高专院校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现阶段新就业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科与产业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就业模式市场导向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我们通过广泛学习、借鉴、吸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一)完善教学内容

蔬菜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物化学等密切相关[1]。目前我校使用的教材是2l世纪农业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蔬菜栽培》,该课程总共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前一部分为总论,主要介绍一些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保护地设施,育苗技术等知识;后一部分为各论,详细讲述了每一类蔬菜的栽培管理等知识。各论部分知识信息量大,特别是蔬菜种类繁多,播种时期跨度大,栽培管理技术各异,如何在1学期仅有的72个理论教学课和1周的实践课中明确重点,把握核心,摸清脉络,成为我们改革的突破口和教学质量的关节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通过结合滁州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蔬菜品种有针对的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搜集各种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有重点的把本地区周边常见的蔬菜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协调好辅助专业课程《设施园艺》,《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和《园艺病虫害防治》等。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精简优化,深化了学生专业知识层次,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所需,更进一步缩短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就业之间的距离。

(二)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对于专业教师,除了在教学水平上努力外,更应加强学习,到网络上去理论学习,下企业去实践学习,以此了解专业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生产、科研上的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目前,我校园艺专业教师存在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普遍年轻,经验不足;二是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知识领域等差异大,在这种情况下,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尤为必要,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在努力尝试组建由涂清芳老师领衔的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团队,结合各自的特点,根据特长合理安排课程,业余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

蔬菜栽培品种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栽培技术要求高[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改进,而多媒体设施的引进,改变了传统教学只在黑板上泛泛而谈的教学模式,使得课上内容更加真实、直观、生动,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加入,更加生动贴切,也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举办专家讲座

为进一步让园艺专业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蔬菜产业的最新发展现状,前景及最新科研成果,在有限教学经费支持下,一方面我们选派了1-2名教师去知名院校深造交流学习;另一方面每学期我们尽量邀请1位校外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举办讲座,通过他们对蔬菜栽培、育种、设施,产销等的讲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可以聘请一些专业领域有所作为的往届毕业生,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明确在校专业学生学习方向,避免学习的无目的性和盲目性。

二、加强实践锻炼,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一)室内实验与室外演练相结合

实践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目标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对于蔬菜栽培学而言,室内实验课往往受到课程特点和仪器设备的限制。有些实验项目我们就在课内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的形式加以演示,如蔬菜种类的识别与分类、塑料薄膜与遮阳网的识别等,加以完成。更多的实验需要室外的演练,如瓜类嫁接技术、茄果类分枝结果习性观察与植株调整等,所以我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调整实验内容,合理安排在课堂实验,还是在实验室或者室外进行实训授课,不能因为条件不允许而随便的删减一些实验内容,如果实在做不到,我们就通过多媒体演练或者视频观看的形式来加以解决。

(二)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蔬菜栽培实验很多具有连贯性,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尤为必要,它们和生产一线直接挂钩,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实际。在我校有现代化的温室设备、生产基地,校外还有几家实训基地,这为蔬菜栽培学实验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全程跟踪记录蔬菜生长发育的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我们根据现有的条件,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蔬菜品种,分组、分批,分片种植,让学生全程跟踪,包括从播种前的种子处理、营养土的配置、播种、苗期管理和幼苗诊断,到后期管理,采收等一系列实验,解决了单个实验过于分散,实验效果差的特点,巩固了学生的理论,也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

三、巩固教学,重视与生产紧密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与生产结合符合科技兴农的政策,打破传统高校以学科体系建设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质量,也可有效实现校企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教结合,进一步加强校企间人才供与需的紧密性、一体化,也利于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及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目前我校园艺专业教师研究生学历90%以上,师资队伍合理,各专业教师在认真教学的同时,正积极地投身到生产一线中去,了解实际生产中的需求,并利用所需知识为农业服务,更是对自身知识的加固和更新,以便更好地“反哺”教学。

对于学生我们采取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布置实验的形式,加深他们对于本专业的认识,使他们掌握生产技术要领,并将理论知识在生产中加以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实践技能[4]。而在实验选题、实验设计、调查测定、栽培管理等方面也提升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1]山东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总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韩世栋.蔬菜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胡守强,张朗山,张献龙等.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6-99.

[4]李青云,陈贵林,高志奎等.《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3(1):35-36.

G7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5993(2011)03-0025-02

2011-07-25

刘中良(1984-),男,山东台儿庄人,硕士,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主要从事蔬菜生物学研究。

猜你喜欢

蔬菜栽培园艺蔬菜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奇怪的蔬菜
关于影响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的相关因素研究
蔬菜
园艺系
园艺
阳台蔬菜栽培及意义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析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