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随想——写在2011年教师节之际
2011-08-1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春蚕”随想
——写在2011年教师节之际
本刊编辑部
我喜欢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爱情诗名句,诗中愿为对方吐丝至死、燃炬成灰的无私至爱、赤诚真爱感人至深。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把这用来比喻男女情爱的诗句用在了教师身上,将教师比作“春蚕”、“蜡炬”,我认为同样是贴切和精当的。因为无论是纯美的爱情还是高尚的师生情谊,在无私和真爱这两个关键词上是息息相通和丝丝契合的。教师对待学生,我敢说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群体。他们对待学生毫无保留,从不藏掖,总是希望倾其所知、所能、所有,传授给学生,希望他们超越自己,奉献社会。真爱与无私相伴生,只有无私,才能真爱;反之,唯有真爱,方显无私。虽然我们还不敢说每一位老师都达到了为学生付出真爱的境界,但就这个群体的主流状况而言,还没有哪一个职业群体能够出乎其右。
当人们把燃烛吐丝的赞美献给了教师,把无私真爱的评价赋予了老师。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要以更加严谨的自律要求自己,更加无私的奉献回馈社会,更加敬业的精神反哺学生。那就需要学学春蚕,从春蚕身上感悟为师之道,为师之理。
1、学习春蚕得桑而生、求知无限的精神。春蚕得桑而生,桑是它一生生长的食物源,吐丝的凭借物。蚕离开了桑叶,不要说吐丝,就连生命也难以自保。对于教师来说,桑是什么?桑是知识,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钱。因而吃进桑叶、追求知识,是教师“学高为师”的根本要求,是执教之基,立师之本。知识是优秀文明的根基,是社会进步的核能,是历史前驱的杠杆,是人类精神的阳光。追求知识,就是要始终保持“学不可以已”的积极的道德态度,保持广取博求、“学而不厌”的高尚的学习品格,永远固守对知识追求的那份激情、冲动、热爱与执着。教师如果不注重知识更新与“保鲜”,不注重“源头活水”的补给,就只能知识陈旧,思想僵化,油尽灯枯,量能衰竭,为时代所淘汰。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永远谨记:无爱不为师,才浅难施教。因而教师必须学习蚕为了吐丝而不断吃进桑叶的精神,不断地“蓄能”、“充电”,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真正成为敬业称职的师表典范,成为延传知识,播迁文明,创造文化使者。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2、学习春蚕食桑吐丝、教学转换的智慧。蚕吃进桑叶是为了吐出银丝,教师掌握知识是为了传导知识。蚕吃进桑叶将其转换成银丝,这是一种生物机能的神奇转化,是一种根本性的质变和飞跃。教师当然也不能只做从知识到知识的搬运工,那样无异于从桑叶到桑叶的徒劳式给予,教师若做到这个份上,那真是还不如小小的春蚕。而问题在于当下这种只会照本宣科或教参搬家教师还真有不少,这是教师的悲哀,也是学生的悲哀。摊上这样误人子弟、同时也让学生看不起的老师,学生真的很无助,只能自认倒霉。真正的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如春蚕那样,能将碧叶吐成银丝的人,是经过教师的智慧加工,能将知识转换成营养、转换成方法,教给学生的人。这样的老师不仅能将知识的桑叶转换成能力之丝、方法之丝教给学生,而且还能将“丝”织成智慧和素养的绸缎惠及学生,使他们获得生存智慧和人生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3、学习春蚕吐丝至死、无私奉献的品格。就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而言,他们是无私的和高尚的,是“学高为师立师骨、身正为范树师魂”育人族。但在市场经济的裹挟和利益驱动的考量下,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的情形。一些老师(不少还是骨干教师)出于利益考虑,课堂上并不把核心关键知识教给学生,而是留待课下补课时再教给学生。知识成了一种待价而沽的创收的砝码,能力成为愿者上钩开价的本钱。这种虚多实少的讲授、拜金逐利的行为、走火入魔的异化,已完全背离了教师的道德规范,折射出这些人师德的缺失和品格的低下,灵魂工程师的灵魂已被铜臭锈蚀,辛勤园丁的美誉也被泼上了脏水。这些人在利益与道德的考量、金钱与师魂的博弈、鱼与熊掌的得失上,已经“走火入魔”。这些人更应该学习春蚕吐丝至死、无私奉献的品格,正如南师大副校长吴康宁教授指出:“师爱鄙夷‘有偿'的企图,它是一种纯爱,纯净、纯真、纯粹的爱,没有算计的成分,没有交换的色彩。”果如斯,才能无愧而不致玷污了“春蚕”的美誉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