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勇于担当社会管理的责任

2011-08-15

重庆行政 2011年4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责任经济

□ 姚 明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勇于担当社会管理的责任

□ 姚 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勇于担当这一时代重任,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责任。

一、牢固树立社会管理责无旁贷的意识

社会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责无旁贷。

这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单一社会结构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多元社会结构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70%和新增就业的90%以上,在国家社会结构中地位凸显。随着大量过去的“单位人”进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为“社会人”,单一的政府管理已经失灵,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逐步从政府和“单位”剥离,需要由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内的社会主体承接和承担。

这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党和国家认识上的不断深化、理论上的不断突破、政策法律制度保障的不断加强,是综合利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各类社会资源的结果,也是国家社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创造了条件,营造了环境。虽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有制“姓私”,但发展内涵“公”的色彩浓厚,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致富思源,富而思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委政府分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共义务。

这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社会价值取向所决定的。“逐利”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需求,但“重义”应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高层次的追求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义”,既包括诚信、道德、良心、责任、奉献,也包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社会整体利益。一个组织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的土壤;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现,需要社会认同并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一个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重“利”而轻“义”,社会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曾经发生在富士康集团的员工连续坠楼事件便是一面镜子;重“利”而忘“义”,就会失去存在的社会价值,必会被社会所抛弃,三鹿集团的倒塌便是一个典型。社会管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重义”、实现和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

二、认真检视社会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

从社会管理大的格局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具有“双重”身份,即,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又是社会管理的责任主体。目前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社会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为社会管理的对象,未能“安份守已”。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不能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出现偏差。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不为社会尽责,漠视社会公益。极少数甚至不遵国家政府法令,掺杂使假、欺行霸市、祸害百姓,破坏社会管理秩序,引发社会矛盾,成为影响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

作为社会管理责任主体,未尽“守土”之责。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自身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不准、职责不清。特别是在“人”的管理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人文关怀,制度刚性有余人性化不足。没有把员工当作一笔“财富”来珍惜,而是把员工作为一个“成本”在核算。压低、克扣、拖延员工工资,“五险一金”不按规定缴纳,安全生产责任和职工劳动保护措施不落实,劳资关系紧张,滋生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三、突出抓好管理和服务员工这一关键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对拥有庞大员工队伍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而言,对员工的管理和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事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我们党执政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巩固。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担当社会管理责任,就要紧紧抓住“管理和服务员工”这一关键,“安分守己”,尽“守土”之责,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的因素。

管理和服务员工,最根本的是加快发展。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根本。这就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安分守己”,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国民经济生力军、增加就业主渠道的作用,稳定和扩大员工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

管理和服务员工,最核心的是维护员工利益。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利益”。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坚持“以人为本”,防止和纠正损害员工正当合法权益的行为。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员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优秀员工激励制度等员工利益维护保障机制,以制度的稳定长效保障员工的利益,让员工“生活有保障,事业有空间”,确保员工队伍的稳定。

管理和服务员工,最有效的是健全组织。社会管理的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以及员工队伍的社会性、复杂性、流动性,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一个主要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难以独自担当管理和服务好员工的重任。这就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正确认识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让年龄不同、理想信仰不同的员工,能够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变员工“社会人”为“组织人”,提高员工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团结员工、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员工权益;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行政支持、党群共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活力和谐文化,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部的和谐稳定,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重庆市“两新”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处处长

责任编辑:新 华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责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期望嘱托责任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加强完善非公有制企业的股票融资市场——2011年非公有制上市企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