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08-15曹建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院校

曹建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曹建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职教育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矛盾显得益发突出。分析、探索并解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现状与对策

0 引言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职教育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迅猛发展。截止到2010年,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已达1 200多所。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市场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职教育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益发突出。分析、探索和解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1)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规模扩张下,教师并未能及时进行相应的配比,生师比一直居高不下。高职院校过重的教学任务,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与创新教育意识的更新,影响教师创业教育能力的缺失与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而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短缺,又导致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培训机会相对偏少,影响教师高职教育视野的开拓、高职教育先进理念的移植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而影响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知识面的拓展和专业发展前沿技术的掌握,以及教师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背景,也不能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对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知之甚少,对企业文化内涵了解肤浅,致使教师的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能力不强,限制了工学结合实训项目的开发和综合性实训项目的开展,制约了产学结合工作的推进以及技术应用的推广与服务。

2)尚未形成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据相关统计,高职院校师资中,平均高校毕业直接任教的占67.1%,其他高校调入的占8.7%,科研机构调入的占2.0%,企业调入的占22.2%[1],其来源结构不尽合理;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只有8.0%左右,教师学历水平整体偏低。高职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青年教师的比例直线上升,师资年龄层次出现断层现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容乐观;教师技术开发、现场教学指导和实践动手能力均是弱项,真正意义上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显然偏低,与高职教育师资的内在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多数企业的兼职教师也只是担当学生顶岗实习时的指导工作,真正将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课程教学以及合作开发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实训等项目的为数不多,尚未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3)师资队伍规划缺少资源建设的前瞻性。高职院校师资建设规划缺少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发展关联的深度思考,没有适应市场变化建立合理顺变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师资建设和管理的理念滞后,缺乏资源建设的前瞻性。由于对教师职业素质内涵研究的缺失,对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由专一向多能方向发展也缺少理论的指导,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和个体素质全面发展并重的矛盾始终没有化解。多数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投资渠道单一,缺少师资资源建设多元投资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尚未建立能够体现人本主义的激励和服务机制。

4)师资队伍建设较少体现人文关怀。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集中在调整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对教师培训、任用与管理等方面的操作层面上,缺少一种人力资源建设规划的理性思考,缺少对教师成材阶梯和途径的架构,缺少对教师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以致把本应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对象化[2],使教师本身始终处于一种“被开发”的尴尬境地,无须也无法设计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从而使师资建设的主流逐渐边缘化。

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1)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社会、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多维镶嵌的特性,需要通盘考虑。其中教师的数量、质量、结构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关键因素,应以此为切入点,推行“引、聘、培、研、访、考”六字建设方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应推行开放办学、引进智力和能力为本的理念,通过引进企业技术能手、行业专家、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社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调整和改善师资队伍的来源、学历、职称和能力结构;通过教师的国内外培训、企业行业培训、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开发研究、课程开发研究等多种渠道,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技术研发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推行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和参加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技能考级、以考代评等制度,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使适者为我所用,能者均得重用,智者有所作为。

2)架构教师进阶式的发展通道。师资队伍建设应重视对教师职业素质、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人文关怀,重视教师成材阶梯和途径的架构,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很好地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层次,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应根据教师的学历、资历、专业建设、技术研发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区分不同的教师层次,同时应明确不同层次之间进化的条件,构建诸如实习教师→合格教师→主讲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这样一条进阶式的发展通道,确立教师发展或成长成材的途径;还应运用经济杠杆和奖罚制度来激发不同层面教师的工作热情,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催生工作推动力,促使教师主动进取,促进教学质量和科技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高职院校应努力通过自身的有所作为,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为高职院校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强化内部管理与服务意识,形成高职院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人文关怀和校园文化,有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

3)创设积极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教师在自身发展的特定阶段,对周围的工作、生活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承受的极限。一般来说,在适应的范围之内,教师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并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否则将会走向反面。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为高职院校教师创设一个公平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使每一位教师的兴奋点都落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上。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质和工作潜能,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让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勇于承担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实训建设和相应的管理工作,给教师搭建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舞台,使每一个人的智能都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还应建立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或培训规划,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避免教师长期高强度工作后的“职业能力枯竭”,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4)强化教师职业能力培训的力度。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克服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理论与实际脱节、远离现实生活的教学现象。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力度,通过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念,开拓教师的视野,使其能够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移植并本土化,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学习与交流,引进和吸收优质的教育资源,达到相互沟通、彼此促进、共同提高、协同进化的目的。要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意识、创新教育思想以及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3];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教师的企业工作实践,通过教师在生产一线的实践锻炼以及参与企业科技项目研发等途径,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实现教师向“双师型”转变;要强调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重视教师课程开发、教学方法创新、实训项目研发以及实践教学现场指导能力的培育,建立合理的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5)构建合理的教师层次梯队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在调整和优化其来源结构、职称结构与职业能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教师成长成才的规律,注意到高职师资是一种教育群体的集聚,应该有一种与学校办学水平相对应的最适宜的群聚度;适当的密度、比例和层次结构等会对群体中的合作关系、利群行为、共生共栖以及工作效能的发挥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与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的内在要求相适应,高职师资比较合理的师资来源结构,可按1/3的教师来自于学校、1/3的教师来自于社会、1/3的教师来自于企业的比例,来组建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根据世界各国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严格要求、教师的成才规律、专业教师配置的基本要求,以及能够最有效地开展专业建设和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原则,其高、中、初三级职称的配比可采用1/3: 1/3:1/3或3:4:3的比例构建教师职称结构[4]。从有利于师资群体中的合作关系、利群行为以及工作效能发挥等方面考虑,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主讲教师:普通教师的配比可采用2:3:4:1的比例来构建教师学术层次梯队结构。当然这里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由于中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也没有精确的数据分析表明孰优孰劣,科学合理的师资结构必须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架构、实训环节安排,以及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水平等方面相适应。

3 结束语

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应充分注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以前瞻的人力资源建设眼光,采取超前策略,能动地对师资队伍结构加以调整与优化,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能够科学、持续、稳定地发展。

[1]张铁岩,等.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4):76-78.

[2]朱雪梅.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4):58-60.

[3]蔡静.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8-71.

[4]刘建琴.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0-12.

The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about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O Jian-qing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tandard of training needed by the marke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practical,professional and opening inherent require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apparent.The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and attempts to solv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to mak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 more healthily,sustainably and stabl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G 715.1

B

1672-2434(2011)02-0001-03

2010-12-14

曹建庆(1953-),男,副教授,从事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师资建设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院校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