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总目录

2011-08-15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研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总目录

罗广斌与《红岩》:宏大叙事背后的难言之隐宋剑华(1.1)

“传奇”革命历史的艺术典型——《红旗谱》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错纠葛张翠玲(2.1)

羊城革命的史诗叙事——《三家巷》的艺术传奇故事黄贤君(3.1)

艺术重塑历史的英雄传奇——关于小说《林海雪原》人物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丰 杰(4.1)

“红色经典”的袪魅与重评 白杰(4.8)

想象中生成的人生重构——《青春之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错纠葛马倩娜(5.1)

艺术置换历史的琼崖传奇——关于《红色娘子军》背后的真实性问题邹婧婧(6.1)

□红色经典辨伪(栏目主持:宋剑华)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述论张世友(1.7)

涪陵北岩文化发展历程、内涵及影响初探 谭清宣 叶 凯(1.14)

酉阳冉氏土司的沿革、族属与民族关系 彭福荣(1.21)

直面真相——对重庆“民艺精品”项目生存境遇的调研刘广宇 李建宏(2.17)

土家族歌舞行为生存意义研究 肖罡(2.22)

乌江流域土家族宗教信仰中的自然生态理念 田华银(2.26)

散杂居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重构——以湖北省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为例童 莹(3.9)

历史时期涪陵社会面貌考察——以历代文人诗歌为中心夏 洁 彭福荣(3.13)

西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 李武亚(3.20)

三峡航道整治研究 黄权生罗美洁(4.11)

试论土家木匠的转型与发展 袁东升(4.18)

略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重庆发展的影响 黄 妍(4.22)

布朗族民俗价值解析 李淑娟(4.25)

秦汉时期枳地军政稽古录 曾超(5.8)

土家族古老乐器“咚咚喹”的艺术形态 熊晓辉(5.14)

浅谈武陵山区科学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戴楚洲(5.17)

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时间考证 龚义龙(6.7)

鄂西南土家族招赘婚长期延续的原因探析——鹤峰县屏山村的个案研究姜 爱(6.15)

□学术随笔

乡村四月 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一)(封二)易木瓜(1)

乡村四月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二) (封三)易木瓜(1)

文学创作的历史惯性 (封二)伯牛(2)

文学批评的历史惰性(封三)伯 牛(2)

《灵雀》杂说(一) (封二)伯牛(3)

《灵雀》杂说(二) (封三)伯牛(3)

顿河上的向日葵(一) (封二)阿让(4)

顿河上的向日葵(二) (封三)阿让(4)

受现实与敬畏历史 (封二)伯牛(5)

学习不微笑 (封三)阿让(5)

□重庆文学史

“寻父”与”弑父”:虹影小说的悖论式书写及其意义秦香丽(1.27)

“文学的大饼”与重庆的烧饼——也读《经典关系》郝明工(1.33)

重庆文学年鉴·2010 《重庆文学史》课题组(6.151)

□建党90周年专题

浅析陈独秀民主理论的特色陈晓钢(4.29)

小议红军二、六军团会师时间和地点 张攀学(4.34)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余文模(4.37)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论人的本质、异化和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价值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吕 进(4.41)

培育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影响研究 董玉刚(4.143)

试论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兼论重庆市开展的“六个一“活动”刘 华(4.147)

马克思与列宁的东方社会革命理论比较 梁丽(5.23)

生命道德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关于生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问题的思考苗 青 施爱民(5.27)

蕴含和谐理念的高校德育方法选择 谢海燕王新叶(5.31)

论科学道德的基本问题及教育视角 邱润萍鄢万春(5.36)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刘秀伦 高 兵(5.40)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吴明永(6.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和谐理念的演进逻辑与比较 党永锋(6.25)

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研究综述 魏伟(6.28)

□教育学

实行教育惩罚的实效性与学生认同感的研究于海洪 雷继红 汪 伟(1.158)

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的教育公平价值取向 陈美志(1.162)

新课程背景下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郑红渠(1.166)

网络环境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付国辉 陈国壮 丁云举(1.170)

教师反馈及同侪反馈应用于公共英语写作教学之行动研究 王 莹(1.174)

联想关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牟莉(1.178)

中日高校外语教师教育比较 刘娜王扬(1.181)

浅析艺术歌曲的诠释与歌唱 彭梅(1.184)

翻译硕士学位课程中口译课程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付江涛(2.136)

民族地区公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从比较分析的视角李传瑛(2.143)

案例教学法在“概论”课中的应用 叶春红(2.148)

以技能比赛促进技能教学的模式研究 周超(2.152)

西部欠发达地区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西部高校外语教师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评价方法探 郭晨霞 郭晓英 梁亚兰(3.42)

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李莉(3.46)

国际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评价 熊健杰(3.50)

EFL英语写作教学新思路探索 刘波(3.54)

意象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 杨丽梅(3.58)

幼教改革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蔡其勇(4.46)

我国教育督导专业化现状与思考 周波(4.50)

基于教师专业化背景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探索与思考 周朝坤(4.54)

大学英语口语任务型教学及评价机制 任运忠鄢家利(4.58)

美国中小学课外作业设计及启示 王莉郑国珍刘超(4.61)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一种构思 杨姿(4.65)

市场营销学课程课堂研究性教学程序的设计 陈勇强 蒋达云(5.12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型课堂秩序及其构建 尚 璇(5.132)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模板教学 蒋庆胜(5.136)

西部地方高校定位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邱德雄 彭寿清(6.32)

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实践困惑 孙建忠(6.38)

全员育人导师制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探析 高 磊 王娜娜(6.44)

蒙氏教具与儿童玩具的关系研究 钱愿秋(6.47)

略论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以成渝经济区为例练忆茹(6.51)

遗传学课程英汉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方 平 姚启伦 冉景盛(6.137)

错误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应用 张雅娜 欧阳美(6.140)

非英语专业英语口语测试的实践研究 杨杰漆红(6.143)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初探 何树华 张淑琼(6.148)

□语言学

适于表情达意的变异句法结构更为规范赵小东 熊安慧(1.143)

词的引申义数量和词义范畴量的关系——以人体名词为例赵 倩(1.147)

重庆涪陵话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 彭小玲(1.153)

“难道”的成词及其语法化 王兴才(2.41)

初探《说文解字》中表示动物类的字——以豸部和马部为例巫正秀(2.49)

武乡方言中的“圪”字词 孙媛媛杨超(3.62)

英语中建立在“相似”基础上的辞格对比分析 朱德红(3.65)

文化预设视角下的误译现象透析 张华(3.69)

高级英语选文的语用解读——语用原则在分析《爱情是谬误》作者目的与手法上的运用蓝小燕(3.72)

小议日语中的汉字词 徐灿(3.76)

英语“V+ing+Object”结构的功能语法分析 张殿恩(4.68)

基于语气的汉语“了”的日语表达 张丽芳(4.72)

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与文质之和 文永超(4.76)

功能翻译理论的生态翻译思想探微 华有杰(5.154)

公示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翻译原则燕玉芝(6.115)

翻译“二元目的论”观照下的《培根随笔》 周 琨 张荣梅(6.118)

佳能广告“Impossible Made Possible”之文体分析 常 霄(6.121)

□文化与哲学

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继承什么?——以马克思主义的眼光考察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刘 江(1.64)

佛教变异与禅宗的新生 郭云(1.68)

阅读经典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傅德岷(1.73)

论租界文化语境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良友》画报 杨宏秀(3.25)

汉语直接抱怨语的维护面子策略 袁陇珍王小龙(3.31)

交往:人类存在的实践确证 郭晓林(3.34)

网络视阈下科技与道德的困境与调适刍议 廖显华(3.38)

论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规束 唐良友(2.81)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伦理精神比较研究 陈丽丽(2.85)

我国水库移民道德问题研究 王振涛郭东勤(6.60)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初探 顾文兵(6.64)

浅析罗斯的“显见义务论” 李小燕(6.68)

□文学理论

“打工文学”核心问题研究论纲周 航(2.9)

中西诗学中的想象观之探讨 兰守亭金学品(2.62)

本雅明“闲逛”与德塞尔托“散步”之比较 张荣(3.86)

想望城市:论新世纪文学中农民的城市审美想象 杨高强(3.90)

当经典成为符码——现代社会文学经典的符号学释义胡椿杭(3.94)

后审美视野中“审美泛化”现象中的中西观照 寇瑞娟(3.100)

阮籍正始时期哲学自然观的美学转向 周奕希(5.68)

《红楼梦》的意境营造艺术对古代意境理论的承续——兼谈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流脉祝嘉琳(5.72)

共生与互现——浅议现象学“意向性”理论观照下的文学阅读观陈春敏(6.73)

论张弦对鲁迅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承继与拓新 刘霞云(6.77)

王富仁“启蒙”思想探微 孟海龙(6.84)

□古代文学

《聊斋》冯评对王评的接受与反拨李 胜(1.57)

谁解其中味——论凤姐和宝玉的关系及其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姚晓菲(2.53)

论《聊斋志异》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南瑛(2.58)

古代天命小说叙事母题研究 陈玉荣肖智才(3.104)

浅论泰州学派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李瑞(3.108)

敦煌曲子词中的“泪”意象 李娟(3.112)

愁如高山恨似海——李煜后期词初探戴蕤娜(3.115)

简论《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形象 张琛(3.119)

论康与之的词 阳繁华(3.122)

六祖慧能对“四弘誓愿”的新解武氏莉(4.104)

唐代盛衰对巫山诗风格的影响 陈万葵(4.108)

风雨晦明 鸡鸣不已——谈魏晋南北朝游仙小说对唐传奇的影响邱 健(4.112)

《左传》、《战国策》评论的异同及原因 陈万灵(5.49)

论《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素材来源 张真朱微(5.53)

论《论语》中的君子 狄燕(5.59)

八股结构模式的借鉴意义 董友福(5.63)

□作家作品研究

安娜的一帘幽梦——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梦境别裁罗益民 吕 星(1.115)

灵魂与自我的对话——叶芝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闫瑞娟 臧红宝(1.121)

历史语境下的黄昏情结与沉积意识——从卞之琳《距离的组织》谈起张 波(1.127)

从典故看《和文天祥正气歌》的主题思想——兼与《正气歌》作比较张敏生(1.131)

试论中国女性诗歌的传统与现代——从女性诗歌中的爱情与生命意识谈起张静宇(1.137)

在欲望的选择中凸显人性——解读《红字》与《荆棘鸟》的人物内涵孙桂芝(2.67)

藏族史诗《格萨尔》体现的侠义精神——以《门铃大战》为例冯雪燕(2.109)

艺术的艰难突围与政治意识的无奈选择——丁玲《夜》的再解读游文慧(2.114)

记忆与印象:史铁生的写作之源 唐敏(2.119)

闻一多留美提前归国原因探析 朱佳宁(2.123)

“五四”改革春天里的昙花一现——论讲学社对中外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吕洁宇(2.128)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看《士师记》中的性别政治 徐 俊(2.132)

“身体写作”的症候式分析 禹权恒(3.78)

析宗教对简·奥斯丁作品的影响 王雪群(3.82)

近三十余年日本、中国大陆村上春树研究述评 张敏生(4.82)

看似寻常最奇崛——谈老舍小说的景物描写周宝玉(4.89)

时代旋律的空谷之音——浅析陈敬容诗歌的抗争意识李 正 杨铃铃(4.92)

论贾平凹文化人格的“自我”型构 施波(4.95)

结构模式的趋同性追求——沈从文汪曾祺小说结构艺术的对比探究肖太云(4.100)

身体写作:人性的褊狭与世界的虚拟 梁平(5.94)

《东藏记》综论——茅盾文学奖作品丛论之三廖四平 黎 敏(5.99)

左翼作家杨骚诗歌创作论 任毅(5.106)

卡尔维诺和王小波小说里的城市 邱慧(5.112)

承袭中的突破与创新——论冰心影响下琦君的散文书写徐婷婷(5.116)

浅析《我们夫妇之间》对城市的书写廖青鹏(5.120)

中国大陆美国文学研究三十年探微——基于中国期刊网的研究黄耀华(5.125)

新世纪网络小说批评文体述评 邵维加张丹(6.87)

苦难中挣扎和抗争的人们——论吴组缃笔下的破产农民形象吴正一(6.91)

湖畔诗人汪静之沉寂之原因探析——从作品《蕙的风》为视角张雨童(6.94)

海男《县城》的女性主义浅析 李争瑞(6.98)

□戏曲研究

改良戏曲寻常事 灯彩谁家比得来——试论上海“新舞台”的戏曲改良运动陈文勇(2.30)

莫扎特三部喜歌剧中女仆的戏曲形象研究 杨思慧(2.37)

□社会·经济·管理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问题研究——基于湛江的实证分析郭 波(1.77)

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突破——以秀山县两河村为例汪明松(1.85)

对高校岗位设置中“双肩挑”模式的理性思考 方 华 李 辉(1.89)

对冲基金监管制度研究——以麦道夫案为例林玲玲 吴燕来(2.89)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应对策略 翁文斌(2.96)

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农民工工资问题探析 柏 娜(2.101)

花都“硬环境”对广东培正学院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地铁、公路、旅游、房产、高校项目为例李建武(2.105)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马德君 谢 辛(4.117)

福建省经济学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钟明春(4.121)

安置帮教社区矫正面临的困境及社会学分析 胡善平 王 鹏(4.124)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民族文化产业开发调查研究 祝国超(4.128)

重庆忠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尹浩(4.133)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及心态影响 杨宁芳 郑敏琪 李洋洋(4.137)

从《风险社会》看风险的社会话语权力开放与争夺 凌 超(5.77)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任阳洋(5.8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路径选择 刁俊强(5.86)

发展低碳农业的多视角探索 周彦希(5.91)

新农村视角下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兰世惠(3.137)

关于农村自然村的人口问题与对策思考——以A村、B村为例胡厚翠(3.142)

民营经济组织形式家族公司化现象解析 夏旭阳(3.146)

在促进生态良好的过程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水平——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姚茂华 舒小虎(6.55)

□心理学

富士康“虎狐”文化管理模式与员工“十二连跳”深层心理冲突之探讨 陈仁芳(2.71)

趋避式动机冲突产生的认知心理机制探析 付建丽(2.77)

情绪创造力研究述评 栗玉波朱莉娟宋晓燕(3.151)

师范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王 刚 李志勇(4.150)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地区为例张聚华 王兴国 熊 娇(4.154)

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的关系研究 江 琦 李艳霞 冯淑丹(6.103)

□新闻传媒

在大小叙事中穿行——论当前谍战影片的文化身份认同田文龙(1.39)

《我的兄弟叫顺溜》与民族主义叙事 李文甫魏巍(1.43)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的媒体传播策略 胡志龙(1.48)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电视剧的历史转型——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王小娟(5.44)

□法律

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发案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石溅泉(1.104)

农村征地暴力事件的法律分析 陈敏(1.110)

《动物保护法》草案之我见 陈学敏(3.128)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罪名应为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马学锋(3.133)

试论单一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 郑延峰(5.139)

对撂荒及影响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实施强制缔约的思考 方太文(5.145)

浅论未成年人犯罪引入社会服务令制度 陈馨(6.109)

□历史

论贞观时期官修史书编撰的成功经验曾海龙(1.94)

第二次布匿战争初期罗马军队损失人数考析 黄康(1.97)

1938-1941 年国民政府对美外交述论 张文禄(1.101)

明清徽州上层妇女生活研究 李丹丹张帮(2.156)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联邦制主张和民族自决权思想 周靖程(5.149)

调和:张君劢关于民主宪政的政制设计理念 肖高华(6.125)

南京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外交抉择(1928-1938) 孙光明(6.128)

唐太宗民族观再探 高学钦(6.133)

□图情研究

西部一般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江文芬(3.154)

□品书录

《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评述杨洪林(1.187)

[责任编辑:小 于]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