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城乡供水水源地保护措施浅析
2011-08-15杨忠志李绍飞魏成虎
杨忠志,李绍飞,魏成虎
(山东省阳谷县水务局,山东阳谷 252300)
0 引言
阳谷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部,南与河南省台前县毗邻,城区面积 16.65 km2,城区人口 15万人,县辖 18个乡镇、办事处,是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多年来阳谷县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靠提取城南2 km松散地层的地下水做水源,水质较差。随着工业的发展及城市废水、废气的排放,地下水污染严重,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展及城区人口的增加,已不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兴建供水工程,水源地选址至关重要,必须满足水量、水质及补源条件,解决城区及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对位于阳谷县城东16km处的张秋镇翟庄至樱桃园一带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论证、评价后,确定该地作为阳谷县城区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该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 2万 m3,为二级提水方式,向城区居民提供 24小时供水,水源地至水厂间的居民采取一级供水,该工程于 2002年 6月投入使用。
1 水源地现状
该水源地南依黄河、金堤河,储水量丰富,补源条件良好,可开采量在 7万 m3/d,单井涌水量一般在 100m3/h,在该地质单元内,岩溶水的补给主要以大气降水及黄河补源为主,水源地岩溶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在 0.42~0.58 g/L;总硬度在 215~305 mg/L;pH值在 7.2~7.6之间;阴离子以HCO3
-,阳离子以 Ca+为主。水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目前,水源地有机井 15眼,深井 5眼,浅井 10眼,其中有1眼位于水源地管理所内,其余均位于附近农田内。经常运行的约有 10眼,浅水井深一般在 80m左右,深井在 300m左右,附近没有污染企业存在。
2 存在的问题
目前张秋镇水源地的水质优良,附近没有排污企业,而且阳谷县政府及张秋镇政府、阳谷县城乡供水总公司针对水源地的环境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不少隐患。
2.1 生活区位于水源地内
由于当地居民居住环境距离该水源地较近,村中居民生活对水源地水质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以及厕所粪便等,并且垃圾堆放及厕所等均未采取任何防渗措施。
2.2 河流中污水的渗漏造成了对地下水源的污染
水源地区域内的河道主要是黄河、金堤河,主要支流有五四青年渠、赵王河、运河等。金堤河、运河、及赵王河等季节性河流,汛期行洪,汛后排污,河道内水质严重超标,特别是金堤河为跨省河流,河南省的台前县、濮阳等城区及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水质超标严重,污水沿河床渗漏造成河流两侧的带状污染,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对当地地下水的污染。
2.3 地下水过量开采
由于张秋镇水源地是阳谷县城区及周边居民最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生活用水水源地。近年来,随着阳谷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区、周边居民及工业用水量急速上升,直接造成了水源地水量的过量开采,形成了城区供水紧张,也造成了承压地下水压力过小,污水乘势入侵。
2.4 农业生产水源的污染
张秋镇水源地周围为居民区,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的使用及污水灌溉等对当地的地下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建议和措施
3.1 完善政策法规建设,使地下水源保护法制化
根据阳谷县张秋水源地现状,阳谷县人民政府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制定了水源地水源保护法律、法规文件和政策措施,规范水源地保护,为保护该水源地提供相关法律保障,水利、环境、公安等部门要进行较好的落实,做好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3.2 划定保护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山东省水资源保护条例》和《饮用水水源保护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的地理界线,水源地准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应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水污染防治规划,饮用水水源地区划定后更易于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更加明确。
3.3 积极提倡节约用水
鉴于阳谷县地处水资源贫乏的华北地区,而近年来随着阳谷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用水量都将急剧增加,但当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污染物排放量大,超过水环境容量。政府和主管部门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有以前的单一采用地下水改为地下水、地表水和中水,同时逐步实行生产、生活饮用三水的分级供应,节约优质地下水。
3.4 大力整治污染
准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的堆放场站,因特殊需要设立转运站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渗漏防治措施。不得使用不符合《GB5084--92》的污水进行灌溉,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保护水源林,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保护植被,涵养地下水。
3.5 综合治理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远规划为保护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工业区用地应远离河床地层,禁止污水进入河道,减少河道渗漏污染,确保地下水免受污染,避免哪里有水哪里建工业园〈区〉的现象。积极开展水污染新问题研究,鼓励发展高新污水治理技术,限期治理工业污染源,重视治理生活污染源,让该水源地长期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