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策略下的西安城市节水对策

2011-08-15

地下水 2011年2期
关键词:西安节水用水

李 立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

0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量也日渐增多。西安作为北方重镇、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城市用水量的增长与水资源缺乏的矛盾日趋激化。科技部通过计算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 36项日常行为的节能减排潜力,结果显示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36项日常生活行为的年节能总量约为 7 700万 kg标准煤,相应减少碳排放约 2亿kg。而百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与消费哪一样也离不开水。炼一 kg钢需要 4 kg水,生产一公斤粮食需要 1 300公升水,生产一个人一天需要的肉、蛋、奶需用水约 380公升。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为 2.5公升左右,而生产一个易拉罐则需要 40公升水。我们喝掉一瓶纯净水,却要消耗 3瓶的水量生产。生产与消费不仅消耗大量的水,也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西安作为一个缺水城市在当前国家提倡低碳排水放和资源不足的环境下如何做到城市发展与减排目标的共同实现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当前问题,这就需要将低碳策略与节水对策结合起来,实现在低碳策略下的城市水资源合理使用。

1 我国低碳策略

2007年颁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方案。同年 9月 8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 15次领导人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针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问题提出了 4项建议,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这是中国政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区域经济单元在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8年 10月,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09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宣布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 ~45%,降低碳排放强度。这是中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上述文件显示了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方面的国际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做着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我国对于减排所采取的低碳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调整能源结构:在这方面我国着力改变国内的能源结构,包括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中国能源生产结构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适度性低,有可调整的空间与可能。〔1〕而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存在偏离低碳化的问题,能源消费高碳化尚待改变。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由于大量的火电站存在,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首要位置。在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类化石能源中,天然气的排碳量最少。在已有化石能源中,应以勘探、开采、开发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为中心,建设示范低碳发电站,加大对这方面的各项支持力度。在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两者的比较中,我们支持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的开发与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应慎重发展核能。因为核电站建立过程中的核废料辐射性极强,影响群众健康,若在人口稀疏的地区可以考虑发展核能。生物质能的发展需要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发展生物质能。(2)进行低碳改造:利用已有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设备工艺及城市设施,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高碳产业和设施改造成低污染或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低碳设施。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获和封存技术、智能电网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建筑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飞机技术等。对于进行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企业,应由政府建立创新成本补偿机制;对于首先采用低碳技术的企业,在更新落后生产设备时政府应给予扶持,弥补成本损失。(3)加强政策管制:在管理方面应制定更严格的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与耗油标准,以制度来规范社会向减碳方向发展。应制定限额排放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摈弃分配许可量做法,转为实际排污量的拍卖机制。这一制度可以确保排污者实际支付由于排放二氧化碳而产生的对环境破坏的成本。(2)同时加强国际范围内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减碳协作。同发达国家合作,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低碳技术;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通过加强与国家范围的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我国的减碳能力和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在低碳化的道路上已经越行越快随着而低碳策略的制定也必将趋于成熟化、严格化和规范化。水资源在低碳发展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水资源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制定新的节水策略作为一个实现低碳政策的重点环节,把发展新的节水技术作为有力的技术支撑,由此获取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为碳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2 西安用水现状

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全球日益加剧的水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到 1/4,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引起世人瞩目,城市水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瓶颈”效应己经愈来愈明显[1]。因此,如何缓解水危机,如何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使水资源不受到破坏并能进入良性的水质水量的再生循环,是保障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它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质就是谋求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

西安的水资源极为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316 m3,仅相当于全国的 13%。长期以来,20世纪 90年代初,国务院批准修建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2002年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向西安市供水 3.05亿 m3,大大缓解了西安城市的“水荒”状况,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据预测,2030年西安市总需水量为 51亿 m3,而市境内的水资源量仅 26.66亿 m3,可供水资源量明显小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3)因此,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性缺水的西安市来说尤为重要。

当前西安市的水资源利用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水资源严重缺乏,西安地区所蕴含的水资源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其次地表水体污染严重难以利用并且这种污染已经波及地下水,这种现象对于本身就水资源匮乏的西安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由于超标的抽取地下水导致西安地区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城市依靠单一的地下水源供水,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下沉、建筑物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象征西安古代文明的明代钟楼已下沉 395 mm,唐代大雁塔向西北方向倾斜了1 100mm,形势十分严峻。再次由于用水技术的落后,大量的水资源在输送,使用的过程但中由于技术的落后而被浪费。最后由于节水教育的不凑,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与紧缺,没有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3 对策研究

在当前低碳大前提下为了节省水资源就必须做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节约用水。不但要做到节流同时还要努力进行开源,增大西安市可使用的水资源量,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首先西安当地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做好对各个河流的客水的有效利用。西安市的客水量来源于渭河、泾河、石川河 ,其值分别为 55.7亿 m3、20.66亿 m3、2.15亿 m3,客水总量为 78.5亿 m3。(4)加入客水量西安的水资源紧张便可以得到缓解。但在同时需要根据西安经济状况,选取能够开发利用而对环境又不致产生恶劣影响的客水水源进行利用。必要时,可建立跨流域、跨区域的水利工程,以满足城市各方面的用水要求。搞好城市水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其次做好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功能。目前西安地区地表水水质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保护水资源,关键在于污染的治理和预防。对工业污染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污水排放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来减少废物水的排放。对城镇生活污水要通过实行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等措施控制废污水的排放量。另外,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增加河道补水,增强河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也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3)再次改进西安地区用水工艺。原国际供水协会曾对世界各国 25个城市供水损失率进行了统计。汇总数据表明我国供水损失率为欧洲发达国家的 3倍左右。比各国平均值还高 62%。(5)这就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我国在用水工艺上依然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应当在西安地区加强先进的用水工艺的推广,例如中水系统。从输送到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效的节约用水。

最后加强节水教育。水是一个社会的话题,公众意识则是行业和社会的桥梁。水环境及其科技产业化发展必须以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条件。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民水资源价值观教育,唤醒公众的节水意识。(6)要在全市形成节水和保护水资源风气,进行全民教育,建立节水型城市。

总之要把节水的目标与低碳的目标统一起来,将两者的对策进行综合。实现在低碳策略下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将水资源的节约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效益结合起来。无论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订和实施,都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制约因素。最终实现西安城市合理健康的发展。

[1]林木西,王兆生.我国能源结构、相关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J〕.改革,2010,(1).

[2]刘美平.我国应对气候变暖的低碳策略〔A〕.2010

[3]樊春贤.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讨〔A〕.地下水,2007 29(1).

[4]窦涛.陕西省城市用水现状分析与评价.2007.

[5]宋序彤.我国城市用水发展和用水效率分析.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节水型社会建设高层论坛专辑.2005.

[6]陈光,班福忱,刘文涵.保障城市用水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水工业市场,2007年第 12期.

猜你喜欢

西安节水用水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西安2021
Oh 西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