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重庆发展的影响

2011-08-15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后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

黄 妍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略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重庆发展的影响

黄 妍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15)

从192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建立,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成为中华民国国都。伴随着抗战的需要,1937年国民政府移驻重庆,1940年将重庆定为陪都。迁都重庆对抗战时期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迁都重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影响

一 迁都重庆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综合作用而成。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也是诸多历史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促成,有其历史的偶然性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1]。首都设在什么地方,对一个国家的大局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历来是统治阶级及其最高权力当局立国施政的首要问题[2]。

至1932年,西安作为陪都已数年,然在国民政府最高决策层的心目中,对外抗战最理想的战略后方根据地不再是西北的陕西,而是西南的四川[3]。西安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四川作为抗日根据地条件日益成熟。国民政府统一川政,结束了自民初以来四川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把四川纳入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在这期间,国民政府着力把重庆营造为控制四川乃至西南的大本营。1935年初,入川即驻节重庆。川政统一,刘湘就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蒋介石以省府业已健全,为了便于行使职权,宜由重庆迁回省城成都为由,逼使刘湘于1935年7月离开经营了10年老巢重庆西迁成都[4]。刘湘尽其所能拥戴国民政府迁川,但由于蒋介石对刘湘心存猜疑,难以下定迁都四川的决心,这反而推动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决策。

对于为何选择重庆作为陪都,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历史专家张凤琦强调说:这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重庆四周环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是长江三峡,是一个天然屏障,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始终没有攻入重庆,只有靠空袭。这也说明重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其次,重庆具有相对便利和发达的交通。最后,重庆具有西部其它城市难以比肩的经济实力。抗战前的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有近代工商业的城市。不选重庆难道选还处于农耕时代的成都?

二 抗战时期重庆的政治地位

川政统一后,国民政府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于1935年10月设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川、康、黔、滇、藏五省的军队均受其节制,重庆成为西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5]。1939年2月国防最高委员会移渝办公。重庆行营的设立,使重庆摆脱了地方军阀的控制而直属中央,成为全国性的政治大舞台,大大提高了重庆的政治地位。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平津沦陷。随后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全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尽管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到10月底形势已经非常不利。10月2日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确定四川为抗战的大后方,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并于次日电告前线战士。11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正式决定迁都重庆。1938年1月11日国民政府机关由南京迁到重庆,但军事及外交部门仍留在武汉办公。至此,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9月财政部门移渝办公。12月蒋介石由桂林飞抵重庆,随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亦移渝办公,重庆遂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6]。

三 抗战时期重庆的经济地位

随着抗战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国家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重庆。与此同时,大量的军政、文教、工矿企业迁渝,抗战时期的重庆成为著名的国际都市。这样,重庆的人口急剧增加。据重庆市警察局的历年人口统计,抗战前夕,重庆市区有74398户,339204人。其中男性195720人,女性143484人。到1946年增加到125万,增长了3.67倍,10年净增90万[7]。其中增加的人口绝大多数是随着军队、文教、工矿企业迁来的,外地迁渝人口占重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也带动了一系列的工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就推进了重庆的经济发展。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区的区域也随之扩大。伴随着大量的人口、军政、文教、工矿企业迁到重庆,旧城区、新市区的旧有空地都建筑了各种简易的房屋、厂房、工棚。到1938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左右,城市人口达5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共60余万人[8]。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市政、公用事业的新发展。原有的城市规划与迅速膨胀的城市已经不相适应,市政当局根据当前的形势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决定以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来带动城市的发展。

陪都的建立,使重庆成为大后方的经济中心。抗战爆发后,东部地区大量工矿企业迁往内地,其中迁到重庆的最多,共有200多家,占全部内迁工厂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东起长寿,西至江津,北到合川,南达綦江的重庆工业区。据统计,到1940年重庆工业区共有各类工厂429家,其中机械厂159家,冶炼厂17家,电力厂23家,化工厂120家,纺织厂62家,其他行业48家,是抗战时期中国最为重要、最为集中、大后方惟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到1944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国营、民营工厂4346家,其中重庆有1228家[9]。同时,重庆还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金融中心。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为了控制和管理金融,明令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家银行的总行迁到重庆,并准许各省地方银行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中央信托局等也迁到重庆。

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形成以及大量的人口迁入重庆,促使重庆在抗战时期商业繁荣,商业的门类繁多齐全,经营的品种很多,最终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到四川及西南各省的庞大的商业网络,从而确立了重庆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商业中心地位。

四 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化地位

抗战前,重庆只有两所大学,一所是沙坪坝的重庆大学,另一所是磁器口的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抗战期间迁往重庆的大学、专科学校、军校、国立中学达30多所,其中高等学校20余所,占全部内迁5所高校总数的40%多[10]。由于大量的学校内迁重庆在北碚的夏坝、小龙坎与磁器口之间的沙坪坝、江津白沙镇,形成了抗战时期重庆的三个学校文化区

伴随着大量的学校迁入重庆,给相对落后的重庆地区注入了新生力量,也促进了当时重庆教育的发展。大量的报社、出版社也纷纷迁到重庆。当时国民党的主要大报《中央日报》、《大公报》以及共产党的《新华日报》都在重庆印行。大的出版社有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也迁到重庆。

战时内迁者除党政军界外,商人、企业家、医生、工程师、教师、技术工人等较多,1938年赈济委员会代长许世英统计:文教界55%,党政及国营事业21%,商人16%,工人6%,农民2%;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各类文化艺术界人士在内迁人口中比例较大[11]。大量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及单位团体的内迁客观上提出了对西部发展的要求,更为西部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八年抗战中部分高校迁到重庆打破了大后方教育长期的封闭、落后、停滞状态加速了重庆教育的发展。抗战期间高校的西迁,也加快了边疆内陆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为当地的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 抗战时期重庆交通业的发展

抗战的爆发,中国的民用轮船业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有的轮船被日军掠夺,有的轮船亡命国外有的改名寄生在其它国旗下。为保存实力,长江中下游的国营轮船招商局、民营三北轮船公司等幸存的轮船,陆续退入川江。运力的增加,使重庆成为大后方新的水运中心。

1938年10月,汉口航政局迁往重庆,改名为长江区航政局。它不仅接管了川江航管处所辖的管理职责,而且管理范围扩大到川、鄂、湘、赣、苏、皖等省[12]。这样就加强了对川江航运的投资,促进了川江航运的发展。经过抗战时期的发展,到1945年,重庆轮运业达到其鼎盛时期。在重庆驻扎的轮船公司有15家,总吨位达到了73682吨,吨位比抗战前增加了 2.12 倍[13]。

重庆的木船业从民国初年开始繁盛起来,后逐渐衰落。但在抗战爆发后,木船人承担了繁重的运输任务,这为木船业的重新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川江上、下游来的轮船较多,但都因其吨位太大,吃水太深,不宜行使;而且,川江及其支流上险滩较多,这些都是轮船在当时无法克服的困难,而木船正好可以弥补轮船的不足。这样就使川江的木船业走出了困境,又一次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大批工厂内迁,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工业区。这些厂矿大都建在川江及其支流两岸,工业原材料的供给、产品的销售和交流、人口的增加和生活的消费,绝大部分都依赖水运。为适应其需要,在原有通航河段上又开辟了一批新航线。

重庆为长江上游第一大港,是西南地区水路交通枢纽。抗战以后,在重庆的轮船数量增加,客货运输繁忙,战前非常简陋的重庆港口设施已不能适应。所以重庆的港口设施得到加强。经过八年的建设,各码头基本上都修建了石阶梯道和装货平台,大大便利了客户运输,也促进了重庆航运的发展。

民国以来,四川公路从无到有,但因军阀割据,防区林立,路政分割,各自为政,公路建设的成绩不显著。1935年3月,蒋介石飞赴重庆,亲自督师,全面彻底整修成渝公路[14]。

1935年以后,参谋团和重庆行营完成了四川公路事业的初步统一,重庆作为公路交通的中心开始形成。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以重庆为陪都,为建设抗战战略后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8年7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总管理处迁到重庆,担负起统制大后方,尤其是川康公路与运输的职责。在重庆,从1939年8月起,开始修筑汉渝公路,该路自重庆小龙坎,经大竹、达县、万源,以达西乡,与汉白路相接,全长952公里,于1941年底完成[15]。这有利于重庆与陕西的陆上通道。

公路的发展,带动了当时的汽车运输业的发展与繁荣。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通过川黔、川湘、川鄂、川桂、川滇、川汉等公路干线,联接着大后方形成了大后方公路交通运输网。

六余论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给当时的重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重庆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交通的中心。重庆的第二产业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重庆的第三产业金融业、交通业、商业也得到了发展。但与此同时抗战时期重庆的繁荣后面也有忧患。大量的移民与居住问题、战时儿童的保育问题、难民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都是国民政府所要解决和面对的。当时的国民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来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给重庆带来的发展是较大的,也为重庆在1997年顺利成为直辖市做出了一定贡献。重庆直辖后的经济、教育、交通的发展也是得力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西迁。

[1][2][3][4]黄立人.抗战时期大后方1937——1945经济史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1、3、7、10.

[5][6][7][8][9][10][12][13][14][15]周 勇.重庆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870、871、875、875、879、872、1083 1085、1094.

[11]徐 辉,唐智松.试论抗战大后方高等教育的贡献[A].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525.

K265.9

A

1674-3652(2011)04-0022-03

2011-05-06

黄 妍(1988- ),女,江西抚州市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级近现代史晚清史方向硕士生,主要从事晚清史研究。

[责任编辑:曾 超]

猜你喜欢

大后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决战“大后方”——突发报道中的编辑价值
纪实的力量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