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责任预算管理初探

2011-08-15贵州财经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白晓雨

财会通讯 2011年20期
关键词:责任目标管理

贵州财经学院 陈 弘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 白晓雨

一、社会责任会计与预算管理概述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漫长岁月里,资本家将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利润奉为经济活动的唯一目标。这一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员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产生了环境污染、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等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由于经济目标过于狭窄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60年达末期,社会公众的社会意识逐渐觉醒起来,开始意识到企业盲目发展所造成的社会问题。这就促使企业不仅要致力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样,测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影响程度,以及监督和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程度的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

(二)预算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管理人员不断增加,产生了分权管理。由于企业的盲目扩张导致了一些企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迫使企业管理者开始寻求一些方法对市场进行预测、衡量其生产能力以及协调各部门间经济活动的方法,于是一些管理者将预算管理引入企业,以此来计划、协调、监控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1922年麦金西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该书从如何控制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预算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指出预算的职能是调节企业各部门的活动使他们全部纳入到一个正常的程序。麦金西首次把过去凌乱的预算形成了系统、成熟的预算管理体系。

自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企业预算管理先后受到会计理论及其他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在管理方法、管理理论上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预算管理已趋于成熟,成为西方现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方式。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步入了信息社会时代,通讯的发达和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等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准确和快速的获取、分析信息,使企业对其未来的经营预测、预算目标的制定,特别使中长期预算目标的制定,有了更可靠的依据。

二、社会责任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及措施

(一)预算内容的结合 企业的预算一般包括业务预算(或称经营预算)、特种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个部分。业务预算就是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日常发生的各种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活动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等。特种决策预算也称专项预算,是指企业为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单独编制的预算,如根据长期投资决策编制的固定资产构建、扩建、改造等项目预算。财务预算是指反映企业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根据企业预算的一般分类,社会责任会计预算大致也可以分为四类:员工责任预算、环境责任预算、产品责任预算和社区责任预算。

(1)员工预算是指企业对预算期内发生的员工培训费、员工工资及福利以及因工伤等意外所产生的费用所进行的预算。

(2)环境责任预算是指企业对预算期内企业发生的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费用所进行的预算。例如,购入环保设施的预算、进行排污处理等的预算。

(3)产品责任预算是指企业对预算期内产品可能产生的退货、换货或质保问题等所产生费用的预算。

(4)社区责任预算是指企业对预算期内进行志愿活动、对所建立基金进行投入等所承担的社区责任的预算。

(二)实施步骤的结合 实行社会责任会计不仅要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更需要将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的预算管理相结合。预算管理的一般步骤为:

(1)制定规划方针。即确定企业预算的总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方针和原则,为预算的制定确定大的方向。

(2)各职能部门提供基础资料并互相沟通。预算编制应当采取“自下而上”的信息流程,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就预算需使用的一些关键性假定在企业各职能部门达成一致,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3)制定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左右整个企业的所有业务,并且是其他分预算编制的基础。在对关键性假定达成一致后,应当首先编制销售预算。

(4)编制其他分预算。

(5)互相协调以确定各分预算的最后定案。

(6)对预算进行审核。

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企业,其社会责任预算管理的一般步骤为:

(1)建立相应管理机构,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总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采取的方针,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定大的方向。

(2)各相关部门提供资料并互相沟通。预算编制采取“自上而下”的信息流程,根据各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就社会责任会计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预算的编制提供基础。

(3)制定各种预算。

(4)各相关部门互相协调以确定各部门预算的最后定案。

(5)对预算进行审核。

(三)实施措施主要包括:

(1)加快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的建立,可以统一领导、组织、规划公司的社会责任工作,该管理机构应当下设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员工工会等具体部门。这一机构的建立不仅可以监督、考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工作的成效,而且可以贯彻和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预算。

(2)加快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并能将之细化为各个部门的小目标,以方便企业实施社会责任预算管理。

[1]王竹泉:《跨地区经营企业会计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责任目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管理的另一半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