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问题探析

2011-08-15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邹慧双

财会通讯 2011年20期
关键词:示范校示范性专项资金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邹慧双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培养辅助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就业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国家拨付示范校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示范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人才引进及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行业交流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由于示范校建设周期较长,建设项目较重,因此管理难度较大;示范校专项资金金额相对较高,且专项资金要求专款专用,按来源渠道和使用项目设立明细账目核算,对会计核算要求较高。如何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推动示范校建设,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示范校专项资金重眼前、轻长远 示范校建设具有一定周期,一般为跨年度2至3年不等,但其建设成果要在未来3至5年通过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行业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综合体现出来。但很多学校只将示范校建设当作短期的教学管理任务去完成,只看一时成果,项目结题专项、资金清理后就告一段落。对于示范校建设中有长远价值的项目在以后年度资金预算中没有进一步加深建设力度,示范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没有得以延伸,造成示范校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规划脱节。

(二)示范校专项资金重立项、轻预算 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主要遴选一批以培养行业紧缺型人才、新兴行业或新材料、新能源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所以各高职院校在申请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时,项目申报较多注重各项目内容规划,而对具体项目资金预算却缺少重视,即如何把钱用到刀刃上。许多项目资金预算有的是根据以往经验,有的项目预算既没有财务部门数据为依据,也没有相关行业专家可行性分析,项目资金预算缺少科学可靠的依据和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法,形式大于内容,预算不清必将导致示范校资金管理核算和使用存在问题。

(三)示范校专项资金重支出、轻成本 项目建设与教学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学校对示范校建设项目房屋、水电、仪器设备等使用费、实验材料、以及项目建设人员工资奖金等费用发生时,都无法按一定标准分摊计入各项目成本,加之预算会计自身局限性,不像企业会计有成本核算,便于成本费用归集。示范校建设项目负责人大多是教学、项目建设双肩挑,有的负责人同时负责几个项目建设,对于项目资金费用归集并不重视,所以反映到财务具体项目资金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并不能真正反映项目的实际建设成本。

(四)示范校专项资金重使用、轻制度 示范校建设是以各项目负责系部为主导的教学建设,专项资金开支一般实行项目负责制,缺乏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全程参与,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全程监督控制作用。如以教学设备为例,示范校建设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添置设备归各课题组使用,各使用部门设备验收入库手续不全,使用不当,保管不善,造成设备维修维护成本上升。项目结题后,对于一些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图书,低值小设备等大多由各项目负责科室保管,没有交接手续,造成资产闲置浪费。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完善对策

加强示范校专项资金管理,首先,从管理层角度,要明确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意识,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并坚持从上到下贯彻执行。在具体的管理环节中,应切实做好专项资金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加强示范校专项资金的管理。

(一)加强示范校专项资金的事前预算管理 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到项目,而是为了示范校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在项目申请时,财务部积极参与并协助项目负责人编制合理的项目预算,为其提供合理可靠的预算依据。对于实训室建设、大型设备购置等重大项目预算还结合资产、基建等相关部门意见,让信息充分共享,形成集体决策。在示范校建设几个重要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后,我校财务处进一步提出,将预算作为示范校建设重要文件备案,并将项目预算作为项目推进的重要依据,在结题后作为对项目负责部门项目建设成果考核的重要依据。编制科学合理、详细明确、切合实际的示范校专项资金预算,从源头上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滥用专项资金。

(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核算控制,规范专项经费开支 针对资金使用与会计核算方面出现的问题,学校管理部门、项目负责系部和财务部门协同配合,结合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应学校示范校建设管理的示范校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和和支付权限等。在完善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手段方面,对于实训中心建设等特殊建设项目,借鉴了企业成本会计和基建会计的核算方法,加强示范校建设项目成本核算。除此外,我校在示范校专项资金管理过程当中采取了升级现有财务软件,添加成本模块和合同管理模块等措施,提高了示范校专项资金管理财务信息质量;同时借助校园网对项目进度进行全程跟踪,按专项资金管理制度、项目预算和项目进度、相关合同条款等严格控制资金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专项经费开支。

(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力度,规范示范校专项资金管理 针对我校示范校建设情况存在的资金监管问题,财务处提出定期召开示范校建设专题会议,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形成常态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和检查,重要项目则聘请外部审计,提升了资金的使用质量。在专项资金支出方面,加强了专项资金授权审批控制,对专项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分离,从制度上杜绝滥用、挪用专项资金。

(四)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财产保护控制 示范校建设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建设,只有两部分全部加强,才能真正确保示范校建设的成果。硬件部分如实训中心房屋建筑、大型教学设备、教学实验用低值易耗品等,要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实行申报、审批、询价、招标、购置、验收、领用登记并定期维护保养。对已经结题的项目形成的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合理调配,形成各系部各项目之间资产互通有无,供学生实训操作。对于课程建设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课件、影像教学资料、专利等无形资产,归属特定部门及时整理集中保管,以供今后查阅和其他项目借鉴。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学校重要的无形资产管理,是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资产。

(五)加强项目验收后的事后分析 示范校建设项目完成不应该只局限于项目通过上级管理部门验收和专项资金管理通过上级部门专项审计检查,更应该立足长远看专项课题所带来的长期受益。按照项目资金预算,费用支出情况、项目完成效果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总结评价,既可以提高项目预算水平,也是对今后项目建设的促进。对于综合评价效果较好的建设项目,财务部应向学校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今后资金预算中追加预算,继续项目深度开发。

三、结论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是示范性高职顺利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示范校专项资金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根据发现的情况去逐一进行完善,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只有当管理体系符合并完全覆盖了专项资金的全程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专项资金的使用才能在效率和效益上面达到最佳。

[1]成本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经费申请指南2008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猜你喜欢

示范校示范性专项资金
红领巾示范校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