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道路”与“重庆实践”(之一)

2011-08-15张新华

重庆行政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国道路重庆发展

张新华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道路”与“重庆实践”(之一)

张新华

一、“中国道路”

(一)伟大进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1.观念: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30多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根本前提。这是中国道路的得以开辟的重要前提。

30多年前,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从此,改革开放的大幕在解放思想中被拉开。

发端于1978年上半年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胜利召开的重要思想准备。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既是对前一阶段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升华,又是马上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强调:“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解放思想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概括起来,1978年,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确立实践标准,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2年,我们告别“姓资姓社”的争论,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3年,我们超越“GDP”的简单思维,确立以人为本,转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发展: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0多年的迅猛发展、经济奇迹就是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是30年中国道路的内在动力。

随着党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1979年开始,全党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从1979年转向经济建设到1984年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1993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3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围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一根本,不断提高把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3.党建:执政能力

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30多年中国道路的政治前提和组织保障。

30多年来党的建设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转变的大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党自1949年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特别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重大转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也反映出执政党不同于领导革命的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领导计划经济的重大区别。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

4.规律:伟大旗帜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3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也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真理价值。这面伟大的旗帜,就是30多年中国道路的根本所在。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来,党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毛泽东早在建党前夕就曾经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竖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有所趋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曾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二)“中国模式”

中国迅猛发展的这一奇迹,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和学者的思考。有论者认为,中国大陆的改革经验显示,基于西方标准的现代化主流理论不能概括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既不同于第三世界国家,也不同于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中国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功的变化,表现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以及与之相伴的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社会指标的大幅度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是成功的保守,主要表现为共产党继续执掌政权,而且政局越来越稳定。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面对的内外条件对改革进程和结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轮社会主义改革中,中国作为先行者所占有的“先发优势”为中国赢得了时间。“中国特殊论”是一个解释“渐进变革”的理论或假说。它预言,别人的东西是无法照搬的,而自己的历史是无法割断的。中国人只能通过对世界开放和回归传统来开创自己的未来。无论这些论断正确与否,但至少说明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巨大活力与勃勃生机。

面对各种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评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忧患的意识,认清自己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2007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二、“重庆实践”

(一)直辖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以1997年设立直辖市为标志,重庆的发展尤其是思想观念的变迁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1.直辖以前的三次思想解放

(1)真理标准讨论中重庆后起直追

1978年5月,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庆在这一时间里,开展了一般的学习讨论。1979年5月,《重庆日报》先后发表文章,针对“思想解放过头了,发扬民主过多了,落实政策过右了”等认识偏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评说。

1981年2月,市委联系实际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于3月专门召开了全市政治工作会议,用两个多月时间,分四批集中区县委和市级部、委、办、局全体领导干部学习讨论,重点解决思想路线、工作方法问题。

通过讨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基本上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上来,重庆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拨乱反正取得重大成果,实现了重庆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2)计划单列中的综合体制改革探索

198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重庆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随后永川地区与重庆合并。这一时期的重庆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以搞活企业为中心,以搞活城市功能为依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按对外对内两个开放的要求,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从多方面着手对原来经济体制进行综合改革的探索。计划单列成为新时期重庆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个发展关键点,给重庆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城市综合改革的作用开始显现。

(3)南方谈话后的“加快重庆发展”大讨论

南方谈话尤其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重庆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和“重庆市下放权力加快区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抓住调整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关键,实施重点突破,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

1994年10月、12月,江泽民、李鹏先后到重庆视察,分别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开发三峡,振兴重庆”。次年,全市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题词精神的热潮。《重庆日报》社、重庆电视台、电台等单位加强对题词重大意义的宣传,全市展开了“贯彻题词精神,加快重庆发展”的大讨论,强化了机遇意识,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

2.直辖以来四次思想解放

(1)继续推进“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活动

直辖之初,新一届市委继续深入推进“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党政机关围绕转变观念、建章立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来解放思想;在市民中则开展“我们与直辖市”、“怎样做个重庆人”、“让市民直辖市意识浓起来”的大讨论。红岩精神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统一认识、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成为重庆人民奋发向上、负重自强、艰苦创业、加快发展,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1998年3月,江泽民参加了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全体会议。他指出:重庆成为直辖市,标志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希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要集中力量抓好开发性移民、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四件大事。四件大事为新重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西部大开发中的思想解放大讨论

西部开发后,重庆市委及时在全市开展了“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以消除各种“等靠要”思想,消除埋怨畏难情绪,负重自强。2001年9月,市委、市府发布《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共50条。凡有利于重庆发展,特别是对重庆行之有效的政策都纳入其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吸引力。这是重庆力度最大、涵盖最全的一个政策汇集,对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聚集重庆,加快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重庆人文精神讨论——重庆人的精神洗礼

2006年1月,一场关于重庆人文精神的大讨论逐步展开。强调解放思想,破除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敢于闯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的“禁区”;敢于闯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敢于闯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大讨论催生和强化了重庆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

(4)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学习教育活动

2006年下半年,重庆市直机关开展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学习教育活动。始终牵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牛鼻子”,正本清源,解决“我是谁、为了谁”这个观念问题,把颠倒了的“主仆”观念改变过来,从思想上树立起机关公务人员是人民群众公仆的观念,真心实意地当好公仆,为主人服好务,真正使“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和工作准则。

(二)重庆新政

1.新实践

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重庆的发展做出了“314”总体部署。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直辖10年的实践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完全正确,今天的重庆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强调: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交办了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四件大事。

2008年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庆市委、市政府按照“314”的导向定位,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性举措:

2008年,先后提出并着手开展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大讨论和“五个重庆”建设。年底,重庆保税港区设立。在这次“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讨论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明确指出:开放的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助于吸引各种经济要素,形成万商云集、竞相创业的社会氛围。强调:开放风气也体现在行风、民风和党风之中。重庆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2009年,先后提出并着手开展了“打黑除恶”和“唱读讲传”活动,极大地净化了重庆的发展环境和提升了重庆人的精气神,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三项活动”,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当年国务院3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世界几大笔记本厂商落户重庆,为重庆新一轮经济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年上半年,重庆被确立为我国第五大中心城市并于直辖13周年之际正式挂牌“两江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副省级开发开放新区。尤其是2010年6月,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通过的《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把重庆的民生工程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上述重大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无不体现了科学发展、民生为本的鲜明重庆特色。

2.新的认识

新的实践必然产生新的认识。近年来重庆实践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从毛泽东思想的“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重庆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政治本色,在群众路线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重庆特点的一系列新的认识和观点。

一是“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生命线”。在重庆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的报告中,薄熙来书记指出,从历史上看,“各个朝代的兴衰,都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关注民生是我们党的政治性质所决定的,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从土地改革到翻身解放到建设小康社会,人民利益始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重庆市委、市政府为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党委书记和区县长分别赠送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和铁人王进喜的铜像,旨在新世纪在巴渝大地进一步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作风。

二是“人民群众是最朴实的‘唯物主义者’”。衣食住行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要。2009年9月,薄熙来在与参加“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干部座谈时指出,共产党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就是要树立一种理想,立志为百姓多办实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角落”。因此,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不求经济指标长得最快,但求老百姓生活改善最明显;不求高楼大厦盖得最多,但求老百姓过得最幸福。”正如薄熙来在2009年3月重庆市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所说,“关注民生是我们党的政治性质所决定的”。

三是“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2010年12月,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薄熙来提出了著名的“分蛋糕”观点。他指出: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这样,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的老百姓,就会有一往无前的积极性。薄熙来强调: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走民生为本之路,按社会主义的办法,通过改善民生来发展经济是正道,是走得通的,是科学。

四是“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薄熙来多次深刻地指出:做清官是大智慧。2009年3月,薄熙来深刻地指出,“老百姓对一个政党的评价,最大的否定因素就是腐败。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近年来,尤其是在重庆开展的“打黑除恶”斗争中,一些腐败分子和“黑保护伞”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五是“作风蜕化,如果不注意,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如果说贪污腐败是党的‘致命伤’,作风蜕化则是‘慢性病’,也会影响党的生命力。有些人虽然没有违法,但作风蜕化,如果不注意,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薄熙来在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上关于作风问题的这一论述,切中问题,发人深省。所以,重庆市黄奇帆市长在履新之际特别强调:牢记使命,决不允许拖拉疲沓、错失机遇、推诿塞责、马虎苟且;依法行政,决不允许漠视法治、践踏民主、随心所欲、罔顾民意;勤政为民,决不允许官僚主义、作风漂浮、脱离群众、麻木不仁;清正廉洁,决不允许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这四个“决不允许”,言简意赅,掷地有声,体现了新一届政府进一步端正政风的坚定决心和不懈追求。

(三)巴渝巨变

从改革开放到重庆直辖,到近年来的重庆新政,重庆的发展为世瞩目,为人称道。

正如重庆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通过的《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指出的那样: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务院3号”文件,努力推动深层次体制改革、构筑内陆开放高地,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胜利完成“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历史任务。

五年来,我们成功交出“四件大事”满意答卷,百万移民搬迁任务胜利完成,老工业基地改造成果丰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大为改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翻两番,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电子信息、金融业快速发展,现代产业高地正在崛起。“五个重庆”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品质和功能同步提升,“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建成,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市民健康素质、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内陆开放高地开始形成,两江新区起步良好,两大保税(港)区启动运行,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大跨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入,住房、户籍、城乡建设用地等改革强力推进,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实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的重大转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一半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民生十条”增添惠民新措施和发展新动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有力。开展“打黑除恶”,加强警务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更趋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走访”、“三进三同”,实施“三项制度”、“三项治理”,关心百姓疾苦,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奠定良好基础,“唱读讲传”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谱写了重庆直辖市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五年来,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努力改革创新,切实解决事关社会民生和发展全局的矛盾和问题,坚定地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符合3000万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路子,为加快重庆直辖市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坚持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坚持以民生为先,积极探索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坚持以建设“五个重庆”为重点,夯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动力,大规模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坚持以加快“两翼”发展为重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统筹城乡改革为着力点,先行先试实现改革新突破;坚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重要方向,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水平;坚持“唱红打黑”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全市人民建设新型直辖市、全面奔小康的热情和干劲。

重庆实践带来的巨大变化和震撼,不仅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而且引来了境内外媒体的众多肯定。这的确给人以鼓舞和启迪。

关于重庆经济及其地位的变化,《重庆日报》(2011年1月21日)有如下采访介绍:

托尼·普罗菲特(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重庆打通新欧亚大陆桥,物流短板变成强项,这无疑会改变中国大陆的产业布局,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西进。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重庆是大陆桥的桥头堡,往南还可延伸到珠三角与东南亚,这样的产业基础,是其它任何线路不可比拟的。

关于重庆关注民生和实施的民生财政,《重庆日报》(2011年1月18日)采访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认为:重庆的实践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通过分好“蛋糕”、缩小三大差距来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用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来发展经济。这样的模式值得学者及社会各界认真研究。

关于重庆实践的总体评价和认识,《重庆日报》(2011年1月18日)介绍了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部主任朱安东博士的观点。朱安东认为:重庆实践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从意识形态领域的唱读讲传,社会治安领域的打黑除恶,经济领域的公租房建设,解决干群关系领域的“三进三同”等等,大家看到这确实是一个系统性的试图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思路,而且做出了一些成果。

在2009年底《重庆晨报》的问卷中,关于您对政府主要工作满意的原因选项中,由高到低,分别是“反腐有力”(27.62%)、“改善老百姓生活”(22.04%)、“政策好”(17.28%)和“说话办事有效率、讲诚信”(14.97%)和“密切联系群众”(12.65%)。这充分说明,重庆新政以其新实践、新认识和新成效赢得了3200万重庆人的由衷拥护和高度认同,赢得了海内外一切有识之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关注。

作者:重庆行政学院教授、本刊总编辑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中国道路重庆发展
重庆客APP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在这里看重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