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的历史观及对《历史决议》的贡献

2011-08-15张新华

重庆行政 2011年6期
关键词:陈云实事求是决议

□ 张新华

陈云的历史观及对《历史决议》的贡献

□ 张新华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政党。在90年的历史发展中,党先后形成了两个影响深远的历史决议,即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前者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对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明确的、实事求是的结论。它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在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说明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后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指出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它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从党的历史看,两个历史决议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对统一全党的认识,增强党的团结,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参与并见证了党的许多重大历史决策和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重要相关者和深刻相识者。在对这些决策、事件和人物的评论与回忆中,展现了陈云实事求是、坚持党性、富有政治智慧的历史观。这在他对《历史决议》起草的谈话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陈云的历史观散见于《陈云文选》的相关著述中,集中体现在陈云在延安任中组部长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论述,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和非常深刻的理论认识价值。

首先,陈云高度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在第一个历史决议形成过程中,毛泽东曾经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特别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强调“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1]改革之初,陈云就明确指出“现在第一位的任务是认真总结经验”。[2],其所以强调“总结经验”,在于经验是历史的积淀,能够给今人和现实以启示和警醒。这里的经验理所当然地包括教训。陈云指出:“列宁说过,一个政党是否郑重,要看这个政党对自己错误的态度怎么样。我们共产党是一个郑重的党,考察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对自己的缺点、错误采取什么态度。如果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敢于研究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那他就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3]襟怀坦白,直面历史,正视错误,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即使陈云亲历的历史事件中的教训,陈云也深刻铭记,常常以此警醒后人。他对建国初期参与修建的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历史遗留问题的明确态度就是如此。

其次,陈云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论。陈云指出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4],这虽然是陈云对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深刻解读,但它同样适用于对历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这里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固然如陈云所言,揭示的是唯物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治史最基本的史德,而且表现出了秉笔直书的历史见识和勇气。借用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历史研究同样应该“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5]这既是方法论,也是目的使然。“交换、比较、反复”则是治史的基本要求,当下史学界的比较研究的盛行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陈云提出了对待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1940年11月,作为中组部长的陈云,针对审干工作出现的偏差,提出了如下一些重要原则:“审查干部必须实事求是,客观,严格。结论应该是不可反驳的。切忌以主观的推测为根据。不单看言论和态度,主要看本质和实际。不仅看一时一事,主要看整个工作历史。”“审查干部必须对党对干部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疏忽大意,不能冤屈好人。疏忽和冤屈都要承担责任。冤屈好人的责任并不小些。”[6]这里涉及到历史分析的几个重要观点:一是历史的认知应该是“实事求是,客观,严格”。而不“以主观的推测为根据”,并且注意“整个”的历史考察。所谓“整个”的历史考察,从大的历史研究角度看,也就是毛泽东所提倡的“古今中外法”。毛泽东指出“‘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7]二是历史问题的界定与处理 “必须对党对干部有高度的责任心。不能疏忽大意,不能冤屈好人。”这里的一个“必须”和两个“不能”,体现了党性原则和求是精神的有机统一。

此外,陈云提出了对待历史经验、历史遗产的正确态度。陈云对待评弹艺术的重要讲话,就体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这里要强调的是,1988年10月8日陈云在 《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在历史上起过作用的办法,现在不应该全部照搬,但也不能一概否定。”[8]这里实际上批评了历史研究中的两种倾向,即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和良莠不辨的全盘继承。

陈云的历史观在陈云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得到的充分的运用和体现。

关于历史事件的评价方面,陈云在《对编写〈辽沈决战〉一书的意见》中,对辽沈战役作了全面、客观的分析。首先,陈云对辽沈战役有一个科学的总体评价,即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加上当时人民解放军在其他各个战场上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整个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9]这里揭示了辽沈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作用和其他战场的协同配合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战略的全局性的认识判断。这是名副其实的“大历史”视角。其次,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辽沈战役的历史缘由,强调“不仅应该使大家知道辽沈战役胜利的经过,而且应该使大家知道这个胜利是怎么来的。”“绝不只是和战役的参加者,和战役的组织、指挥以及具体战斗有关,而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10]体现了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再次,没有回避历史与现实中的一些敏感问题,而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说。陈云指出:“战役参加者的作用,战役的组织、指挥,这些对于战役的胜利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否定。但是不能只看到这一方面的作用,还必须看到其他方面的作用。只有这样看待辽沈决战,才是全面的,符合历史唯物论的。”[11]这里陈云对林彪的评价符合历史的真实,这一判断同样“是全面的,符合历史唯物论的”。此外,陈云提出,“这本书在编法上要改变一下。可以考虑加进一些重要的历史文件、电报”,“还可以加进一些在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同志写的回忆文章”[12]。从“历史文件、电报”到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凸显了陈云对历史研究中的历史材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的重视,这有助于论从史出,才能如陈云所期望的那样,“人们就不仅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辽沈决战胜利的经过,而且能够看到胜利的各种基本原因。”[13]当年第一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毛泽东在论及党史研究时就提出:“为了有系统地研究中共党史,将来需要编两种材料,一种是党内的,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种是党外的,包括帝国主义、地主、资产阶级等。两种材料都按照年月先后编排。两种材料对照起来研究”[14]。延安整风以来,党对文献资料的编纂出版为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陈云文选》有两篇比较典型的范文。一篇是第一卷的《纪念严朴同志》(1949年6月10日),一篇是第三卷的《悼念李先念同志》(1992年7月21日)。一方面,两篇文章的突出之点就是在党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两位历史人物经历的质朴叙述,从中展现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历史贡献。另一方面,对两位历史人物特点的准确把握。对严朴,突出了“艰苦朴素,只知工作,不讲地位,服从组织的分配,从不在工作上讲价钱。”[15]对李先念,撷取了西路军、领导全国财经工作、“文革”期间协助周恩来总理、粉碎“四人帮”和特区建设几个历史片断,集中展现了李先念同志“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16]。两篇文章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于朴实的语言中渗透了深厚的情感,平实的叙述中体现了公允的评价。

陈云的历史观对我们党的一大贡献就是关于《历史决议》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拨乱反正创造了重要的思想前提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指导思想的根本性转变。随着拨乱反正的不断深入,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尤其是对毛泽东历史地位与工作失误如何作历史的正确的评价,不仅关系到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而且关系到如何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大现实问题。所谓拨乱,是要拨“文革”之乱,拨1957年以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指导思想日益“左”倾之乱;所谓反正,当时最直接的反正就是要回归到1956年党的八大路线上。这是对历史问题的正视,也是对现实关注的回应,更是未来开创新局面的迫切要求。这就是《历史决议》的重要意义。

陈云对《历史决议》的主要观点包括,集中体现在 《对起草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几点意见》的重要讲话中。第一,面对改革之初人们对建国以来一些历史问题的认识分歧,尤其是如何客观分析建国以来的工作错误,陈云坦然地指出:“关于建国以来三十二年中党的工作的错误,一定要写得很准确,论断要合乎实际。”强调这种论断要“反复推敲,反复斟酌,使它能够站得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17]自《历史决议》通过以来,整整30年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决议判断的正确性和远见卓识。第二,为了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陈云极富政治智慧地强调,“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有了党的整个历史,解放前解放后的历史,把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末,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18]为此,陈云历数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西安事变、延安整风重要历史关头的重要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毛泽东的理论、政策和威望,这为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正确分析毛泽东晚年错误提供了科学视角和丰厚史料。陈云这种“大历史”视角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尤其是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供了方法论的意义。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他又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前苏联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革”中,以所谓“公开性”为由,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由全盘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进而否定整个苏共历史,从一个方面断送了社会主义大业。这一教训十分沉痛。从这个意义上讲,陈云和邓小平在《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所体现的党性和睿智在历史的发展中表现得何等充分和突出。第三,陈云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历史决议》“要写国际上对我们的帮助”[19]。陈云认为,通过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国党、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帮助的客观描述,“要通过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论断,再一次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公正的。”[20]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制定者和参与者,陈云对“国际上对我们的帮助”应该有更为深切的体会。强调历史发展中的“国际”因素,对现实的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直接的借鉴作用。

比较邓小平对《历史决议》谈话要点,可以看出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处。邓小平关于《历史决议》的主要内容强调三点[21],“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陈云、邓小平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许多重要观点和论述也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正确界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实事求是地指出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对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二,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作为新中国主要领导人,邓小平、陈云参与和见证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与实施,对其中的艰辛探索、成败得失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几十年后来自两位历史老人的反思与评说,就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理论的洞察力。“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还是过去的话,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要核心成员,邓小平、陈云在领导全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尤其是面对“文革”结束后的思想混乱,他们以解放思想的政治勇气和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倡导和躬行“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真理标准讨论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完成。所以,邓小平在十一届六中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真正是达到了我们原来的要求。这对我们统一党内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相信这个决议能够经得住历史考验。”[22]《历史决议》的通过为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准备了历史条件和现实起点,党的各项事业才能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不难看出,陈云和邓小平关于《历史决议》的论述,两人都以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评价历史,直面失误,着眼未来,“团结一致向前看”,体现了两位伟大的共产党人的坚定党性、博大胸怀和政治智慧。其中,陈云关于“建议增加回顾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段落”和“要写国际上对我们的帮助”两个方面,彰显了陈云所特有的“大历史”视野的难能可贵。

陈云的历史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陈云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宝贵资源。

从理论角度看,陈云的历史观融辩证思维、党性立场于一体。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陈云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因而陈云的历史观特别强调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云关于历史事件、人物的许多论断客观公允,符合历史的真实。例如,陈云对林彪在不同历史阶段功过是非的评价,对中苏两党两国相互关系和历史恩怨的评价,都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这对今天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从实践角度看,陈云的历史观以其科学性和党性,对党的事业发展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巨大作用。同时,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一生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赤胆忠诚,因而陈云的历史观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努力使历史评价与现实发展相结合,使历史结论体现科学性与党性的有机统一。新时期陈云的很多经典语句和判断都是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和概括的,如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关于“培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领导干部”、关于“身负重任和学习哲学”等重要观点。这不仅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从一个方面折射了党史学习和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

[1][7][14]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400、406页。

[2][4][8][9][10][11][12][13][16][17][18][19][20]陈云文选第三卷 [M].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07、371、366、326、326、328、328、328-329、379、283、284、285、286页。

[3][6][15]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9、146-147、393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21][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292、383页。

作者:重庆行政学院教授,本刊总编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陈云实事求是决议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My plan for new term
“实事求是”定乾坤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Gait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resurfacing hip arthroplasty compared with metal-on-metal bigfemo-ral-head tot ip psy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