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2011-08-15吴彦杰
吴彦杰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吉林 长春 1300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的重大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科学认识,是对这一理论的创造性运用,表明只有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变化的新实际相结合,才能创新发展出有巨大生命力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不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发展过程和创新过程。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自己的新理论,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在这一历程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形成了关于发展的新的主题
时代主题是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形势任务而作出的科学判断。主题决定战略选择,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决定成功与失败。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党根据这一主题的科学判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把中国革命不断引向胜利,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针对国内外形势,党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科学判断,从而使我国赢得战略机遇期,取得30年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成就。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提出“科学发展是主题”的新判断。
(一)科学发展主题是认识上的新飞跃
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是思想认识的跨越。无疑,这也是一次理论上的突破,它回答了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内涵着效率、质量、方式、路径和可持续性等重大而长远的发展战略选择问题。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是发展模式的创新。一个社会仅仅有发展是不够的,到了一定时期,必须及时转向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党对科学发展主题的新判断无疑是一个重大理论认识的新飞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转向科学发展才是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从发展到科学发展需要执政方式的转变。执政方式既是个策略问题也是个战略问题。而要更好地执政,必须科学执政。
(二)科学发展主题是行动上的新指南
这一主题的确立,不仅是号角,更标识出当前和今后发展方向的质的规定性。按照这一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都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科学谋划,精心实施,务求实效。30年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实践,造就了大批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但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思维定势。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单纯抓经济、片面抓经济的观点,认为抓经济就是抓增长、抓GDP、抓招商引资、抓项目,而面对社会各种矛盾却不去认真主动化解,问题越积越多,甚至演变成群体事件。科学发展的主题告诉我们,发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问题。这些年由于忽略社会建设与管理,一些地方形成了“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管理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格局,导致矛盾不能有效化解,群众极为不满。科学发展的主题,要求我们进一步审视发展的目的性,即发展究竟为了什么,今后必须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展中的公正实现问题,而不是追求单一目标、单一指标的单纯片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主题是历史上新的起点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所面对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二五”时期可谓是又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央的基本判断是一个巨变,即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四个未变,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未变,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未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未变,我国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未变。这个判断是客观、准确和清醒的,但与30年前的国情形势相比,我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既处于战略机遇期,又进入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又来到十字路口。显然,这个背景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已摆在我们面前,要保证平稳较快地发展,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思考和规划未来。
二、产生了关于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成为“十二五”及今后时期的时代主题,显然来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理论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有力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认识、新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P284)恩格斯这段话说明,每一种理论成果的产生,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征、时代形式和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样是包涵广阔时代内容、标识时代理论思维高度的理论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才具有现实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发展的实际结合越紧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越时代化,它的指导作用就越大。
理论的作用就是不断地为解决新的矛盾提供思想武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行业之间,而且开始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积聚已呈激化趋势,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前所未有、又必须面对的局面,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它的理论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对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最新表述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这段话中把科学发展为主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发展是硬道理”与“科学发展”两个体系融合起来,是个重大的创新和进步;“四个更加”是科学发展主题的鲜明呈现和战略要求,它深刻地表明,一个社会是否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不仅仅在于富有,更取决于是否公平正义。
搞清楚为什么确立“科学发展是主题”特别重要,要不要发展不是我们争论的问题,关键是要什么样的发展,要怎样发展,要明确发展的目的性。不搞清这些问题,就不能突破原来的传统方式,就不能顾全大局利益,着眼长远发展,就不可能做到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对此,我们不仅要保持清醒,更要有保证科学发展的措施。
三、把握住了关于发展的新的立论基点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原来以解决人们温饱为主要目标的生存阶段,开始转向以追求幸福为主要目标的人的全面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型阶段是科学发展的认识基础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基本国情,这个国情没有改变。但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排除初级阶段存在并形成生存时期、发展时期、发达时期等不同阶段特征,不同时期和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存阶段,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满足于吃饱、穿暖等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社会生产特征也主要以人力投入和物质投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社会分化不明显。发展阶段,出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不断提高,但人们开始把发展和追求的目标转向自身的全面发展,即从对生存权的关注转向对发展权的关注;社会生产也以主要依靠要素大量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社会总体实现全面小康。发达阶段,其标志是综合国力由大国转向强国。而国强的标志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要强,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发展型阶段的矛盾表现
进入发展型阶段,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完全摆脱了不发达的局面,相反,发展的路还很漫长,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适应的矛盾,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随着发展的推进,开始进入矛盾的凸显期,其阶段性特点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政治性矛盾。表现干群关系不够协调,一些干部为政不廉、为事不公,漠视群众,损害百姓利益,遇事处置不当,导致群众不满情绪增加,有的甚至激化了矛盾,造成群体事件频发,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增长性矛盾。表现在资源环境压力大,以物为本,以追求GDP为荣,导致强制性扩张,造成消耗性危机和结构性失衡。三是服务性矛盾。表现在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服务、公共财政跟不上公共需求的迅速增长,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安全、住居、养老八个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四是社会性矛盾。表现在利益分化在加剧。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贫富悬殊。由过去的“单位人”变为分散的“自然人”,导致政府管理弱化,管理的思维模式没有转变,基层的基础工作薄弱,造成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大量矛盾不能在基层及时化解,没有缓冲环节,使群众直接面对各级政府,造成政府的被动应对。五是国际性矛盾。我们要发展,要加快发展,不可避免地与各国产生竞争关系,分割世界市场,抢占有限资源,必然引起国际关注。有关国家抱有疑心和被威胁感,还怕我们赶超和崛起,千方百计围堵,国际环境仍很严峻。
(三)发展型阶段必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把实现发展的战略转型,作为目标任务和路径选择,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防止“拉美现象”在我国重演。
实现由重物质向重人的全面发展转变。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人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决定了人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和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诉求与欲望。人又有个体和群体之分。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不是那种片面理解的个体人的本能、本性和本质,而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群体的、共性的人。因此,讲清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和以人的什么为本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由重物质向重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强调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部分人、少数人,这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
实现由资源主导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以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主导型发展模式推动和支撑经济发展的时代将终结。自主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不能实现自主创新,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创新是站在当今时代起点之上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新实践。
实现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消费型转变。国际金融危机提醒我们,后危机时期的发展,不能再以出口为主导。世界变幻无常,依托国际市场是靠不住的,中国拥有13亿多人口,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国迟早会从“制造大国”转为“消费大国”。扩大内需消费,才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现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经济建设型政府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个重大进步。经过30多年发展,政府的这种过多发挥抓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存在明显缺陷,必须统筹兼顾地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向,把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建设与管理职能承担起来,真正实现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公民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证在公共服务上政府不缺位。
实现由追求政绩向追求人民幸福生活转变。干部考评是一个指挥棒,干部选拔是个导向。过去我们需要“大胆”的干部,需要“能人”型干部,需要干部多出“政绩”,需要GDP的高速增长。而今,科学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干部,这是一个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选拔和评价干部的标准,必须转向以追求人民幸福生活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政绩,培养、选拔大批既善于抓经济建设,又善于做群众工作,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领导干部。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又形成新的思维定势和政绩惯势,只会抓招商引资、抓项目,抓数字化分析和增长,也只愿意做这些工作,而不热衷也不会抓民生等社会性工作,却片面地认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一切问题都会自然解决。显然,选拔培养符合科学发展主题要求的新型领导干部的任务,既提上了日程,又十分艰巨,是实现执政方式转变、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